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冶炼系统及转炉粗灰入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1606发布日期:2018-09-08 01:1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冶炼系统及转炉粗灰入炉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转炉炼钢是目前生产粗钢的主要方法,近几年新建钢铁厂及在建钢铁厂大部分采用干法除尘技术,与传统的湿法相比,分别在节电、节水及减少建设用地方面存在较大优势,转炉除尘灰分为粗灰、细灰两种。粗灰来自蒸发冷却器底部,细灰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经干法除尘、沉降得到的。

传统的粗灰回收再利用方法主要是热压块、冷压块及返回烧结等,传统的粗灰回收再利用方法主要是再加工,但是再加工的粗灰回收方法热压块及冷压块生产回收率低,对设备和工艺控制要求很高,工艺条件苛刻、设备故障率很高,难以长期顺利生产。返回烧结回收干法除尘灰不利于烧结矿质量的控制和热量的平衡。除尘灰含有有害杂质,而烧结难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杂质,使得烧结配加和稳定操作困难,入高炉后将影响高炉正常操作和炉衬寿命,而且仅能回收部分含铁粉尘,因此,在烧结配料中加入除尘灰进行循环利用极不科学。综上,现有转炉冶炼的粗灰回收方法存在回收率低、回收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转炉冶炼系统及转炉粗灰入炉装置,解决了现有转炉冶炼的粗灰回收率低、回收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炉粗灰入炉装置,包括:粗灰集罐、插板阀及氮封装置,所述粗灰集罐包括集灰口和出灰口,所述粗灰集罐的出灰口连接有输灰溜管,所述插板阀和所述氮封装置设置于所述输灰溜管上。

可选的,所述插板阀设置于所述输灰溜管上与所述粗灰集罐的出灰口连接的管口,所述氮封装置设置于所述输灰溜管的另一端管口。

可选的,所述转炉粗灰入炉装置还包括斗提机和输灰机;

所述斗提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灰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输灰机的进料口连接于所述斗提机的出料口,所述输灰机的出料口连接于所述粗灰储罐的集灰口。

可选的,所述插板阀为气动插板阀,所述气动插板阀通过气体输送管道连接至控制气源。

可选的,所述气体输送管道为软管。

可选的,所述转炉粗灰入炉装置还包括:粗灰集罐支撑架;所述粗灰集罐支撑架支撑于所述粗灰集罐的下方,且所述粗灰集罐固定在所述粗灰集罐支撑架上。

可选的,所述粗灰集罐为漏斗形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炉冶炼系统,包括:转炉本体、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转炉粗灰入炉装置;

其中,所述输灰溜管的设置有所述氮封装置的管口连接至所述辅原料投料系统的下料溜管,所述下料溜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转炉本体的炉腔中。

可选的,所述斗提机的进料口连接于所述转炉本体的蒸发冷却器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粗灰集罐包括集灰口和出灰口,粗灰集罐的出灰口连接有输灰溜管,插板阀和所述氮封装置设置于输灰溜管上。从而粗灰集罐中收集的粗灰通过插板阀及氮封装置后直接输送至转炉中,因此转炉冶炼中的粗灰没有经过中间处理工序,因此提高了转炉冶炼中粗灰的回收率、而且回收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炉粗灰入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炉冶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转炉冶炼的粗灰回收率低、回收工序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炉冶炼系统及转炉粗灰入炉装置,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设置粗灰集罐、插板阀及氮封装置,粗灰集罐包括集灰口和出灰口,粗灰集罐的出灰口连接有输灰溜管,插板阀和氮封装置设置于输灰溜管上。从而粗灰集罐中收集的粗灰通过插板阀及氮封装置后直接输送至转炉中,因此转炉冶炼中的粗灰没有经过中间处理工序,因此,提高了转炉冶炼中粗灰的回收率,而且回收更简单、方便。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炉粗灰入炉装置,包括:粗灰集罐1、插板阀2及氮封装置4,粗灰集罐1包括集灰口1-1和出灰口1-2,粗灰集罐1的出灰口1-2连接有输灰溜管3,插板阀2和氮封装置4设置于输灰溜管3上。

插板阀2用于控制粗灰集罐1中的粗灰输出:打开插板阀2时,粗灰集罐1中的粗灰进入输灰溜管3,向转炉本体5的转炉炉膛中加入。关闭插板阀2 时,停止向输灰溜管3输送粗灰。

插板阀2设置于输灰溜管3上与粗灰集罐1的出灰口1-2连接的管口上,氮封装置4设置于输灰溜管3的另一端管口。具体的,氮封装置4设置于输灰溜管3的用于连接辅原料投料系统的下料溜管6的管口上。

在实际应用时,输灰溜管3的设置有输灰溜管3的管口用于连接辅原料投料系统的下料溜管6的管口。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粗灰入炉装置还包括斗提机(未图示)和输灰机(未图示)。斗提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输灰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输灰机的进料口连接于斗提机的出料口,输灰机的出料口连接于粗灰储罐1的集灰口1-1。具体的,斗提机和输灰机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时,斗提机的进料口用于连接至转炉本体5的蒸发冷却器的腔体内。

转炉本体5冶炼产生的粗灰通过斗提机及输灰机进行输送到粗灰储罐1,当在粗灰储罐1中的粗灰达到一定量时,比如,达到容量的3/4、或者容量的 1/2,或者达到容量时,打开插板阀2,使得粗灰集罐1中的粗灰通过输灰溜管 3和氮封装置4后,再通过转炉本体5原有的辅原料投料系统的下料溜管6直接进入转炉本体5中,实现粗灰的直接回收再利用。

插板阀2为气动插板阀,气动插板阀通过气体输送管道连接至控制气源,以提供控制气动插板阀的气源。具体的,气体输送管道为软管,软管所指为能够弯折的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高压金属软管,比如,纤维增强聚氨酯软管、纤维增强尼龙软管、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钢丝增强尼龙软管、钢丝缠绕树脂软管。通过气源控制气动插板阀的打开与关闭。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粗灰入炉装置还包括:粗灰集罐支撑架7;粗灰集罐支撑架7支撑于粗灰集罐1的下方,且粗灰集罐1固定在粗灰集罐支撑架7上。

具体的,粗灰集罐1为漏斗形状,使粗灰集罐1中的粗灰进入出灰口1-2。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炉冶炼系统,参考图2所示,包括:转炉本体5、转炉粗灰入炉装置;粗灰入炉装置的具体结构参考前述实施例和图1所示,转炉本体5的结构参考现有技术,为了说明的简洁,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输灰溜管3的设置有氮封装置4的管口连接至辅原料投料系统的下料溜管 6的一端管口,下料溜管6的另一端管口接入转炉本体5的炉腔中。通过氮封装置4,能够在粗灰投加至转炉本体5的转炉炉腔时进行氮封保护,防止转炉冶炼过程中的炉腔内煤气倒灌入转炉粗灰入炉装置,保证了转炉冶炼时粗灰入炉装置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斗提机的进料口连接于转炉本体5的蒸发冷却器的腔体内,从而在线收集粗灰到粗灰集罐1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粗灰集罐包括集灰口和出灰口,粗灰集罐的出灰口连接有输灰溜管,插板阀和所述氮封装置设置于输灰溜管上。从而粗灰集罐中收集的粗灰通过插板阀及氮封装置后直接输送至转炉中,因此转炉冶炼中的粗灰没有经过中间处理工序,因此提高了转炉冶炼中粗灰的回收率、而且回收更简单、方便。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