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抛丸器。
背景技术:
抛丸机 (shot blasting machine) ,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42777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抛丸机的投射盘,包括底座、压盖、支柱、旋转叶片、所述底座为圆饼形形状,其由钢材材质制成,所述压盖设于底座上端,压盖上表面设有圆形凹陷块,所述圆形凹陷块内部设有喷射圆环,其表面设有八个以上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圆形形状,且每个喷射口的直径相同,每个喷射口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喷射环内部设有丸料入口,所述丸料入口为圆形形状,所述支柱设于底座与压盖之间,支柱数量为六个以上,且所有支柱围成一个圆形分布,每根支柱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旋转叶片设于底座与压盖之间,旋转叶片高度与支柱相同,数量为六个以上,每个旋转叶片分布于每两个支柱之间,每个旋转叶片两侧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凸边。
现有技术中的抛丸器,抛出面积都较小,使用寿命低,装配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抛丸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器,包括护壳、叶轮及电机,所述护壳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设有用于安装叶轮的安装区,所述护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丸料进入安装区的透孔,另一侧开设有用于电机轴头穿过的安装孔,所述透孔和安装孔在朝向安装区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伸入叶轮的圆锥状封板;
所述叶轮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连接套、叶片及螺栓,所述连接套置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螺栓一次穿过第一转盘和连接套,并与第二转盘螺纹连接,所述叶片插设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
所述电机的轴头穿过安装孔与第一转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板本体包括开口端,所述护板本体主要由第一端护板、第二端护板、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及顶板构成,所述第一端护板、第二端护板第一侧护板、第二侧护板和顶板拼接构成用于放置叶轮的安装区;
所述第一侧护板相对开口端设有背向安装区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二侧护板与第一侧护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护板相对开口端设有背向安装区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板,所述透孔开设在第一侧护板上,所述安装孔开设在第二侧护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护板与第二侧护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置于安装区内;
所述第一端护板和第二端护板相对的两侧上均设置有的限块,所述限块置于安装区内,所述限块用于与限位台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盘包括顶面、底面以及环形面,所述顶面为第一转盘中朝向第二轮盘的端面,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用于叶片插入插槽,所述插槽从顶面朝向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轮盘结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用于与电机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二轮盘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分丸轮和定向套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丸轮设置为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抛丸孔;
所述定向套套上在分丸轮上,所述定向套上设有作为指示用的定向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片包括主叶片,所述主叶片包括位于叶轮中心位置的连接端、用于将砂丸抛入工件的抛丸端以及位于连接端和抛丸端侧边的侧端,所述侧端上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朝向主叶片底部倾斜,将砂丸导向工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叶片具有两个侧端,两个所述侧端均设置有倾斜板,将砂丸朝主叶片两侧导向工件;
所述主叶片随着靠近抛丸端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主叶片呈三角形,所述连接端位于三角形的底边上,所述侧端位于三角形的斜边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第一转盘螺纹连接,所述输出轴与叶轮之间设有羊毛毡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第一圆台的外径小于第二圆台的外径,第一圆台的外圆周面上和第二圆台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引流槽,第二圆台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两端分别与两引流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壳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护板本体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带动叶轮转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叶片构成一个叶轮,叶片则是被夹持在两个轮盘之间的位置,在安装过程中,将主叶片插入到轮盘上的插槽中,同时由于插槽是由轮盘的顶面朝向底面倾斜设置的,这样就可以提供安装在轮盘上的叶片一个朝向外部扩散的空间,叶片可以沿着插槽的倾斜方向扩散,使得后续工作过程中,抛出砂丸的面积能够更大,同时也不需要增加两个轮盘之间的间距,使用较小的体积也能够具有较大的抛出面积,配合当主叶片与工件平行时,主叶片上方位置称为叶片顶部,背向顶部的位置称为叶片底部。通过主叶片上侧端设置的第一倾斜板,在砂丸进入主叶片后,会沿着第一倾斜板运动,在重力作用下,使得砂丸会沿着第一倾斜板运动,将砂丸导向工件中,脱离第一倾斜板,而第一倾斜板提供了一个与重力向倾斜的分力,使得砂丸呈辐射状散落,同时在叶轮转动过程中离心力的作用,也会有部分砂丸从抛丸端散落,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砂丸抛出的面积,叶轮的组成部件中添加连接套,连接套因为是套设在螺栓上,可以起到保护螺栓的作用,增加了叶轮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叶片结构图;
