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13855阅读:18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轴承套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磷化处理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是将轴承套圈浸入磷化液中进行反应,其目的是使产品表面附有一层磷化膜,色泽光亮、均匀,对轴承表面起到防腐蚀作用;磷化处理过程是轴承套圈基体金属表面与磷化液的化学反应,会对轴承套圈滚道表面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一些高精度轴承为保证滚道面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要求滚道面不磷化,其余表面磷化;目前轴承套圈在磷化时,是轴承套圈所有表面同时磷化,为保证滚道面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我们在轴承套圈磷化后,采用对套圈滚道面再进行一次磨削加工的方法,在磨削滚道时,以套圈外径为定位基准,即支承外径面磨削滚道,但在加工过程中,支承会造成外圈外径表面磷化膜磨损、不均匀,使轴承套圈外观不合格,且轴承套圈表面基体金属暴露于空气中,磷化膜无法起到防锈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是在轴承套圈进行磷化前,首先对轴承套圈进行逐件清洗,并用棉白细布擦拭各表面,保证轴承套圈各表面的清洁度;然后在轴承套圈的滚道面上涂抹不与磷化液反应的涂层溶液;所述的涂层溶液是一种由乙烯经聚合反应合成的树脂;将涂抹有涂层溶液的轴承套圈静置12h,待涂层溶液凝固成涂层膜后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后,揭去轴承套圈滚道表面的涂层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通过在滚道表面涂抹涂层的方法,对滚道表面进行涂层保护,在轴承套圈磷化时,使滚道表面不与磷化液反应,轴承套圈磷化后,滚道面粗糙度和轮廓形状几乎未变,磷化前后保持一致,保证了产品精度要求,同时解决原加工方法,在磷化后磨削去除滚道面磷化层时,造成的外圈外径表面磷化膜磨损、不均匀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本发明仅涉及加工方法,对涂层溶液的配比不做保护;

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是在轴承套圈进行磷化前,首先对轴承套圈进行逐件清洗,并用棉白细布擦拭各表面,保证轴承套圈各表面的清洁度;然后在轴承套圈的滚道面上涂抹不与磷化液反应的涂层溶液;所述的涂层溶液是一种由乙烯经聚合反应合成的树脂;将涂抹有涂层溶液的轴承套圈静置12h,待涂层溶液凝固成涂层膜后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后,揭去轴承套圈滚道表面的涂层膜,检查轴承套圈外观质量,在保证套圈滚道没有磷化的同时,其余表面全部磷化。采用轮廓仪对套圈滚道表面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进行检测,保证滚道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满足精度要求。

上述所涉及的磷化处理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技术,即对脱脂清洗→热水漂洗→磷化处理→超声波漂洗→涂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轴承套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局部磷化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是在轴承套圈进行磷化前,首先对轴承套圈进行逐件清洗,并用棉白细布擦拭各表面,保证轴承套圈各表面的清洁度;然后在轴承套圈的滚道面上涂抹不与磷化液反应的涂层溶液;将涂抹有涂层溶液的轴承套圈静置12h,待涂层溶液凝固成涂层膜后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后,揭去轴承套圈滚道表面的涂层膜。本发明保证了产品精度要求,解决原加工方法,在磷化后磨削去除滚道面磷化层时,造成的外圈外径表面磷化膜磨损、不均匀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明;陈广胜;丛韬;王磊云;李云峰;夏书香;潘浩;张澎湃;徐玲玲;张关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8.17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