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42207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作为工程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优异阻尼减震性能以及良好散热性的优点,在许多领域应用都有十分显著的优势。目前商用铝合金基本上可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两大类。7系铝合金由于具有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铸造工艺而应用广泛,主要有7005、7050、7075铝合金。其中7050-t6铝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为525~545mpa,7075-t6铝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535~550mpa,7005-t6铝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为525~545mpa。

上述铝合金的耐热性能都较差,当环境温度超过200℃后,铝合金的强度会陡然下降,限制了其在许多工业设备和产品上的应用。为了扩大铝合金的应用范围和领域,科研工作对现有的铝合金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尽管许多科研工作对现有铝合金进行了许多改性,但是应用性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耐热性能较差问题,提供一种耐热铝合金,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铝合金合金元素种类少,成本低,环境温度超过200℃后强度稳定。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之一,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热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5~6%zn,2~3%mg,1~2%cu,0.3~0.5%s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的耐热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6%zn,3%mg,2%cu,0.5%s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耐热铝合金,所述杂质的质量含量低于0.1%。

上述耐热铝合金,以纯铝、纯锌、纯镁、纯铜与中间合金mg-25sm为原料熔炼铸造并经热处理制备而成。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之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述的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比例称取纯铝、纯锌、纯镁、纯铜与中间合金mg-25sm,并将纯铝、纯锌、纯镁、纯铜与中间合金mg-25sm预热;

(2)将预热后的纯铝、纯锌、纯镁、纯铜熔化,加热至700~720℃时加入中间合金mg-25sm,保温至合金全部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然后升温至730~740℃,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690~700℃并保温,得合金液;

(3)将步骤(2)所得合金液浇注至模具中,得铸态合金;

(4)对步骤(3)所得铸态合金进行热处理,即得所述耐热铝合金。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180~200℃,预热时间为1~2h。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在690~700℃保温5~10min。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模具为金属模具;模具使用前经过预热,所述预热的温度为250~300℃。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热处理是对铸态合金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80~500℃,处理时间为8~18h,然后热水淬火至室温;所述热水的温度为80~100℃;并且所述固溶处理在氧化镁粉末覆盖下进行,防止氧化燃烧。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50~200℃,处理时间为16~24h,然后空冷至室温。

经分析检测,本发明耐热稀土铝合金产品的合金组分为al-zn-mg-cu-sm,所述耐热稀土铝合金金相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共晶(α-al+β-al2mg3zn3+β-al2cu+β-al2sm)组成;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70μm。

本发明合金的拉伸强度较好并且极其稳定,室温抗拉强度>610mpa,200℃的抗拉强度>590mpa,250℃的抗拉强度>580mpa,300℃的抗拉强度>550mpa。

本发明的原理为:铝锌镁系合金是目前工业上应用广泛的铝合金,该系列合金具有较好的的室温力学性能、铸造性及机加工性能。本发明的耐热铝合金,zn、mg元素为该合金的重要组分,是铝合金重要的合金元素,在铝中有较大的固溶度,其强化作用表面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形成β-al2mg3zn3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二相强化,二是通过zn、mg原子在铝基体中形成固溶体的固溶强化。铝锌镁系合金中的β-al2mg3zn3相热稳定性较差,高温下易于软化,使得该合金的高温性能较差。cu作为铝合金重要的合金元素,在共晶温度550℃时的固溶度为13.21%,而在150℃时的固溶度仅仅为2.11%,因此在铝合金中具有较好的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效果,且cu在铝合金中能够形成高熔点的β-al2cu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弥散强化效果,因此合金中cu的添加量定为1~2%,最优重量百分比为2%。本发明的耐热铝合金中,sm作为重要的稀土添加元素,sm在铝合金中的固溶度较大,具有较好的析出强化效果,同样在铝合金中能够形成高熔点的金属间化合物,为保证合金得到良好的时效析出强化和固溶强化效果,加入量不低于0.3%,同时为了避免合金密度增加太多,以及合金过分脆化,sm的加入量不高于0.5%,因此合金中的添加量定为0.3~0.5%,最优重量百分比为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耐热铝合金的合金元素种类少,成本低,合金成分简单,熔炼混合过程易于控制,降低了制备的难度;所得铝合金显微组织均匀,析出相分布均匀弥散,具有较高的室温、高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在200℃时抗拉强度在586mpa以上,屈服强度在521mpa以上,同时塑性也得到较大改善,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本发明的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通过熔炼的方法在al-zn-mg系合金中添加适量的cu和sm,对合金进行改性,并将得到的铸态合金进行热处理,所得铝合金显微组织均匀,析出相分布均匀弥散,具有较高的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塑性也得到较大改善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过程易于控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耐热铝合金的时效试样图片。

