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81196发布日期:2019-12-11 00:2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抛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制备方法、返抛光装置、返工工艺及玻璃。



背景技术:

目前2d、2.5d玻璃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玻璃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经常需要进行抛光工序。目前2d、2.5d玻璃丝印后产品制程过程中正面容易出现划伤等缺陷,需要返工进行修复。

传统返工工艺为退镀返工工艺,主要流程包括:退镀→分bin→平磨→平检→加压→应力测试→返磨→成品检验→包装,即需要先退镀退掉产品上的丝印层,变成白玻后,重新返扫磨,返扫磨后玻璃还需要重新经过强化、返磨、清洗、丝印等工序,严重浪费辅料、工时、效率等,返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退镀返工工艺各工序操作损耗报废率高,易出现以下四个问题点:

1、退镀工序插架退镀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与产品碰撞、重叠等现象,退镀工序后产品报废率为15%-20%;

2、平磨、扫磨返工前需要对每片产品做分bin处理,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碰撞、重叠等,故有造成二次划伤不良等现象;

3、平磨、扫磨时机台去除量不稳定,会出现整磨产品厚度走下限报废风险;

4、强化工序生产难以管控,这主要由于平磨生产时不是将每片产品的应力值都消除,所以强化只能凭经验去生产,如出炉应力值不良还需要返加压。

由于退镀返工工艺工序流程长,各工序都存在操作损耗,因此整个过程报废率较高,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高。

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返工工艺,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该返抛光组合板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返抛光组合板对正面划伤产品返抛光加工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方便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抛光机台和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使用具有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返抛光装置能够有效保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使得在抛光过程中不损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该返工工艺简单,正面浅划伤无需再进行退镀工序,节约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玻璃,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进行返抛光后得到,或采用上述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返工后玻璃出现划伤、崩边不良产品少,良率高,报废率低。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所述返抛光组合板包括置于抛光机台下盘上的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承载板具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所述保护层围成的空间形成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形状能够与待修复玻璃外形匹配,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为实心纤维板,优选为实心纤维牙板;优选所述底板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为纤维板,优选为纤维牙板;优选所述承载板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阻力布;优选阻力布呈圆形,直径为250-300mm;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厚度为1-2mm;和/或,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2mm;和/或,所述承载板的厚度小于待修复玻璃厚度1.5-1.8mm。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各个所述通孔以所述承载板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均匀排布。

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底板表面贴所述保护层,在所述保护层表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的所述承载板,组装成所述返抛光组合板。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台,以及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或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返抛光组合板;

多个所述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排布在抛光机台下盘上。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返抛光组合板的个数为4-8个。

优选地,抛光机台下盘设有抛光革;

优选地,抛光机台上盘设有地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或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将待修复玻璃放于所述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所述保护层;合闭抛光机台上盘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得到返工后玻璃。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抛光机台下盘设有抛光革;

优选地,抛光机台上盘设有地毯;

优选地,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优选地,抛光完成后按20-30%比例抽检产品应力值。

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抛光加工工艺参数包括:抛光机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和/或,抛光机台转速为25±5rpm;和/或,加工时间为180±30s。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进行返抛光后得到,或采用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包括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保护层设置于底板和承载板之间,结构简单。使用时将本发明返抛光组合板底板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待修复玻璃的划伤正面朝上放置在承载板放置腔内,待修复玻璃背面与保护层接触,合闭上盘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产品进行返抛光修复,保护层的使用在抛光时能有效保护丝印面,防止玻璃丝印面遭到划伤,实现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的玻璃产品的返工。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放置上述返抛光组合板,使用具有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返抛光装置使抛光修复后的玻璃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能有效保护丝印面,因此对丝印后产品正面浅划伤修复返工时只需返抛光修复即可,无需退镀后再返磨,简化了返工工序,节约人力、物料成本。

(2)本发明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使用本发明返抛光组合板,使得在抛光过程中不损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且稳定,报废率低。该返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成品检验qc检验出丝印后正面划伤不良的产品,采用返抛光组合板装置返抛光加工,正面浅划伤无需进行退镀工序,直接返磨即可,节约了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和传统工艺相比简化了工序,各工序节约人力约1~2人,同时节约各工序物料成本的使用,易于推广,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3)采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返抛光后或采用上述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的玻璃修复效果好,划伤、崩边不良产品少,报废率低、报废率低于5%,外观良率高、良率可稳定在80%~85%。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承载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返抛光组合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实物图。

图示:1-底板;2-保护层;3-承载板;31-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组合板,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承载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返抛光组合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返抛光组合板包括置于抛光机台下盘上的底板1、保护层2和承载板3;保护层2设置于底板1与承载板3之间;承载板3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与保护层2围成的空间形成放置腔31,放置腔31形状能够与待修复玻璃外形匹配,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

