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63656发布日期:2018-09-05 01:1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耐蚀钢筋中合金成分含量较高,其中cr含量一般大于6%,甚至10%以上,接近不锈钢成分,铬高碳低的高耐腐蚀性钢筋,可以参考不锈钢的冶炼工艺组织生产。不锈钢的常规冶炼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步法冶炼,即eaf+aod或vod法,主要是eaf+aod,投资和生产成本较低,与连铸匹配也比较容易,多在专业化不锈钢生产厂采用;另一种是三步法,即eaf+转炉(mrp,k-obm或ld-ob)+vod法,转炉主要用来加快脱碳速率,由于有vod而可以更容易冶炼超低碳、氮,高铝和含钛不锈钢。

不锈钢的常规生产流程中,电炉的作用主要是熔化铬铁合金、铁水脱磷、初脱碳,转炉用于加快脱碳节奏,vod炉用于深脱碳处理。对于大多数以bof→lf/rh→cc工艺路线为主的钢铁企业,炼钢车间没有生产不锈钢的专用熔炼设备(如vod、aod)。此外,转炉是氧化性环境,cr又是比较容易氧化的元素,转炉吹氧脱碳、保铬非常困难;此外,由于高铬合金钢铬铁加入量非常大,也导致转炉内热源难以保证,低温冶炼会导致cr元素氧化量大幅增加;若添加增热剂,则冶炼时间、生产节奏均要延长,导致生产效率大幅降低。转炉车间不会搭配电炉用来熔化铬铁合金,因此,导致以bof→lf/rh→cc工艺路线为主的钢铁企业生产高铬合金钢非常困难。

鉴于上述问题,一般以bof→lf/rh→cc工艺路线为主的钢铁企业基本不生产高铬合金钢或其它高合金钢,或通过引进设备,增加冶炼不锈钢专用设备,则需投入大量成本,对于不以生产不锈钢为主的钢铁企业不宜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bof→lf/rh→cc工艺路线生产高合金钢的lf精炼冶炼工艺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包括转炉和lf精炼,其中,

转炉内不加铬或其合金;

转炉出钢过程中,添加铬铁合金,添加量50~70kg/t;

转炉出钢温度大于1720℃;

lf精炼包括:

s1、控制通电功率至100~115kw/t,通电时间4-6min,然后降低通电功率;

s2、通电功率降低至90~100kw/t,添加铬铁合金10~20kg/t,添加时间1~2.5min;

s3、重复步骤s1和s2,直至铬铁合金在整个冶炼过程中总加入量达到100~200kg/t,且lf精炼总时间小于65min。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转炉出钢过程中进行渣料脱氧合金化及造渣。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3~8kg/t硅铁、5~10kg/t锰铁进行脱氧合金化。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石灰1.0~2.5kg/t、合成渣1.5~3.5kg/t造渣。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转炉出钢过程所用的合成渣粒度为1~10mm,合成渣的成分为:20%≤cao≤45%、30%≤sio2≤55%、al2o3≤10%、mgo≤10%,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出钢过程底吹流量1.0~3.5mpa,出钢结束钢水温度大于1545℃。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lf精炼进站钢水温度大于1540℃,通电升温时底吹流量0.3~0.7mpa,添加铬或其合金时底吹流量调整0.5~1.0mpa。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通电升温过程中向钢包渣面加0.5~1.5kg/t合成渣、0.1~0.5kg/t电石造泡沫渣。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lf精炼过程所用的合成渣粒度为1~10mm,合成渣的成分为:20%≤cao≤45%、30%≤sio2≤55%、al2o3≤10%、mgo≤10%,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在上述的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中,控制lf精炼出站钢水c含量0.15%~0.45%、cr含量6%-12%、si含量0.2%~0.8%、mn含量0.6%~1.5%、p含量小于0.025%,温度1600~16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转炉冶炼过程不加铬铁合金,减轻了转炉脱碳保铬压力;

(2)、转炉不加铬铁合金,对转炉终点实现控制高温、低磷出钢较为有利,为冶炼cr含量大于5%,且p含量小于0.025%的钢种提供了条件;

