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及浇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4551发布日期:2019-01-05 09:3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及浇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水龙头组合重力浇注模具结构及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龙头铸造第一大国。铸件生产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高。铸造壳体是水龙头成本中最重要的环节。传统水龙头铸件有两种重力浇注工艺:侧浇和正浇。一般水龙头壳体能通过以上两种工艺浇注成型。但一些结构复杂,外形大、质量大的铸件很难通过以上单一浇注工艺成型。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7939a,申请公布日2012年7月4日,名称为“用于重力浇铸的模具和利用该模具的重力浇铸方法”的发明申请文件,公开了其中的一种重力浇注模具及使用方法。其可以用来对涡轮机壳体和排气歧管进行整体浇铸,涡轮机壳体具有双涡管单元和旁路单元,排气歧管具有多个排气流道单元。在形成了涡轮机壳体的模腔的状态下,基于双涡管单元的端部部分而可以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中形成涡轮机壳体一侧的冒口,从而充当涡轮机壳体出口的双涡管单元的端部部分被向上布置。水龙头壳体体积小,壳壁厚薄不均匀。用该方法重力浇铸,浇铸的铜水流动热量损失大,浇注口多,浇口同时进铜水会产生气孔,影响浇铸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水龙头重力浇铸浇注口多,浇口同时进铜水会产生气孔,影响浇铸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水流动行程短,减少铸件气孔的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及浇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它包括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下模、上模,下模和上模的合模处设有浇道,浇道的外端口为长圆孔,浇道径向截面成靴子形、法向截面成漏斗形,下模下表面为平面与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的旋转部固定。一个浇注口、一个浇道浇注,铜水流动行程短,减少铸件气孔,保证浇铸质量。

作为优选,下模和上模的合模处设有模芯,模芯成l形,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长方体。

作为优选,浇道的内端口的后端位于模芯圆柱体与长方体的连接处;方便快速浇注。

作为优选,浇道的内端口与模芯圆柱体的母线平行;铜水流动快。

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的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几何中心与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旋转部的旋转中心重合;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夹角为α,与浇道的外端口所在面和下表面m均相交的面为模具侧面n,模具侧面n与x,z平面夹角为β;铜水从浇道的外端口注入,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旋转部旋转,下模下表面m绕x轴线逆时针旋转至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垂直,模具侧面n绕z轴线逆时针旋转至模具侧面n与x,z平面垂直;保温后启模。

作为优选,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夹角α为18°-25°,模具侧面n与x,z平面夹角为β为5°-10°。

作为优选,下模下表面m从与x,y平面夹角为α旋转至垂直时间为1-3秒,模具侧面n从与x,z平面夹角为β旋转至垂直时间为2-4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普通浇注工艺的气孔问题,显著提升铸件良品率。产品壁厚可以做得更薄,节约材料成本。浇道重量是普通浇注的一半,耗电量小。浇注产品切割浇道更容易,减少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模具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附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

附图4为图2中c-c剖视图;

附图5为浇注前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关系示意图;

附图6为浇注前模具侧面n与x,z平面关系示意图;

附图7为浇注后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下模;2-浇道;3-上模;4-浇注产品;5-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它包括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图中未示)、下模1、上模3、浇注产品4。下模1、上模3合模为模具。浇注产品4为水龙头组合浇注件。浇注产品4由圆柱管体的进水管和长方体腔体的出水管连接成l形。下模1和上模3的合模处设有模芯5。模芯5成l形,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长方体。模芯5圆柱体和长方体的中轴线位于上模3和下模1的分型面上。模芯5圆柱体外形几何形状和尺寸与浇注产品4圆柱管体的内腔一样。模芯5长方体外形几何形状和尺寸与浇注产品4方体腔体的内腔一样。下模1下表面为平面。下模1的下表面与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的旋转部固定。旋转部可以通过下模1带动模具做空间转动。下模1和上模3的合模处设有浇道2。浇道2一半位于下模1中,另一半位于上模3中,以上模3和下模1的分型面为对称中心对称分布。浇道2的外端口位于模具的一个侧面。浇道2的外端口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为浇道2的径向,与径向垂直的方向为浇道2的法向。长圆孔径向的中轴线与下模1下平面平行。长圆孔径向的两端为半圆。长圆孔法向的两端与下模1下平面平行。浇道2由模具侧面向模芯5伸展。浇道2内部的端口为内端口。浇道2径向截面成靴子形、法向截面成漏斗形。浇道2径向,外端口的宽度小于内端口的宽度。浇道2法向,外端口的宽度大于内端口的宽度。浇道2的内端口与模芯5圆柱体的母线平行。浇道2内端口为一条长槽。长槽与模芯5圆柱体的母线平行。浇道2内端口长槽的两端分别为浇道2的内端口的前端和后端。浇道2的内端口的后端位于模芯5圆柱体与长方体的连接处。浇道2的内端口的前端接近模芯5圆柱体的悬空端。浇道2的内端口的前端与浇道2的外端口同侧的端点(即浇道2的外端口长圆孔半圆与径向线相交点)的距离大于浇道2的内端口的后端与浇道2的外端口同侧的端点(即浇道2的外端口长圆孔另一个半圆与径向线相交点)的距离,即浇道2的外端口与浇道2的内端口的后端比较接近。

如图1、3、5、6、7所示,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的浇注方法,包括:下模1与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旋转部固定,下模1几何中心与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旋转部的旋转中心重合。放置模芯5,合上上模3。在开始浇注前,模具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图1示出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已经具有一定角度。该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位于浇道2的内端口的前端。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形成夹角为α(如图5所示)。夹角α为20°。与浇道2的外端口所在面和下表面m均相交的面有对应的两个面,这两个面分别靠近浇道2的内端口的前、后端,其中靠近浇道2的内端口的后端的面定义为模具侧面n。模具侧面n与x,z平面夹角为β(如图6所示)。角为β为8°开始浇注,铜水从浇道2的外端口注入,同时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旋转部开始旋转。先旋转将下模下表面m绕x轴线逆时针旋转。下模下表面m从与x,y平面夹角α为20°旋转至下模下表面m与x,y平面垂直(如图7所示)。旋转时间为2秒。再将模具侧面n绕z轴线逆时针旋转。模具侧面n从与x,z平面角为β为8°旋转至模具侧面n与x,z平面垂直(如图3所示)。旋转时间为3秒。旋转部停止旋转。浇注产品4成形。保温后启模,取出浇注产品4,切割浇道2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龙头组合浇注模具及浇注方法,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它包括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下模、上模,下模和上模的合模处设有浇道,浇道的外端口为长圆孔,浇道径向截面成靴子形、法向截面成漏斗形,下模下表面为平面与可倾转式重力铸造机的旋转部固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水龙头重力浇铸浇注口多,浇口同时进铜水会产生气孔,影响浇铸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解决了普通浇注工艺的气孔问题,显著提升铸件良品率。产品壁厚可以做得更薄,节约材料成本。浇道重量是普通浇注的一半,耗电量小。浇注产品切割浇道更容易,减少了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施清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敏宝卫浴五金水暖洁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6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