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6804发布日期:2018-08-14 18: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模具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自身材料、制备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模具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大型模具材料,其产出的成品体积较大,若是使用的模具综合性能存在不足缺陷,将会给制造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而现有的模具材料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市场及企业的需要,因此,研制出一种组织结构稳定、机械性能优良的模具钢材料相当有必要。

公开号为cn10752375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钢,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碳2-5份;硅30-40份;锰0.5-2份;铝0.5-1.5份;磷0.5-1份;铁50-60份;铬2-4份;钒0.1-0.5份。另外,该发明在原料组分中还添加有少量的高岭土,提高了可塑性和使用寿命,但其未有结合数据说明,也未阐明导线的其它性能指标。

公开号为cn10692976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具材料,其包括采用70份的低碳钢,28份的黄铜,0.5份的铬,0.2份的镍,1份钛,0.3份的硅混合制成。该发明的各种金属配比合理,使得模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良好的耐磨损性,采用材料中占比少的金属先混合再与材料中大占比的材料混合,使得材料混合更充分,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疲劳性。但是,材料的碳含量高,力学性能及加工型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该种模具钢制备简单方便,综合性能优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熔炼:将工业原料加入到温度为1640-1660℃的熔炼炉中冶炼至少3.5h,再转入lf炉,加入精炼剂,再在真空、温度为1515℃条件下精炼105min;

(2)浇铸:将精炼后的熔液在氩气保护下浇铸成钢棒,拉坯速度为1.15-1.25m/min;

(3)电渣重熔:将得到的钢棒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加入五元渣系进行电渣重熔,电渣重熔过程中电压设定为70v,电流控制在8500a,所述五元渣系为caf2、al2o3、fe3o4、cao、sio2按质量比为6:2:1:2:1混制得到的;

(4)锻造:锻造温度在885-1075℃,开锻压下量要求在28mm,且锻造后,待钢件冷却至665℃后置于保温坑缓冷,缓冷速率为35℃/h;

(5)等温退火:将钢件在温度为865℃条件下保温1.5h,以5℃/min降温至685℃等温3.5h,出炉空冷;

(6)淬火:将钢件在温度为720-730℃预热20-25min,再在温度为900-910℃条件下保温1-1.5h,出炉后浸入淬火油中冷却;

(7)回火:将钢件在温度为510-520℃条件下均热20-30min,再在温度为430-440℃条件下均热30-40min,之后在温度为320-330℃条件下均热30-40min,最后在180-190℃的油炉中均热2-3h。

优选地,上述模具钢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sn:0.03-0.06%、bi:0.01-0.03%、sb:0.08-0.12%、y:0.14-0.18%、la:0.01-0.014%、mo:0.15-0.19%、b:0.003-0.007%,余量为fe。

进一步地,上述模具钢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sn:0.05%、bi:0.02%、sb:0.10%、y:0.16%、la:0.012%、mo:0.17%、b:0.005%,余量为fe。

进一步地,上述模具钢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1%。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1)中,熔炼的温度为1650℃,熔炼时间为3.8h。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2)中,浇铸的温度为1485℃,拉坯速度为1.2m/min。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3)中,电渣重熔烘烤温度为885℃,保温时间为10.5h。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4)中,保温缓冷时间为42h,出坑温度为125℃。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6)中,淬火是将钢件在温度为725℃预热22min,再在温度为905℃条件下保温1.2h,出炉后浸入淬火油中冷却。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7)中,回火是将钢件在温度为515℃条件下均热25min,再在温度为435℃条件下均热35min,之后在温度为325℃条件下均热35min,最后在185℃的油炉中均热2.5h。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模具钢制备方便,通过对模具钢中合金元素及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配比,各元素成份在制备过程中协同形成的致密、稳定合金相、多种复杂合金化合物以及弥散性高温强化相,在细化合金模具材料基体晶粒的同时,改善了其金相结构和铸态组织,达到了以下效果:

(1)提高了模具钢基体组织的固溶体过饱和度,并减少了粗大未溶结晶相,调控了晶界析出相的大小和分布,增强了模具钢组织结构的致密性和稳定性,提高其机械强度和韧性;

(2)本发明的模具钢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能、延展性、韧性及塑性,能够避免挤压、冲击、拉伸等过程中的出现开裂、断裂等质量不良的现象,提高了成材率,大大满足了市场及企业对高性能模具钢材料的需求;

(3)抑制模具钢组织的蠕变变形,改善其综合性能,提高成品率及质量;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韧性好抗外力冲击;表面硬度高且均匀耐磨、耐腐蚀抗氧化、耐高温、热震性优异,使用可靠,经久耐用,应用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上述模具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成份组成:c:0.21%、si:0.32%、cu:0.13%、mn:0.47%、cr:0.65%、sn:0.03%、bi:0.01%、sb:0.08%、y:0.14%、la:0.01%、mo:0.15%、b:0.003%,余量为fe,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1%;

(1)熔炼:将工业原料加入到温度为1640℃的熔炼炉中冶炼3.5h,再转入lf炉,加入精炼剂,再在真空、温度为1515℃条件下精炼105min;

(2)浇铸:将精炼后的熔液在氩气保护下浇铸成钢棒,拉坯速度为1.15m/min,浇铸的温度设定为1485℃;

