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铜再利用的重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442发布日期:2018-08-14 18:28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铜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铜再利用的重熔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消费者不断追求新颖顶尖产品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旧电子产品遭到废弃,这些旧电子产品中包含的废铜料若直接废弃,不仅增加废弃物的体积,也是对可用资源的浪费,因此,寻求有效将废铜料转换为有价值的回收物,并使其可重新投入产业的方法,即为一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一般工业制程中,除了制造出有用的产品的外,过程中也会产生无法直接投入市场的副产物,为了降低处理成本,大都未再善加利用,而是直接以工业废弃物的形式加以抛弃,除属对可用资源的浪费以外,未经妥善处理即排放或掩埋的工业废弃物,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崛起,使人们开始重视资源有限,必须珍惜使用的问题,也对环境污染的难以回复有所警觉,因此对于工业废弃物中有价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成为产业降低环境成本以期永续利用地球资源的努力方向。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铜消费量高速增长铜价猛涨,而我国铜资源紧缺,铜精矿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近年来废旧家电、废旧电缆也迅速增长,并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是我国铜工业弥补原料短缺快速发展的捷径。长期以来,各国铜杆生产商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原材料中废铜比例。如何利用废铜、工艺边角料,这是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铜再利用的重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铜再利用的重熔装置,包括熔炉、搅拌机构、粉碎机构、显示屏、控制板、电磁阀、出料管、第一支撑腿、箱门、进料口、滤网、排污口和加热机构,所述熔炉的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熔炉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熔炉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与熔炉的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熔炉的底部内壁嵌入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熔炉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熔炉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且滤网与搅拌机构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熔炉靠近滤网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安装有箱门,所述熔炉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熔炉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粉碎机构,且粉碎机构与进料口连接,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搅拌机构、粉碎机构、显示屏、电磁阀和加热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第二支撑腿、连接管、粉碎出口、粉碎室、破碎齿、粉碎室固定座、电机固定座、第一旋转电机、皮带、旋转破碎刀、转轴和粉碎进口,所述粉碎室固定座的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支撑腿,且第二支撑腿通过螺栓固定在熔炉的顶部一侧,所述粉碎室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粉碎室,所述粉碎室的底部开设有粉碎出口,且粉碎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进料口连接,所述粉碎室的顶部开设有粉碎进口,所述粉碎室的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破碎齿,所述粉碎室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旋转破碎刀,所述粉碎室固定座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旋转电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滑块、螺纹杆、滑槽、搅拌轴、刮板、电动推杆、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滑槽对应开设在熔炉的顶部内壁对应两侧,所述滑槽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上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刮板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且搅拌轴穿过限位槽与限位块连接,所述刮板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电动推杆的底部中心处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熔炉,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二旋转电机和电动推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与螺纹杆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述滑槽与螺纹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箱门与熔炉通过铰链连接,且箱门的一侧安装有机械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内径等于限位块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粉碎机构,将回收的废铜首先加入到粉碎机构的内部,粉碎机构工作,便于快速将废铜粉碎,可以有效提升废铜的熔化效率,便于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搅拌机构的设置,在工作时,可以对废铜进行不断的进行搅拌,可以有效提升废铜的融化效率,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在废铜内的铜完全熔化后,其余多余的成份被留在滤网的上方,通过操控控制板使电动推杆工作,带动刮板向下运动,接着打开箱门,通过刮板工作,将多余的成份排出,可以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粉碎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搅拌机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搅拌机构结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熔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熔炉底部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熔炉;2-搅拌机构;3-粉碎机构;4-显示屏;5-控制板;6-电磁阀;7-出料管;8-第一支撑腿;9-箱门;10-第二支撑腿;11-连接管;12-粉碎出口;13-粉碎室;14-破碎齿;15-粉碎室固定座;16-电机固定座;17-第一旋转电机;18-皮带;19-旋转破碎刀;20-转轴;21-粉碎进口;22-第二旋转电机;23-滑块;24-螺纹杆;25-滑槽;26-搅拌轴;27-刮板;28-电动推杆;29-限位槽;30-限位块;31-进料口;32-滤网;33-排污口;34-加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铜再利用的重熔装置,包括熔炉1、搅拌机构2、粉碎机构3、显示屏4、控制板5、电磁阀6、出料管7、第一支撑腿8、箱门9、进料口31、滤网32、排污口33和加热机构34,熔炉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支撑腿8,熔炉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板5,熔炉1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管7,且出料管7与熔炉1的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6,熔炉1的底部内壁嵌入安装有加热机构34,熔炉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搅拌机构2,熔炉1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32,且滤网32与搅拌机构2的底部相接触,熔炉1靠近滤网32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33,排污口33上安装有箱门9,熔炉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31,熔炉1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粉碎机构3,且粉碎机构3与进料口31连接,控制板5电性连接搅拌机构2、粉碎机构3、显示屏4、电磁阀6和加热机构34。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粉碎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腿10、连接管11、粉碎出口12、粉碎室13、破碎齿14、粉碎室固定座15、电机固定座16、第一旋转电机17、皮带18、旋转破碎刀19、转轴20和粉碎进口21,粉碎室固定座15的底部四个拐角处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支撑腿10,且第二支撑腿10通过螺栓固定在熔炉1的顶部一侧,粉碎室固定座15的内部开设有粉碎室13,粉碎室13的底部开设有粉碎出口12,且粉碎出口12通过连接管11与进料口31连接,粉碎室13的顶部开设有粉碎进口21,粉碎室13的内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破碎齿14,粉碎室13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转轴20连接,转轴20上安装有旋转破碎刀19,粉碎室固定座15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固定座16,电机固定座1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旋转电机17,第一旋转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皮带18与转轴20连接,控制板5电性连接第一旋转电机1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机构2包括第二旋转电机22、滑块23、螺纹杆24、滑槽25、搅拌轴26、刮板27、电动推杆28、限位槽29和限位块30,滑槽25对应开设在熔炉1的顶部内壁对应两侧,滑槽25的对应两侧内壁通过螺纹杆24连接,螺纹杆24上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滑块23,滑块23的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搅拌轴26,搅拌轴26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块30,刮板27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29,且搅拌轴26穿过限位槽29与限位块30连接,刮板27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电动推杆28的底部中心处连接,第二旋转电机22通过螺栓固定在熔炉1,控制板5电性连接第二旋转电机22和电动推杆2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旋转电机22与螺纹杆24通过齿轮啮合连接,述滑槽25与螺纹杆2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箱门9与熔炉1通过铰链连接,且箱门9的一侧安装有机械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29的内径等于限位块30的外径。

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粉碎机构3,将回收的废铜首先加入到粉碎机构3的内部,粉碎机构3工作,便于快速将废铜粉碎,可以有效提升废铜的熔化效率,便于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搅拌机构2的设置,在工作时,可以对废铜进行不断的进行搅拌,可以有效提升废铜的融化效率,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在废铜内的铜完全熔化后,其余多余的成份被留在滤网32的上方,通过操控控制板5使电动推杆28工作,带动刮板27向下运动,接着打开箱门9,通过刮板27工作,将多余的成份排出,可以有效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