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C硬质合金层自动磨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801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PDC硬质合金层自动磨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硬材料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PDC硬质合金层自动磨削设备。



背景技术: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以下简称为PDC)是一种超硬复合材料,采用金刚石微粉与硬质合金在超高压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PDC底层的硬质合金一般都是圆柱体,对于一些特殊使用场合,需要将硬质合金的一部分加工成直径相对较小的圆柱体。

由于硬质合金的硬度很高,目前多是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现有的磨床在加工PDC硬质合金层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硬质合金硬度很高,加工一个PDC硬质合金层的小圆柱磨削量通常又较大,所以加工一个PDC时间较长,而一台磨床一般只有一个工位,故作业效率低;(2)磨床在正常加工时需要喷射冷却液给砂轮和加工工件降温,因而会产生夹杂磨削屑的油雾,不仅污染加工环境并且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不利;(3)砂轮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修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DC硬质合金层自动磨削设备,实现对木条的一个或其中多个面进行涂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DC硬质合金层自动磨削设备,包括机架(100)、磨削装置(500)、冷却液循环装置(600)和用于固定PDC的夹持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设有底板(101),所述磨削装置(500)包括第一轴承座(501)和第一旋转轴(511),所述第一旋转轴(511)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501)可转动地设置于底板(101)并配设有使第一旋转轴(511)动作的第一减速电机(508),第一旋转轴(511)的两端均安装有砂轮(504),所述底板(101)在两所述砂轮(504)的侧旁均配设有一夹持装置(700)。

进一步,还包括除雾装置(400),除雾装置(400)包括依次连接的消声器(402)、漩涡风机(401)、第二节吸气管道(403)、过滤器(404)和第一节吸气管道(405),所述第一节吸气管道(405)的自由端通过三叉管接头在两所述砂轮(504)的斜上方均挂设有吸盘(408)并配设有阀门(407)。

进一步,还包括冷却液循环装置(600),冷却液循环装置(600)包括导流管(503)、三叉型冷却管(602)、回流漏斗(601)和提供冷却液的外接设备,所述底板(10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外接设备相连通的回流漏斗(601),所述底板(101)的上端面插设有三叉型冷却管(602),三叉型冷却管(602)的一端与所述外接设备相连通,另外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所述砂轮(504)附近,两所述第一轴承座(501)在各自砂轮(504)的外围设有砂轮罩(505),两所述砂轮罩(505)的底部均设有导流管(503)。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700)包括卡盘夹具(704)、第二旋转轴(706)和一维滑动机构(701),一维滑动机构(701)固设于底板(101)的上端面,一维滑动机构(701)包括滑块(7011),滑块(7011)的上端面设有调节板(703),所述第二旋转轴(706)通过第二轴承座(705)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块调节板(703),第二旋转轴(706)靠近砂轮(504)的一端设有卡盘夹具(704),另一端连接有使第二旋转轴(706)动作的第二减速电机(708)。

进一步,还包括金刚笔修整器,该金刚笔修整器包括金刚笔(723)、金刚笔安装条(724)、第二锁紧螺钉(725)、修整器固定座(727)和气缸(728)。调节板(703)的上端面设有修整器固定座(727),金刚笔安装条(724)可滑动地穿设于修整器固定座(727),金刚笔安装条(724)的右端连接有使其动作的气缸(728),左端穿设有金刚笔(723)并配设有用于锁固金刚笔(723)的第二锁紧螺钉(725)。

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转轴(511)在两个第一轴承座(501)之间设有从动轮,所述第一减速电机(508)的输出轴设有主动轮(506),主动轮(506)通过皮带(507)与从动轮相联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加工工位,两个砂轮可以同时加工PDC,相对于单工位,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并且两个夹持装置是独立移动的,当一个工位还在加工另一个工位已经完成加工时,操作人员可以卸下已完成加工的PDC并换上待加工的PDC,这样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加工等待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除雾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消声器、漩涡风机、第二节吸气管道、过滤器和第一节吸气管道。除雾装置可以去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夹杂磨削屑的油雾,减小生产环境污染,防止影响操作人员健康。

其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金刚笔修整器,该金刚笔修整器包括金刚笔、金刚笔安装条、第二锁紧螺钉、修整器固定座和气缸。金刚笔可以在一维滑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到所需位置,然后在修整气缸的带动下往复运动自动修整砂轮,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磨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PDC硬质合金层自动磨削设备,包括机架(100)、磨削装置(500)、冷却液循环装置(600)和用于固定PDC的夹持装置(700)。磨削装置(500)包括第一轴承座(501)和第一旋转轴(511)。机架(100)设有底板(101),所述第一旋转轴(511)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501)可转动地设置于底板(101)并配设有使第一旋转轴(511)动作的第一减速电机(508)。第一旋转轴(511)的两端均安装有砂轮(504)。底板(101)在两个砂轮(504)的侧旁均配设有一夹持装置(700)。

参照图3,具体地,第一轴承座(501)包括轴承固定座(5011)、第一并列深沟球轴承(5012)和第二并列深沟球轴承(5013)。

参照图1、图2和图3,具体地,第一旋转轴(511)在两个第一轴承座(501)之间设有从动轮{被皮带(507)所遮挡}。第一减速电机(508)的输出轴设有主动轮(506),主动轮(506)通过皮带(507)与从动轮相联动。