这里的正面划伤指的是玻璃丝印后的非丝印面。玻璃产品一般都是在背面丝印logo,从正面(可视面)可以看到丝印logo,丝印过程玻璃产品正面(非丝印面)很容易造成划伤,传统修复过程需要先退镀退掉产品上的丝印层,变成白玻后,重新返扫磨,返扫磨后玻璃还需要重新经过强化、返磨、清洗、丝印等工序,需要先退镀,因为如果直接返抛光会造成丝印面的损伤,因此只能先退镀背面丝印层、返抛光去掉正面划伤后再重新进行丝印,工序繁琐,严重浪费辅料、工时和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返抛光的辅助工具,通过使用该工具在返抛光去掉正面划伤的同时能够起到保护背面丝印面的作用,因此对于丝印后玻璃正面浅划伤就不需要先退镀丝印层了,直接进行返抛光处理即可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能大大减少返工工序。

底板用于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底板大小和抛光机台下盘匹配,使得底板边缘正好卡在抛光机台下盘中央与抛光机台下盘边缘之间,从而使底板相对于机台下盘没有相对移动。

优选地,底板为实心纤维牙板,优选制作成圆形。实心纤维牙板是边缘呈锯齿形的实心纤维板,边缘锯齿有助于底板与抛光机台下盘中央以及边缘之间的卡合固定。

底板厚度优选为1-2mm,包括但不限于1mm、1.5mm或2mm。

底板上设有保护层,保护层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待修复产品的丝印面遭到划伤。保护层主要是指由柔软材质制成的层结构体,包括但不限于阻力布(例如黑色阻力布)或软抛光革等。

使用时可以将保护层(如黑色阻力布)修剪成与底板匹配的形状,例如将保护层(如黑色阻力布)修剪成标准圆形,粘贴在圆形底板上,保护层的直径可以略小于圆形底板直径,保护层的直径例如为250-300mm,包括但不限于250mm、280mm或300mm。

保护层厚度优选为1-2mm,包括但不限于1mm、1.5mm或2mm。

保护层2上设有承载板3,用于承载待修复玻璃产品,承载板3具有多个通孔,保护层2和承载板3上的通孔组成放置腔31,放置腔31用于放置待修复玻璃,形状与待修复玻璃外形匹配,防止待修复玻璃晃动。

优选地,承载板为纤维牙板,即边缘呈锯齿形的纤维板,优选制作成圆形。

承载板上开有通孔,多个通孔排布可以任意,优选以承载板的圆心为中心对称均匀排布。对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外型进行匹配,产品放置在通孔与保护层组成的放置腔内,不同产品外型需匹配不同放置腔的承载板。

承载板厚度可以根据待修复玻璃厚度进行调整,优选承载板厚度小于待修复玻璃厚度的1.5-1.8mm,例如1.5mm、1.6mm、1.7mm或1.8mm。

本发明的返抛光组合板包括底板、保护层和承载板,保护层设置于底板和承载板之间,使用时将底板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待修复玻璃的划伤正面朝上放置在承载板放置腔内,待修复玻璃背面与保护层接触,保护层能够防止玻璃丝印面遭到划伤,合闭上盘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产品进行返抛光修复,实现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的玻璃产品的返工。该返抛光组合板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返抛光组合板对正面划伤产品返抛光加工后玻璃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能够有效保护丝印面,对丝印后产品正面浅划伤直接返抛光正面即可得以修复,省去了传统的退镀工序,简化返工工序,节约人力、物料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底板1表面贴保护层2,在保护层2表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的承载板3,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返抛光组合板组装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抛光装置实物图。如图5所示,返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机台,以及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或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返抛光组合板;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排布在抛光机台下盘上。

返抛光装置是将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排布在抛光机台下盘上,返抛光组合板底板朝下,承载板朝上,抛光机台下盘优选设有抛光革,底板放置于抛光革上,返抛光组合板底板大小与抛光机台下盘边缘匹配,正好能够卡合固定在抛光机台下盘中央与抛光机台下盘边缘之间,使底板相对于机台下盘没有相对移动,多个返抛光组合板沿下盘中心均匀排布,返抛光组合板的个数优选为4-8个,包括但不限于4个、6个或8个,放置好后将正面划伤待修复玻璃正面朝上放入承载板的放置腔内,合闭上盘,上盘上优选设有地毯,通过上、下盘的相对转动实现对待玻璃正面的返抛光修复,同时不破坏和损伤丝印面。

使用包括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返抛光装置具有与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相同的优势,使抛光修复后的玻璃外观良率高,报废率低,同时保护丝印面,对丝印后产品正面浅划伤修复只需进行返抛光,无需先退镀丝印层,简化工序,节约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上述返抛光组合板或上述返抛光组合板的制备方法组装成的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抛光机台下盘,将待修复玻璃放于放置腔31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保护层2,合闭抛光机台上盘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得到返工后玻璃。

优选地,抛光机台下盘设有抛光革;优选地,抛光机台上盘设有地毯。

优选地,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具体地,先制作返抛光组合板,然后将返抛光组合板放置在抛光机台上进行抛光。