图4为图1中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板本体;11、第一端护板;111、限块;12、第二端护板;13、第一侧护板;131、安装孔;132、限位台;14、第二侧护板;141、透孔;15、顶板;16、第一倾斜板;17、第二倾斜板;2、叶轮;21、第一转盘;211、顶面;212、底面;213、环形面;214、连接孔;22、第二转盘;221、通孔;23、连接套;24、叶片;241、主叶片;242、侧端;243、倾斜板;25、螺栓;3、安装区;31、开口端;4、壳体;5、封板;6、电机;7、密封盖;71、第一圆台;72、第二圆台;73、引流槽;8、分丸轮;9、定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抛丸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抛丸器,包括护壳、叶轮2及电机6,护壳包括护板本体1和壳体4,壳体4罩设在护板本体1的外部,护板本体1包括开口端31,护板本体1主要由第一端护板11、第二端护板12、第一侧护板13、第二侧护板14及顶板15构成,第一端护板11、第二端护板12第一侧护板13、第二侧护板14和顶板15拼接构成安装区3;第一侧护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131,第二侧护板14上开设有用于丸料进入叶轮2中的透孔141,透孔141和安装孔131在朝向安装区3的一侧均设有圆锥状封板5;电机6包括电机6本体和输出轴,输出轴置于电机6本体内,其一端穿过安装孔131与叶轮2螺纹连接。
叶轮2包括第一转盘21、第二转盘22、连接套23、叶片24及螺栓25,连接套23置于第一转盘21和第二转盘22之间,螺栓25一次穿过第一转盘21和连接套23,并与第二转盘22螺纹连接,叶片24插设在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22之间;输出轴与第一转盘21螺纹连接。抛丸过程中,丸料会造成螺栓25严重磨损,连接套23的设置一方面用于限定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22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套设在螺栓25上,起到保护螺栓25的作用,增加叶轮2的整体使用寿命。
第一转盘包括顶面211、底面212以及环形面213,顶面211为第一转盘中朝向第二轮盘的端面,第一转盘21上设置有用于叶片24插入插槽,插槽从顶面211朝向底面212倾斜设置,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轮盘22结构大小一致,第一转盘21上开设有连接孔214,第二轮盘2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分丸轮8和定向套9的通孔221。
分丸轮8设置为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抛丸孔;所述定向套9套上在分丸轮8上,所述定向套9上设有作为指示用的定向标。
叶片24包括主叶片241,主叶片241包括位于叶轮2中心位置的连接端、用于将砂丸抛入工件的抛丸端以及位于连接端和抛丸端侧边的侧端242,侧端242上设置有倾斜板243,倾斜板243朝向主叶片241底部倾斜,将砂丸导向工件。主叶片241具有两个侧端242,两个侧端242均设置有倾斜板243,将砂丸朝主叶片241两侧导向工件;主叶片241随着靠近抛丸端宽度逐渐减小;主叶片241呈三角形,连接端位于三角形的底边上,侧端242位于三角形的斜边上。第一侧护板13与第二侧护板14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台132,限位台132置于安装区3内;第一端护板11和第二端护板12相对的两侧上均设置有的限块111,限块111置于安装区3内,限块111用于与限位台132相抵触。
护板本体1第一侧护板13相对开口端31设有背向安装区3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板16,第二侧护板14与第一侧护板13相对设置,第二侧护板14相对开口端31设有背向安装区3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板17,透孔141开设在第一侧护板13上,安装孔131开设在第二侧护板14上,透孔141开设在第一侧护板13上。
第一倾斜板16和第二倾斜板17的设置用于增加开口端31的面积,促使叶轮2能够将丸料抛射面积不受影响。
输出轴与叶轮2之间设有羊毛毡密封圈。输出轴上套设有密封盖7,密封盖7包括第一圆台71和第二圆台72,第一圆台71的外径小于第二圆台72的外径,第一圆台71的外圆周面上和第二圆台72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引流槽73,第二圆台72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两端分别与两引流槽73相通。当粉尘过多时,穿过羊毛毡密封圈的粉尘从引流槽73中流道电机6外,避免粉尘进入到电机6内,影响电机6的使用寿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6转动带动叶轮2转动,第一转盘、第二转盘22和叶片24构成一个叶轮2,叶片24则是被夹持在两个轮盘之间的位置,在安装过程中,将主叶片241插入到轮盘上的插槽中,同时由于插槽是由轮盘的顶面211朝向底面212倾斜设置的,这样就可以提供安装在轮盘上的叶片24一个朝向外部扩散的空间,叶片24可以沿着插槽的倾斜方向扩散,使得后续工作过程中,抛出砂丸的面积能够更大,同时也不需要增加两个轮盘之间的间距,使用较小的体积也能够具有较大的抛出面积,配合当主叶片241与工件平行时,主叶片241上方位置称为叶片24顶部,背向顶部的位置称为叶片24底部。通过主叶片241上侧端242设置的第一倾斜板16,在砂丸进入主叶片241后,会沿着第一倾斜板16运动,在重力作用下,使得砂丸会沿着第一倾斜板16运动,将砂丸导向工件中,脱离第一倾斜板16,而第一倾斜板16提供了一个与重力向倾斜的分力,使得砂丸呈辐射状散落,同时在叶轮2转动过程中离心力的作用,也会有部分砂丸从抛丸端散落,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砂丸抛出的面积,叶轮2的组成部件中添加连接套23,连接套23因为是套设在螺栓25上,可以起到保护螺栓25的作用,增加了叶轮2的整体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