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烧结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盒。
背景技术:
:钕铁硼领域的烧结石墨盒是以等静压石墨制成,用于放置钕铁硼压坯坯体。现有的烧结石墨盒放置方式每层叠放,中间没有空隙。在烧结过程中,因为是通过辐射加热,层叠方式放置的石墨盒加热更加的困难,均温性能差。在烧结完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因为层叠方式放置的石墨盒外部冷却速度快,内部温度传递到外部才能进行冷却。因此,原有的烧结石墨盒不管在加热均温性,冷却一致性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的时候难以保证性能的一致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烧结均温性与冷却一致性的石墨盒。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的上部内壁形成用以放置所述盒盖的台阶,所述台阶向上延伸形成用以支撑另一所述石墨盒底面的支脚,所述盒盖顶部高度低于所述支脚顶部高度。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距盒体底部的距离在60mm-120mm范围。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脚的高度在5mm-20mm范围。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台阶的上方、相邻两个支脚之间形成气体对流的凹槽或通孔。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盒盖上设有把手,把手的高度小于等于支脚顶部高度。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盒体为方形体,所述支脚设在所述方形体顶部四个边角处。在推荐的实施方式中,盒体的上部内壁四周形成用以放置所述盒盖的方形台阶,所述盒盖外周边紧贴放置在所述台阶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石墨盒相比的优点在于:原有的层叠方式在加热至烧结段时,在保温过程中很难达到设定温度,原因是所有石墨盒堆垛的最中心位置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将热量传递至中心位置,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辐射热直接传递至中心位置,使加热速度更快,均温性更好。在冷却过程中,原有的石墨盒中心位置因为冷却风不能进行直吹,因此冷却速度与最外围的坯体有很大差距,而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冷却风直吹,使坯体冷却一致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标号说明盒体1,支脚11,台阶12,盒盖2,把手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石墨盒,由盒体1、盒盖2组成,在盒体1的上部内壁形成用以放置所述盒盖2的台阶12,台阶12向上延伸形成用以支撑另一石墨盒底面的支脚11,盒盖2顶部高度低于支脚11顶部高度。本实用新型的较佳设计是,盒体1为方形体,支脚11设在方形体顶部四个边角处,支脚11的高度在5mm-20mm范围。盒体1的上部内壁四周形成用以放置盒盖2的方形台阶12,台阶12距盒体底部的距离在60mm-120mm范围。台阶12的上方、相邻两个支脚11之间形成气体对流的凹槽或通孔。盒盖2外周边紧贴放置在台阶12上,盒盖2上具有把手21,把手21的高度小于等于支脚11顶部高度。本实用新型将石墨盒层叠后,每盒与盒之间出现5mm-20mm之间的空隙,在辐射加热过程中,中间的空隙增加了加热的效率,保证均温。在冷却过程中,风的通过性增加了内部的冷却效果,从而加强了冷却的一致性。对比例1石墨盒采用原有石墨盒设计,仅由盒体、盒盖组成。石墨盒放置方式每层叠放,中间没有空隙。使用同一批次制粉、压制的压坯分为:300kg、300kg两批次压坯。使用300kg进料保护真空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曲线与冷却方式完全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冷却相同时间后将毛坯拉出烧结炉,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测量两炉次外部与中心位置的温度如下:外侧温度中心温度对比例186℃180℃本实用新型90℃110℃再对不同位置烧结出的毛坯物料进行密度与剩磁Br测试结果如下: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