优选地,一种典型的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底板1表面贴保护层2,在保护层2表面放置具有多个通孔的承载板3,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b)将组装后的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底板1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放置腔31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保护层2,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抛光机台上盘,抛光机台上盘设有地毯;

(c)设定抛光机台参数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优选地,抛光完成后按20-30%比例抽检产品应力值。

优选地,抛光加工工艺参数包括:抛光机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和/或,抛光机台转速为25±5rpm;和/或,加工时间为180±30s;

经验证通过控制返磨时间、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等参数,返工后测试产品应力值无变化,使待修复玻璃获得较好的返抛光效果。

本发明的返工工艺通过在抛光机台下盘上使用本发明返抛光组合板,使得在抛光过程中不损伤丝印面,返抛光加工获得的返工产品外观良率高且稳定,报废率低。该返工工艺简单,正面浅划伤无需进行退镀工序,直接返磨即可,节约了各工序人力、物料成本,和传统工艺相比简化了工序,各工序节约人力约1~2人,同时节约各工序物料成本的使用,易于推广,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使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对丝印后正面划伤玻璃进行返抛光后得到,或采用上述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

采用上述返抛光组合板返抛光后或采用上述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的玻璃修复效果好,划伤、崩边不良产品少,报废率低、报废率低于5%,外观良率高、良率可稳定在80%~85%。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效果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商购获取。

材料:实心纤维牙板厚度1.0mm;黑色阻力布厚度1.0mm;纤维牙板:具有与产品外形匹配的放置腔;抛光革(软)900×3.0mm65%白;白色光边地毯500#。

机台设备:13b或15b返磨机。

实施例1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实心纤维牙板表面贴黑色阻力布,在黑色阻力布表面放置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的纤维牙板,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2)将组装后的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如图5)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实心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黑色阻力布,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3)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25rpm以及加工时间18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实施例2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实心纤维牙板表面贴黑色阻力布,在黑色阻力布表面放置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的纤维牙板,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2)将组装后的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实心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黑色阻力布,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3)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20rpm以及加工时间21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实施例3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实心纤维牙板表面贴黑色阻力布,在黑色阻力布表面放置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的纤维牙板,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2)将组装后的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实心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黑色阻力布,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3)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30rpm以及加工时间15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实施例4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实心纤维牙板表面贴黑色阻力布,在黑色阻力布表面放置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的纤维牙板,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2)将组装后的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实心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黑色阻力布,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3)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22rpm以及加工时间20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实施例5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实心纤维牙板表面贴黑色阻力布,在黑色阻力布表面放置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的纤维牙板,组装成返抛光组合板;

(2)将组装后的多个返抛光组合板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实心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使待修复玻璃背面接触黑色阻力布,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3)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28rpm以及加工时间16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对比例1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退镀→分bin→平磨→平检→加压→应力测试→返磨→成品,其中退镀、平磨、平检、加压、应力测试等步骤按常规方式进行,退镀使用退镀液退掉产品上的丝印层,使玻璃变成白玻后重新返磨,返磨包括:

将多个纤维牙板(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放置腔)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背面朝下,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25rpm以及加工时间18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对比例2

一种修复玻璃丝印后正面划伤的返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个纤维牙板(具有多个与产品外形匹配的通孔放置腔)均匀放置在铺设有抛光革的抛光机台下盘上,纤维牙板接触抛光革;将待修复玻璃放于纤维牙板的放置腔中,背面朝下,正面朝上,待修复玻璃放平后合闭带有白色光边地毯的抛光机台上盘;

(2)调整抛光机台参数:正反压气压为上盘自重、抛光机台转速25rpm以及加工时间180s,进行抛光加工,抛光完成后,抽检产品应力值,得到返工后玻璃。

试验例

取3500pcs由成品检验qc检验出丝印后正面划伤不良的产品,随机分为7组,每组500pcs。分别采用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的返工工艺对每组待修复产品进行返工,具体为:第一组产品采用实施例1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第二组产品采用实施例2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第三组产品采用实施例3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第四组产品采用实施例4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第五组产品采用实施例5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第六组产品采用对比例1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第七组产品采用对比例2的返工工艺进行返工修复。返工后检验产品外观,统计不良产品,计算产品良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经采用本发明返抛光组合板的抛光机台返抛光的返工工艺返工后得到的玻璃修复效果好,划伤、崩边不良产品少,报废率低于5%,良率可稳定在80%~85%。

对比例1采用传统的退镀返工工艺,需要经过退镀、平磨、加压、返磨等多步工序,经多步工序后报废率较高,良率低。对比例2不经退镀直接进行返磨,返磨时未采用抛光组合板丝印层容易造成损害,报废率较高。

由此可见,本发明丝印后正面划伤不良的产品采用返抛光组合板装置返抛光加工,装置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稳定,返抛光后不良产品少、报废率低,外观良率高且稳定,缓解了原退镀返工工艺工序繁琐、报废率高、成本高的缺陷。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