图2、本发明实施例2中耐热铝合金的时效试样图片。

图3、本发明实施例3中耐热铝合金的时效试样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耐热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5%zn,2%mg,1%cu,0.3%s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比例将纯铝、纯锌、纯镁、纯铜与中间合金mg-25sm置于20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预热,预热时间1h;

(2)将预热后的纯铝、纯锌、纯镁、纯铜熔化,加热至710℃时加入中间合金mg-25sm,保温10min,至合金全部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将温度升至730℃后停止升温,然后搅拌均匀,再降温至690℃并保温5min,得合金液;

(3)将步骤(2)所得合金液浇注至预热后的金属型模具中,得铸态合金;所述金属型模具的预热温度为300℃;

(4)对步骤(3)所得铸态合金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是对铸态合金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500℃,处理时间为16h,后用80℃的热水淬火至室温;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18h,后空冷至室温,即得所述耐热铝合金。

经分析检测,本发明耐热稀土铝合金产品的合金组分为al-zn-mg-cu-sm,所述耐热稀土铝合金金相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共晶(α-al+β-al2mg3zn3+β-al2cu+β-al2sm)组成;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60~70μm。

实施例2

耐热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5.5%zn,3.5%mg,1.5%cu,0.4%s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比例将纯铝、纯锌、纯镁、纯铜与中间合金mg-25sm置于19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预热,预热时间1.5h;

(2)将预热后的纯铝、纯锌、纯镁、纯铜熔化,加热至720℃时,加入中间合金mg-25sm,保温10min,至合金全部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将温度升至740℃后停止升温,然后搅拌均匀,再降温至700℃并保温10min,得合金液;

(3)将步骤(2)所得合金液浇注至预热后的金属型模具中,得铸态合金所述金属型模具的预热温度为250℃;

(4)对步骤(3)所得铸态合金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是对铸态合金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90℃,处理时间为18h,后用100℃的热水淬火至室温;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50℃,处理时间为24h,后空冷至室温,即得所述耐热铝合金。

图,经分析检测,本发明耐热稀土铝合金产品的合金组分为al-zn-mg-cu-sm,所述耐热稀土铝合金金相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共晶(α-al+β-al2mg3zn3+β-al2cu+β-al2sm)组成;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5~65μm。

实施例3

耐热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6%zn,3%mg,2%cu,0.5%s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耐热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比例将纯铝、纯锌、纯镁、纯铜与中间合金mg-25sm置于18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预热,预热时间2h;

(2)将预热后的纯铝、纯锌、纯镁、纯铜熔化,加热至700℃时加入中间合金mg-25sm,保温10min,至合金全部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将温度升至735℃后停止升温,然后搅拌均匀,再降温至695℃并保温8min,得合金液。

(3)将步骤(2)所得合金液浇注至预热后的金属型模具中,得铸态合金所述金属型模具的预热温度为275℃;

(4)对步骤(3)所得铸态合金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是对铸态合金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480℃,处理时间8h,后用90℃的热水淬火至室温,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180℃,处理时间为16h,后空冷至室温,即得所述耐热铝合金。

图,经分析检测,本发明耐热稀土铝合金产品的合金组分为al-zn-mg-cu-sm,所述耐热稀土铝合金金相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共晶(α-al+β-al2mg3zn3+β-al2cu+β-al2sm)组成;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60μm。

对上述实施例1-3所得耐热铝合金和现有的7005、7050、7075铝合金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所得耐热铝合金的性能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所得耐热铝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为610~638mp,200℃时的抗拉强度为590~602mpa,250℃时的抗拉强度为581~599mpa,300℃时的抗拉强度为552~565mpa。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耐热铝合金在20℃~300℃范围内具有高的抗拉强度,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优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