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R50-6E系列低碳钢冶炼脱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7519发布日期:2019-10-18 23:0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种冶炼工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er50-6e系列低碳钢冶炼脱氧工艺。
背景技术
:生产er50-6e时,转炉出钢碳一般都≤0.06%,按转炉冶炼的碳氧浓度积规律,按碳氧积常数m为0.0022,出钢碳为0.06%时,钢中氧含量约366ppm,这么高的氧含量,需要脱氧能力强的元素进行充分脱氧。同时lf精炼后上连铸出钢坯,要求钢坯氧含量控制在≤60ppm,才能满足焊丝使用需求,否则在连铸坯凝固过程出现因钢水氧含量过高,造成出现钢坯表面气泡或针孔,致使在轧制过程中形成表面裂纹,影响产品使用。为保证lf精炼终点氧含量≤60ppm,则必须在转炉经脱氧合金化以后就达到≤80ppm,否则精炼炉为扩散脱氧,反应较慢,无法保证lf精炼终点氧含量。按传统工艺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除硅、锰的正常合金化外,还必须使用硅铝钡或其它一些复合脱氧剂脱氧。使用硅铝钡脱氧能保证er50-6e的氧含量,但因脱氧剂中含al,对钢水浇注带来不利影响,该钢种因焊接性能需要,不得有ca含量,因此不能进行钙处理。导致容易发生钢水絮流现象,影响生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er50-6e系列低碳钢冶炼脱氧工艺,能够降低成本。钢液中氧主要是为了除去钢液中的杂质硅、锰、磷,碳等杂质而加入的,同时冲入氧气也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反应效率,因此在冶炼临结束时,钢液是处于“过渡氧化”的状态。氧对钢性能的影响:氧是在钢的凝固过程中偏析倾向最严重的元素之一,在钢液的凝固和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氧的溶解度急剧下降,钢中原溶解的绝大部分氧以铁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微细夹杂物的形式在与γ或α晶界处富集,这些微细夹杂物会造成晶界脆化,使钢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成为晶界开裂的起点,最终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钢中氧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钢材的延性、冲击韧性、抗疲劳破坏性能,提高钢的韧-脆转换温度,降低钢材的耐腐蚀性能。终点钢水若不经过脱氧,就会产生如下问题:(1)氧在固体钢中的溶解度要比氧在液体钢中的溶解度小得多。在钢液冷凝过程中,氧将逐步以feo形态析出,使钢脆性很大,对某些特殊用途的钢带来不良影响;(2)如前所述,气体在钢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氧在钢液中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当钢液在浇注后的凝固过程中,超过碳氧平衡值的过剩氧就会与碳起反应,生成co气泡,在钢锭内部形成气泡缺陷,甚至无法正常浇注(在现场称之为“冒涨”现象)直接影响钢坯质量和生产秩序;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er50-6e系列低碳钢冶炼脱氧工艺,且特征在于:转炉出钢过程中,全程钢包底吹氩,开始加入高硅硅锰与硅铁两种铁合金,不再使用其它复合脱氧剂。硅、锰元素钢中脱氧原理:在钢水中加入硅锰合金后,si+2feo=sio2+2femn+2feo=mno2+2fe生成的sio2与mno2再与cao反应生成炉渣而除去,从而达到脱氧的目的。另外,加入硅锰合金,还有调节钢的组成的作用,即调节钢中硅及锰的含量的作用。进一步地,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10-1660℃。进一步地,转炉炉长根据转炉出钢碳含量情况,可加入适当增碳剂,将碳配制0.04-0.06%。进一步地,在钢水流出1/5左右时,开始加入高硅硅锰与硅铁两种铁合金。进一步地,出钢至4/5左右时,合金、增碳剂都加完。进一步地,出钢临近结束,使用挡渣锥或滑板挡渣,以免钢水下渣,影响钢水氧化性的波动。进一步地,待出钢后,吊运至lf精炼炉,lf精炼炉到站使用定氧仪定氧,钢水定氧≤80ppm,满足lf精炼终点氧含量要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er50-6e不使用硅钙钡脱氧时,需多使用部分硅铁脱氧,在si元素合金化的同时,脱氧效果也达到使用硅铝钡脱氧水平。不用硅铝钡,只靠硅铁合金对si合金化的同时,脱氧能满足er50-6e质量要求,并且能降低成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转炉出钢温度控制在1610-1660℃之间,转炉出钢过程中,全程钢包底吹氩,在钢水流出1/5左右时,开始加入高硅硅锰与硅铁,两种铁合金,不再使用硅铝钡或其它复合脱氧剂。转炉炉长根据转炉出钢碳含量情况,可加入适当增碳剂,将碳配制0.04-0.06%。出钢至4/5左右时,合金、增碳剂都加完,出钢临近结束,使用挡渣锥或滑板挡渣,以免钢水下渣,影响钢水氧化性的波动。待出钢后,吊运至lf精炼炉,lf精炼炉到站使用定氧仪定氧,钢水定氧≤80ppm,方能满足lf精炼终点氧含量要求。该方案刚开始运行时,因为未使用复合脱氧剂,则转炉出钢过程全靠使用的高硅硅锰、硅铁中的硅、锰元素脱氧,会致使硅、锰元素的收得率较用硅铝钡脱氧剂时降低,主要为硅元素。固使用该方案时,合金中需适当增加硅铁的用量,以使到lf精炼炉的硅元素满足工艺要求,根据我厂摸索情况:少用0.8kg/t钢的硅铝钡脱氧,需多增加0.4kg/t钢的硅铁,即不使用硅铝钡脱氧,靠硅铁来达到即脱氧,又配比钢水中硅含量的双重效果。使用该方案时,要确保出钢过程中,高硅硅锰、硅铁合金加入量需达到lf精炼炉的成分要求,当成分偏低时,特别是当到精炼炉si≤0.30%时,会造成精炼炉氧含量波动较大,遂要求较为稳定的转炉出钢量和合金加入量,以保证合金工的成分配比。试验结果对比:生产er50-6e时,不用硅铝钡脱氧情况,钢中氧含量对比:两种工艺钢水中氧含量相差不大,都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用硅钙钡炉次wb031603146wb031603147wb031603148wb031603152wb031603153钢中氧含量ppm2320192120不使用硅钙钡炉次wb031701384wb031701383wb031701382wb031701385wb031701386钢中氧含量ppm1922232023两种工艺成本情况对比:通过试验:硅铝钡(si≥35%)8600元/吨,硅铁(si:0.72-0.80%)4800元/吨。即不用硅铝钡成本可降低约:0.8kg/t*8.6元/kg-0.4kg/t*4.8元/kg=4.9元/吨钢。按全年生产er50-6e共约5万吨,年可降低成本约:50000×4.9=24.5万元。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