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浸出槽中的分体式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664发布日期:2018-06-08 20:4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浸出槽中的分体式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技术中,利用酸将金属物料中的有价金属进行浸出,广泛采用浸出槽进行浸出作业,浸出槽利用搅拌加速浸出时间,通入氧气及提高温度可提高浸出效果,通常温度控制在70℃左右。在浸出过程中,搅拌有利于浸出效率的提高,但是由于加料不均匀,或者长期在腐蚀环境下造成搅拌故障需要及时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因搅拌过长,检修需将浸出槽盖板吊开才能进行更换检修,吊出槽盖板费时费力,造成检修时间延长,劳动强度过大。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检修的应用在浸出槽中的分体式搅拌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在浸出槽中的分体式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槽体内的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的下部设有下部搅拌桨叶,第一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叶,第一搅拌轴的上部轴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上部轴端连接有搅拌主轴,搅拌主轴的轴端伸出槽体的顶部后连接有减速机。

进一步地,上部搅拌桨叶、下部搅拌桨叶均呈十字交叉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

进一步地,第一搅拌轴的上部装有第一加强套管,第一加强套管通过螺栓与上部搅拌桨叶固定,第一搅拌轴的下部装有第二加强套管,第二加强套管通过螺栓与下部搅拌桨叶固定。

进一步地,搅拌主轴、第二搅拌轴以及第一搅拌轴均为空心轴,且第一搅拌轴的下端设有堵板。

进一步地,第一搅拌轴的上部轴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搅拌轴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搅拌轴的上部轴端通过柱销与搅拌主轴连接。

进一步地,槽体的下部设有人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浸出槽中的分体式搅拌装置,在槽体内设置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的下部设有下部搅拌桨叶,第一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叶,可以使搅拌更均匀,第一搅拌轴的上部轴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上部轴端连接有搅拌主轴,搅拌主轴的轴端伸出槽体外后连接有减速机。检修时,从人孔口进入,检修过程不用再将槽盖板吊开,便于检修。安装搅拌的过程中不用再拆装槽盖以及减速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搅拌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现场检修的劳动强度,缩短检修时间,在定期维护保养配合下能够使分体式搅拌装置的使用寿命长达两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 槽体;2. 人孔;3. 减速机;4. 搅拌主轴;5. 柱销;6. 第二搅拌轴;7. 联轴器;8. 第一加强套管;9. 上部搅拌桨叶;10. 第一搅拌轴;11. 下部搅拌桨叶;12. 堵板;13. 第二加强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在浸出槽中的分体式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槽体1内的第一搅拌轴10,第一搅拌轴10的上部装有第一加强套管8,第一加强套管8通过螺栓固定有上部搅拌桨叶9,第一搅拌轴10的下部装有第二加强套管13,第二加强套管13通过螺栓固定有下部搅拌桨叶11。且上部搅拌桨叶9、下部搅拌桨叶11均呈十字交叉固定。第一搅拌轴10的上部轴端通过联轴器7连接有第二搅拌轴6,第二搅拌轴6的上部轴端通过柱销5连接有搅拌主轴4,搅拌主轴4的轴端伸出槽体1的顶部后连接有减速机3,且槽体1的下部设有人孔2。搅拌主轴4、第二搅拌轴6以及第一搅拌轴10均为空心轴,可以有效降低搅拌装置的重量,且第一搅拌轴10的下端设有堵板12,封住液体不能流入第一搅拌轴10内。

工作前,先通过人孔2将第一搅拌轴10、第二搅拌轴6、上部搅拌桨叶9、下部搅拌桨叶11等各个部件搬入槽体1内,再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开启减速机3,减速机3带动分体式胶棒装置装置开始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