(3)、转炉出钢过程中添加铬铁合金、lf精炼过程添加铬铁合金,cr元素的收得率相对在转炉内添加,得到大幅度提升,降低合金成本。

(4)、实现了lf精炼炉冶炼合金加入量超过100kg/t的钢种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lf精炼炉生产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其通过转炉终点高温出钢,添加硅、锰脱氧,再加入铬铁合金合金化,出钢结束加入石灰、合成渣造渣,然后运至lf进行处理,lf处理过程控制合适的通电升温模式,与合金加料频率,同时优化造渣工艺制度及底吹模式,实现lf精炼炉快速、高效的加入铬铁合金,钢水温度、合金成分控制达到目标后即出钢,运至rh进行脱碳处理。

冶炼工艺的原理如下:

lf精炼炉冶炼高铬合金钢,取消了转炉内添加铬铁合金操作,减轻了转炉冶炼过程脱碳保铬压力,同时对提高铬元素收得率非常有利。但在lf精炼过程铬铁加入量过大,则易导致通电处理时间过长,对生产节奏的控制、耐材保护、电耗成本等均不利。为了实现lf精炼炉高效的冶炼高铬合金钢,同时缩短通电时间,并减轻设备耐材造成的损耗,与常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高转炉出钢温度,增加转炉出钢过程在钢包精炼炉中铬铁合金加入量;lf精炼处理过程控制合理的通电模式、合金加入频率及一次加入量,确保在合金持续加入的同时,钢水温度逐渐提高,实现合金全部加入完成后,钢水温度接近达标,缩短也通电处理时间,使整体冶炼效率大幅提高;同时,采用合理的造渣工艺,使通电升温过程保持泡沫渣操作,减轻通电过程对耐材的损害,最终实现了生产高铬耐蚀钢的lf精炼冶炼工艺。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lf精炼炉生产高铬耐蚀钢的冶炼方法,转炉内不加铬铁合金,转炉出钢过程加合金、渣料脱氧合金化及造渣,转炉出钢结束运至lf精炼炉进行处理,lf进站后接通钢包底吹,通电档位设定为7~8档,通电功率100~115kw/t,通电4~6min后,通电档位降为5~6档,通电功率90~100kw/t,添加铬铁合金10~20kg/t,合金添加时间1~2.5min,合金添加结束通电档位升为7~8档,通电功率调整为100~115kw/t,按照此方法稳定重复操作,可实现转炉出钢与lf精炼过程铬铁合金总加入量100-200kg/t,且lf精炼总时间小于65min。

该技术方案中,铬铁合金为含铬的合金总称,可根据钢种需求选用高碳铬铁、中碳铬铁、微碳铬铁。本案优选微碳铬铁。微碳铬铁是指碳含量在0.05-0.15%、cr含量50-60%、其余为fe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元素。

该技术方案中,lf进站先高功率通电升温,保证温度达标后,降低通电功率,同时开始添加合金。

在一实施例中,转炉出钢温度大于1720℃,转炉出钢过程加入3~8kg/t硅铁、5~10kg/t锰铁、50~70kg/t微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同时加入石灰1.0~2.5kg/t、合成渣1.5~3.5kg/t造渣,出钢过程底吹流量1.0~3.5mpa,出钢结束钢水温度大于1545℃。

在一实施例中,lf进站钢水温度大于1540℃,通电升温时底吹流量0.3-0.7mpa,添加合金时底吹流量调整0.5~1.0mpa。

在一实施例中,通电升温过程向钢包渣面加0.5~1.5kg/t合成渣、0.1~0.5kg/t电石造泡沫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转炉出钢和lf精炼过程所用的合成渣粒度为1~10mm,合成渣的成分为:20%cao45%、30%sio255%、al2o310%、mgo10%,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lf出站钢水c含量0.15%~0.45%、cr含量6%~12%、si含量0.2%~0.8%、mn含量0.6%~1.5%、p含量小于0.025%,温度1600~1620℃,然后运至rh进行处理。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1)180t转炉出钢温度1732℃,出钢过程加入低碳硅铁3.1kg/t,低碳锰铁5.5kg/t,微碳铬铁69kg/t,出钢结束向钢包渣面加入石灰2.4kg/t,合成渣3.5kg/t,出钢过程底吹流量1.1mpa,出钢结束钢水温度1552℃。

