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针摆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及加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8024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针摆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及加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缝纫机针摆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及加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缝纫机针抛光自动线上,用机械手来代替手工抛光的操作,缝纫机针在各摆动机械手指间,根据抛光工艺过程,依次调头、传递并进行抛光作业。通过摆动机械手在抛光自动线上的摆动,手臂回转、手腕回转与夹持运动来完成缝纫机针的上下料运动,以达到抛光作业的目的。因此要求机械手成本低,品种多样化,零件、部件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缝纫机针摆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及加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机针摆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及加持结构,包括手臂、手腕回转油缸、支承套、夹紧缸、钳座、钳口板座、可调座和针板,所述手臂内开设有通孔和油路I,通孔内安装有转轴,转轴外安装有手腕回转油缸,手腕回转油缸与手臂连接,转轴内开设有与油路I相联通的油路II,转轴伸出手臂一端,转轴的伸出端部上连接有夹紧缸,夹紧缸外设有支承套,支承套的一端与手腕回转油缸端盖连接,其另一端与夹紧缸顶盖连接,夹紧缸顶盖连接钳座,钳座上连接有钳口座板,钳口座板的一端与夹紧缸内的活塞杆相接触,钳口座板的另一端连接针板。

进一步地,所述钳口座板的的中段处销接有可调座,可调座安装在钳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钳口板座设置有上下相对的两块,两块钳口板座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钳口座板与夹紧缸内的活塞杆相接触的一端上连接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手腕回转油缸的端部设有单向阀,手腕回转油缸内壁上连接有定片,转轴上连接有动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成本低,通用化强,性能稳定可靠,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便于有节奏地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其中:1.手臂,2.手腕回转油缸,3.支承套,4.夹紧缸,5.钳座,6.钳口座板,7.可调座,8.针板,9.转轴,11.弹簧,12.滚轮,13.单向阀,14.定片,15.动片,1-1.通孔,1-2.油路I,2-1.端盖,4-1.顶盖,4-2.活塞杆,9-1.油路II。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缝纫机针摆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及加持结构,包括手臂1、手腕回转油缸2、支承套3、夹紧缸4、钳座5、钳口板座6、可调座7和针板8,手臂1内开设有通孔1-1和油路I1-2,通孔1-1内安装有转轴9,转轴9外安装有手腕回转油缸2,手腕回转油缸2与手臂1连接,转轴9内开设有与油路I1-2相联通的油路II9-1,转轴9-1伸出手臂1一端,转轴9的伸出端部上连接有夹紧缸4,夹紧缸4外设有支承套3,支承套3的一端与手腕回转油缸2端盖2-1连接,其另一端与夹紧缸4顶盖4-1连接,夹紧缸4顶盖4-1连接钳座5,钳座5上连接有钳口座板6,钳口座板6的一端与夹紧缸4内的活塞杆4-2相接触,钳口座板6的另一端连接针板8。

在本实施例中,钳口座板6的的中段处销接有可调座7,可调座7安装在钳座5上。钳口板座6设置有上下相对的两块,两块钳口板座6之间连接有弹簧11。钳口座板6与夹紧缸4内的活塞杆4-2相接触的一端上连接有滚轮12。

其中,手腕回转油缸2通过其端盖2-1与手臂1用螺钉联接,其内的动片与转轴9螺钉联接,通过转轴9右端上的联轴器把运动传给夹紧缸4和夹紧缸4顶盖4-1,致使手部回转。

如图2所示,手腕回转油缸2的端部设有单向阀13,手腕回转油缸2内壁上连接有定片14,转轴9上连接有动片15。手腕回转油缸2的端部采用单向节流缓冲,定片14和动片15相碰定位,压力油从油路I1-2经油路II9-1到达夹紧缸4,活塞杆4-2推出,使钳口板座6绕可调座10上轴销摆动,使手部夹紧缝纫机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