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667发布日期:2018-06-08 20:4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银不仅是贵重金属,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纯自然的银十分匮乏,世界储银量有限,而需求量不断增加,造成了严重的供求比例失调。电镀银线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漂洗活水中含有银,而含银的漂洗活水若直接排放,会使得重金属银进入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不管是从环境的角度还是从银本身的经济角度考虑,都必须设法解决含银漂洗活水中银的回收问题。现有漂洗活水是通过树脂塔实现银的回收。树脂塔,是一种可以通过吸附金属离子用于净化液体物质的净化装置,通常树脂塔工作时,漂洗活水从塔的进液口进入塔体,通过树脂塔内的树脂层净化后流出塔体,以便回收漂洗活水中的金属银。但是随着树脂吸附银数量的增加,树脂的吸附效率降低,吸附能力下降,造成银回收速度慢且回收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其利用漂洗活水与硫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将漂洗活水中的银析出,再在筒体的沉淀区沉积成银泥,有效的提高了银的回收速度、增加了银的回收量,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包括:容置有漂洗活水的第一储液槽、容置有硫化钠溶液的第二储液槽、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筒体、与所述筒体连接的排液管和设置在所述筒体正下方的银泥收集槽,其中,所述筒体的容置腔分为一反应区和一与所述反应区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区正下方的沉淀区,所述反应区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一浮球,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成型有一银泥排放口,所述银泥排放口上安装有一单向阀,所述银泥收集槽位于所述银泥排放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储液槽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筒体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储液槽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筒体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一第二水泵和一补液阀,所述第二水泵靠近所述第二储液槽设置,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一第三水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液槽的顶部开设有一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还安装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一安装在所述筒体顶部的驱动源和一位于所述筒体反应区内且与所述驱动源连接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取样口,所述取样口位于所述筒体反应区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取样口的安装高度要低于所述浮球的安装高度。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为一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的扩口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一漂洗活水溢流槽,所述漂洗活水溢流槽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储液槽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一第四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其利用漂洗活水与硫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将漂洗活水中的银析出,再在筒体的沉淀区沉积成银泥;另外,筒体内还设置有搅拌部,能够加快漂洗活水与硫化钠溶液的反应,与传统的树脂塔回收装置相比,有效的提高了银的回收速度、增加了银的回收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储液槽;11、溢流口;20、第一水泵;30、筒体;31、驱动源;32、搅拌杆;33、银泥排放口;34、浮球;35、取样口;40、银泥收集槽;50、第二储液槽;51、第二水泵;52、补液阀;60、排液管;61、第三水泵;70、漂洗活水溢流槽;71、第四水泵;8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包括:容置有漂洗活水的第一储液槽10、容置有硫化钠溶液的第二储液槽50、安装在支撑架80上的筒体30、与所述筒体30连接的排液管60和设置在所述筒体30正下方的银泥收集槽40;具体的,所述筒体30的容置腔分为一反应区和一与所述反应区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区正下方的沉淀区,所述反应区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一浮球34,所述筒体30内还安装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一安装在所述筒体30顶部的驱动源31和一位于所述筒体30反应区内且与所述驱动源31连接的搅拌杆32,所述筒体30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取样口35,所述取样口35位于所述筒体30反应区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取样口35的安装高度要低于所述浮球34的安装高度,所述沉淀区为一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的扩口结构,所述沉淀区上大下小的结构有利于银的沉淀;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成型有一银泥排放口33,所述银泥排放口33上安装有一单向阀,所述银泥收集槽40位于所述银泥排放口33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储液槽10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筒体30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水泵20,所述第一储液槽10的顶部开设有一溢流口11;所述第二储液槽50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筒体30的反应区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一第二水泵51和一补液阀52,所述第二水泵51靠近所述第二储液槽50设置,所述排液管60上安装有一第三水泵61。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镀银线漂洗活水的银回收装置还包括一漂洗活水溢流槽70,所述漂洗活水溢流槽70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储液槽10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装有一第四水泵71。

工作原理:所述第四水泵71将漂洗活水溢流槽70 内的漂洗活水输送至所述第一储液槽10内存储以备用,所述第一储液槽10内的漂洗活水通过第一水泵20泵入所述筒体30,当所述筒体30内的水位到达所述浮球34的预设水位后,所述第一水泵20停止工作,与此同时,所述补液阀52打开,利用所述第二水泵51将所述第二储液槽50内的硫化钠溶液按比例泵入所述筒体30,接着驱动所述搅拌杆32转动,以使漂洗活水与硫化钠溶液充分反映,等待一段时间后,通过所述取样口35取出一份充分反映后的混合溶液,查看该混合溶液内的银含量,若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内的银含量低于预设要求,则通过第三水泵61将该混合溶液排出所述筒体30,然后打开所述银泥排放口33上的单向阀,将沉淀区内的银泥通过所述银泥排放口33排放至所述银泥收集槽40内;若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内的银含量高于预设要求,则再等待一段时间直至银含量低于预设要求。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