2)lf进站钢水温度1546℃,钢包进站后接通底吹,底吹流量0.35mpa。然后下降电极至通电位置,通电档位设定为8档,通电功率115kw/t,通电过程添加0.6kg/t合成渣、0.2kg/t电石;通电6min后,温度达到1574℃,通电档位降为6档,通电功率98kw/t,底吹流量调为0.55mpa,,添加微碳铬铁合金12kg/t,合金添加时间1.2min,合金添加结束,再将通电功率上升为8档,115kwh/t.,按照此方法稳定重复操作,直至钢水、炉渣成分及温度达到工艺目标。转炉出钢过程和lf精炼过程铬铁合金总加入量110kg/t,lf精炼总时间45min。

3)lf精炼过程加铬铁、渣料各3次,其中每次铬铁、渣料加入量均有一定波动,同时通电档位及功率也会做出适当调整。

4)当铬含量达标后,再适当调整硅、锰含量,同时也对温度进行调整,出钢温度1620℃,温度、成分均达标后运至rh进行处理。

该炉次lf出钢成分:c含量0.16%、cr含量6.52%、si含量0.32%、mn含量0.65%、p含量0.0172%。

实施例2

1)180t转炉出钢温度1748℃,出钢过程加入微碳硅铁5kg/t,微碳锰铁5.5kg/t,微碳铬铁62kg/t,出钢结束向钢包渣面加入石灰1.1kg/t,合成渣1.2kg/t,出钢过程底吹流量3.4mpa,出钢结束钢水温度1590℃。

2)lf进站钢水温度1584℃,钢包进站后接通底吹,底吹流量0.70mpa。然后下降电极至通电位置,通电档位设定为7档,通电功率105kw/t,通电过程添加1.5kg/t合成渣、0.5kg/t电石;通电4min后,温度达到1608℃,通电档位降为5档,通电功率90kw/t,底吹流量调为1.0mpa,添加微碳铬铁20kg/t,合金添加时间2.5min,按照此频率稳定重复操作,直至钢水、炉渣成分及温度达到工艺目标,转炉出钢过程和lf精炼过程铬铁合金总加入量200kg/t,lf精炼总时间65min。

3)lf精炼过程加铬铁、渣料各7次,其中每次铬铁、渣料加入量均有一定波动,同时通电档位及功率也会做出适当调整。

4)当铬含量达标后,再适当调整硅、锰含量,同时也对温度进行调整,出钢温度1612℃,温度、成分均达标后运至rh进行处理。

该炉次lf出钢成分:c含量0.43%、cr含量11.92%、si含量0.78%、mn含量1.46%、p含量0.019%。

实施例3

1)180t转炉出钢温度1723℃,出钢过程加入微碳硅铁8.0kg/t,微碳锰铁10.0kg/t,微碳铬铁52kg/t,出钢结束向钢包渣面加入石灰2.0kg/t,合成渣2.8kg/t,出钢过程底吹流量2.0mpa,出钢结束钢水温度1571℃。

2)lf进站钢水温度1565℃,钢包进站后接通底吹,底吹流量0.5mpa。然后下降电极至通电位置,通电档位设定为7档,通电功率105kw/t,通电过程添加1.0kg/t合成渣、0.3kg/t电石;通电5min后,温度达到1588℃,通电档位降为6档,通电功率100kw/t,底吹流量调为0.8mpa,添加微碳铬铁16kg/t,合金添加时间2.3min,按照此频率稳定重复操作,直至钢水、炉渣成分及温度达到工艺目标,转炉出钢过程和lf精炼过程铬铁合金总加入量145kg/t,lf精炼总时间58min。

3)lf精炼过程加铬铁、渣料各6次,其中每次铬铁、渣料加入量均有一定波动,同时通电档位及功率也会做出适当调整。

4)当铬含量达标后,再适当调整硅、锰含量,同时也对温度进行调整,出钢温度1603℃,温度、成分均达标后运至rh进行处理。

该炉次lf出钢成分:c含量0.36%、cr含量8.72%、si含量0.56%、mn含量1.02%、p含量0.0185%。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