(3)电渣重熔:将得到的钢棒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加入五元渣系进行电渣重熔,电渣重熔烘烤温度为885℃,保温时间为10.5h,电渣重熔过程中电压设定为70v,电流控制在8500a,五元渣系为caf2、al2o3、fe3o4、cao、sio2按质量比为6:2:1:2:1混制得到的;

(4)锻造:初锻温度为885℃,终锻温度为1075℃,开锻压下量要求在28mm,且锻造后,待钢件冷却至665℃后置于保温坑缓冷,缓冷速率为35℃/h,保温缓冷时间为42h,出坑温度为125℃;

(5)等温退火:将钢件在温度为865℃条件下保温1.5h,以5℃/min降温至685℃等温3.5h,出炉空冷;

(6)淬火:将钢件在温度为720℃预热25min,再在温度为900℃条件下保温1.5h,出炉后浸入淬火油中冷却;

(7)回火:将钢件在温度为510℃条件下均热30min,再在温度为430℃条件下均热40min,之后在温度为320℃条件下均热40min,最后在180℃的油炉中均热3h;

(8)性能检测:

①抗拉强度:≥840mpa;

②屈服强度:≥615mpa;

③耐点蚀电位:≥0.80;

④抗冲击韧度:≥68j/cm2

⑤hrc:62±2;

⑥磨损率:≤0.06%。

实施例2

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上述模具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成份组成:c:0.21-0.25%、si:0.32-0.36%、cu:0.13-0.17%、mn:0.47-0.49%、cr:0.65-0.69%、sn:0.03-0.06%、bi:0.01-0.03%、sb:0.08-0.12%、y:0.14-0.18%、la:0.01-0.014%、mo:0.15-0.19%、b:0.003-0.007%,余量为fe,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1%;

(1)熔炼:将工业原料加入到温度为1650℃的熔炼炉中冶炼3.8h,再转入lf炉,加入精炼剂,再在真空、温度为1515℃条件下精炼105min;

(2)浇铸:将精炼后的熔液在氩气保护下浇铸成钢棒,拉坯速度为1.2m/min,浇铸的温度设定为1485℃;

(3)电渣重熔:将得到的钢棒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加入五元渣系进行电渣重熔,电渣重熔烘烤温度为885℃,保温时间为10.5h,电渣重熔过程中电压设定为70v,电流控制在8500a,五元渣系为caf2、al2o3、fe3o4、cao、sio2按质量比为6:2:1:2:1混制得到的;

(4)锻造:初锻温度为895℃,终锻温度为1065℃,开锻压下量要求在28mm,且锻造后,待钢件冷却至665℃后置于保温坑缓冷,缓冷速率为35℃/h,保温缓冷时间为42h,出坑温度为125℃;

(5)等温退火:将钢件在温度为865℃条件下保温1.5h,以5℃/min降温至685℃等温3.5h,出炉空冷;

(6)淬火:将钢件在温度为725℃预热22min,再在温度为905℃条件下保温1.2h,出炉后浸入淬火油中冷却;

(7)回火:将钢件在温度为515℃条件下均热25min,再在温度为435℃条件下均热35min,之后在温度为325℃条件下均热35min,最后在185℃的油炉中均热2.5h;

(8)性能检测:

①抗拉强度:≥840mpa;

②屈服强度:≥615mpa;

③耐点蚀电位:≥0.81;

④抗冲击韧度:≥67j/cm2

⑤hrc:62±2;

⑥磨损率:≤0.06%。

实施例3

一种表面硬度均匀耐磨的模具钢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上述模具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成份组成:c:0.25%、si:0.36%、cu:0.17%、mn:0.49%、cr:0.69%、sn:0.06%、bi:0.03%、sb:0.12%、y:0.18%、la:0.014%、mo:0.19%、b:0.007%,余量为fe,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1%;

(1)熔炼:将工业原料加入到温度为1660℃的熔炼炉中冶炼3.5h,再转入lf炉,加入精炼剂,再在真空、温度为1515℃条件下精炼105min;

(2)浇铸:将精炼后的熔液在氩气保护下浇铸成钢棒,拉坯速度为1.25m/min,浇铸的温度设定为1485℃;

(3)电渣重熔:将得到的钢棒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加入五元渣系进行电渣重熔,电渣重熔烘烤温度为885℃,保温时间为10.5h,电渣重熔过程中电压设定为70v,电流控制在8500a,五元渣系为caf2、al2o3、fe3o4、cao、sio2按质量比为6:2:1:2:1混制得到的;

(4)锻造:初锻温度为905℃,终锻温度为1045℃,开锻压下量要求在28mm,且锻造后,待钢件冷却至665℃后置于保温坑缓冷,缓冷速率为35℃/h,保温缓冷时间为42h,出坑温度为125℃;

(5)等温退火:将钢件在温度为865℃条件下保温1.5h,以5℃/min降温至685℃等温3.5h,出炉空冷;

(6)淬火:将钢件在温度为730℃预热20min,再在温度为910℃条件下保温1h,出炉后浸入淬火油中冷却;

(7)回火:将钢件在温度为520℃条件下均热20min,再在温度为440℃条件下均热30min,之后在温度为330℃条件下均热30min,最后在190℃的油炉中均热2h;

(8)性能检测:

①抗拉强度:≥834mpa;

②屈服强度:≥610mpa;

③耐点蚀电位:≥0.79;

④抗冲击韧度:≥68j/cm2

⑤hrc:62±2;

⑥磨损率:≤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