参照图3,作为优选方案:主动轮(506)和从动轮均为多楔带轮。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夹持装置(700)包括卡盘夹具(704)、第二旋转轴(706)和一维滑动机构(701)。一维滑动台(701)固设于底板(101)的上端面。一维滑动机构(701)包括滑块(7011),滑块(7011)的上端面设有调节板(703),所述第二旋转轴(706)通过第二轴承座(705)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块调节板(703),第二旋转轴(706)靠近砂轮(504)的一端设有卡盘夹具(704),另一端连接有使第二旋转轴(706)动作的第二减速电机(708)。

参照图5,具体地,一维滑动机构(701)为电动丝杆滑台,包括滑块(7011)、基板(7012)、第三减速电机(7013)和丝杆(7014),丝杆(7014)通过两个轴承座(7015)可转动地设置于基板(7012)并配设有使其动作的第三减速电机(7013),丝杆(7014)上套设有螺母(图中未画出),滑块(7011)安装于螺母。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作为优选方案:夹持装置(70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711)、第二传感器(712)、第三传感器(716)、传感器触发板(717)和坦克链(710),传感器触发板(717)固定在滑块(702)右侧。设备开机后,在一维滑动机构(701)的驱动下,传感器触发板(717)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会首次触发第二传感器(712),控制系统将滑块(702)此时所在的位置作为滑块(702)后续移动过程中的“零点”位置,第一传感器(711)和第三传感器(716)作为限位开关,被传感器触发板(717)触发后滑块(702)便立即停止运动,防止一维滑动机构(701)超出行程范围,坦克链(710)安装在一维滑动机构(701)右侧,用来安装气管和电线。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作为优选方案:夹持装置(700)还包括百分表(714)、百分表座(715)、中心顶针(720)、中心顶针支座(718)、强力磁铁(719)和第一锁紧螺钉(721)。调节板(703)通过条形螺孔配合螺丝的固定方式可沿第二旋转轴(706)方向调节地设置于滑块(702)上方,百分表座(715)固定在滑块(702)右侧,松开调节板(703)与滑块(702)之间的螺丝后,可以调整调节板(703)在滑块(702)上的位置,调整距离通过百分表(714)显示。中心顶针支座(718)的一端可翻转地枢接于调节板(703),强力磁铁(719)固定在调节板(703)上,用于吸附中心顶针支座(718)的另一端;中心顶针(720)可调节地穿设于中心顶针支座(718)并由第一锁紧螺钉(721)锁固。当待加工的PDC(722)放在卡盘夹具(704)中心并被夹紧时,将中心顶针支座(718)旋转到调节板(703)上方,由与强力磁铁(719)接触的位置,松开第一锁紧螺钉(721)调节中心顶针(720),使中心顶针(720)的顶尖与PDC(722)刚好接触。这样,中心顶针(720)可以防止PDC(722)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过大的变形。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还包括金刚笔修整器,该金刚笔修整器包括金刚笔(723)、金刚笔安装条(724)、第二锁紧螺钉(725)、修整器固定座(727)和气缸(728)。调节板(703)的上端面设有修整器固定座(727),金刚笔安装条(724)可滑动地穿设于修整器固定座(727),金刚笔安装条(724)的右端连接有使其动作的气缸(728),左端穿设有金刚笔(723)并配设有用于锁固金刚笔(723)的第二锁紧螺钉(725)。通过气缸(728)的带动,金刚笔安装条(724)可以在修整器固定座(727)中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金刚笔(723),进而利用金刚笔(723)对砂轮(504)进行修整。

参照图1和图3,两个第一轴承座(501)在各自的砂轮(504)外围均设有砂轮罩(505),可以保护操作人员,防止误伤。

参照图1、图2和图3,还包括冷却液循环装置(600),冷却液循环装置(600)包括导流管(503)、三叉型冷却管(602)、回流漏斗(601)和提供冷却液的外接设备,底板(101)的上端面插设有三叉型冷却管(602),底板(10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上述外接设备相连通的回流漏斗(601),三叉型冷却管(602)的一端与上述外接设备相连通,另外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砂轮(504)附近,两个砂轮罩(505)的底部均设有导流管(503)。上述外接设备提供的冷却液通过三叉型冷却管(602)喷在砂轮(504)和待加工的PDC(203)上,以降低磨削温度,冷却液经砂轮罩(505)汇集后再通过导流管(503)和回流漏斗(601)回流至上述外接设备。

参照图1、图2和图6,还包括除雾装置(400),除雾装置(400)包括依次连接的消声器(402)、漩涡风机(401)、第二节吸气管道(403)、过滤器(404)和第一节吸气管道(405),所述第一节吸气管道(405)的自由端通过三叉管接头(406)在两个砂轮(504)的斜上方均挂设有吸盘(408)并配设有阀门(407)。具体地,第一节吸气管道(405)通过支架102固定于底板(101)上,第一节吸气管道(405)的下端穿过底板(101)延伸至底板(101)的下方,漩涡风机(401)固定于机架(100)上。

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防水组件(300),防水组件(300)包括第一保护罩(301)、第二保护罩(302)和挡水板(303)。第一保护罩(301)位于第三减速电机(7013)的上方,第二保护罩(302)位于第二减速电机(708)的上方,挡水板(303)竖直固定于底板(101)的上端面,用来防止冷却液在底板(101)上四处流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