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及其阀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9881发布日期:2019-01-08 21:03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及其阀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阀,具体涉及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及其阀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氧化铝生产企业的溶出装置中,采用套管式加热器对氢氧化铝溶液进行加热,以便溶出氧化铝水合物。在对套管式加热器的内管加热过程中,内管的内壁上会结有很厚、很硬的结疤,其硬度接近陶瓷碎片、厚度在20~40mm,甚至更厚、更硬,必须及时清除这些结疤,生产才能继续进行。为此,利用氧化铝结疤清理泵组对这些结疤进行清除。氧化铝结疤清理泵组具有一安装在柱塞泵缸体一端的进出液阀。

参见图1和图2,氧化铝结疤清理泵组的缸体1内具有柱塞2,一进出液阀3安装在缸体1的左端。

进出液阀3由一阀座31、一低压阀板32、一高压阀芯33、一低弹力弹簧34、一高弹力弹簧35、一导向套36、一导向套支座37和一低弹力弹簧支座38构成。

阀座31具有一中心通孔313。

阀座31还具有多个盲孔311和多个斜孔312,斜孔312与盲孔311连通。

氧化铝结疤清理泵组开始工作,柱塞2向右移动,缸体1内形成低压,低压液体进入阀座31的多个盲孔311后流入多个斜孔312,克服低弹力弹簧34的弹力向右顶开低压阀板32,进入缸体1和中心通孔313内,柱塞2向左移动,低弹力弹簧34向左推动低压阀板32关闭多个斜孔312的出口,进入缸体1和中心通孔313内的低压液体被加压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克服高弹力弹簧35的弹力向左顶开高压阀芯33,打开中心通孔313的出口,从中心通孔313和缸体1内流出,作清除结疤之用,然后,柱塞2再次向右移动,高弹力弹簧35向右推动高压阀芯33关闭中心通孔313的出口,开始下一加压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阀芯33反复往复移动打开关闭中心通孔313的出口。高压阀芯33具有一圆柱体10,圆柱体10位于导向套36的圆柱孔20内,导向套36固定安装在导向套支座37内,导向套36的圆柱孔20的中心线与阀座31的中心通孔313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圆柱体10的圆柱表面与导向套36的圆柱孔20的孔壁表面之间为滑动配合,上述结构用于防止二者的配合表面产生磨损或咬合。

虽然上述结构能够防止二者的配合表面产生磨损或咬合,但这只适用于二者的材质不都是不锈钢的情况,当高压阀芯33的材质为不锈钢,导向套36的材质也为不锈钢时,圆柱体10的圆柱表面与导向套36的圆柱孔20的孔壁表面之间便发生咬合,圆柱体10的圆柱表面和导向套36的圆柱孔20的孔壁表面都遭到破坏,不能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两相对往复移动的不锈钢阀件发生咬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及其阀件。

本发明的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由下列顺序步骤构成:

1.预热

将不锈钢阀件放置在空气加热炉内,在350-380℃温度下,加热25-35分钟;

2.氮化

将预热后的不锈钢阀件浸入氮化炉盐浴内,在565-575℃温度下,氮化95-125分钟;

氮化盐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56%重的氰酸钾、24%重的碳酸钠、10%重的碳酸锂、9%重的氯化钾、1%重的氰化钾;

3.去氰

将氮化后的不锈钢阀件浸入去氰炉盐浴内,在350-390℃温度下,去氰35-45分钟;

去氰盐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20%重的硝酸钾、20%重的硝酸钠、16%重的氢氧化钠、16%重的氢氧化钾、14%重的硝酸钾和14%重的硝酸钠;

3.清洗

将去氰后的不锈钢阀件浸入水中,清洗掉从去氰炉盐浴取出时其表面粘附的去氰盐浴液。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用本发明的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处理得到的不锈钢阀件。

利用本发明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处理得到的本发明的不锈钢阀件,其表面不再是不锈钢表面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的氧化层,没有具有很强亲和力的微粒产生,当两不锈钢阀件相移动时,也就不再发生咬合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氧化铝结疤清理泵组的缸体、柱塞和进出液阀的装配纵剖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进出液阀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及其阀件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本发明所涉及的氧化铝结疤清理泵组,为防止发生锈蚀缸体、柱塞和进出液阀采用不锈钢制造。

经长期使用和研究发现,两相对往复移动的不锈钢阀件发生咬合的原因是,不锈钢表面有一层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的薄薄的氧化层,例如,奥氏体不锈钢的氧化层就是氧化铬,氧化层微粒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当两不锈钢阀件相对移动时,它们的接触表面会发生摩擦、挂划,破坏旧的氧化层,出现新氧化层。同时原属于不同阀件的两个旧氧化层的微粒,在相互接触时会相互吸引、结合,这时特别容易出现一种滚雪球的效应。在两个阀件的摩擦面上,如同各有一层雪花,其中的个别微粒脱离原有的表面,在两个摩擦面内滚动,吸引其它微粒加入,其它微粒加入并与之结合,使滚动的微粒快速增大,当微粒大到超过两阀件滑动配合间隙时,出现咬合问题。微粒不仅是吸引结合,还伴有压迫结合,将旧氧化层压裂破坏,使金属露出新表面,生成新氧化层,微粒直径会在这种循环中快速增大,使咬合越加严重,直至两个摩擦面遭到破坏,两相对往复移动的不锈钢阀件不能正常使用。

经过长期研究和试验,发现了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和用该方法处理的不锈钢阀件。

本发明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

1.预热

将不锈钢阀件放置在空气加热炉内,在350-380℃温度下,加热25-35分钟。

预热的目的是减少冷的不锈钢阀件进入热的氮化炉盐浴内时产生变形。

2.氮化

将预热后的不锈钢阀件浸入氮化炉盐浴内,在565-575℃温度下,氮化95-125分钟。

氮化盐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56%重的氰酸钾、24%重的碳酸钠、10%重的碳酸锂、9%重的氯化钾、1%重的氰化钾。

在氮化过程中,氮化盐中的氰酸根分解而产生的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在工件表面形成耐磨性和抗蚀性很高的化合物层和耐疲劳的扩散层。化合物层在不锈钢阀件表面,主要组成为fe2-3n,它是提高耐磨性的可靠保证,同时它的抗蚀性也很好。扩散层在化合物层下面,是n在α-fe中的固溶体,能够提高不锈钢阀件的疲劳强度和弹性。

2.去氰

将氮化后的不锈钢阀件浸入去氰炉盐浴内,在350-390℃温度下,去氰35-45分钟。

去氰盐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20%重的硝酸钾、20%重的硝酸钠、16%重的氢氧化钠、16%重的氢氧化钾、14%重的硝酸钾和14%重的硝酸钠。

不锈钢阀件从氮化炉盐浴取出时其表面粘附一薄层氮化盐浴液,其中具有大量氰根,在去氰过程中,去氰盐能够彻底分解氰根,防止环境污染。

3.清洗

将去氰后的不锈钢阀件浸入水中,清洗掉从去氰炉盐浴取出时其表面粘附的去氰盐浴液。

4.干燥

将不锈钢阀件从去氰炉盐浴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利用本发明防止两相对往复移动不锈钢阀件咬合的方法处理得到的本发明的不锈钢阀件,其表面不再是不锈钢表面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的氧化层,没有具有很强亲和力的微粒产生,当两不锈钢阀件相移动时,也就不再发生咬合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