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剂和退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6546发布日期:2019-02-12 23:22阅读:68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剂和退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贵金属再生资源看成与矿产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从废料中回收贵金属和从矿石中提炼比较,具有品位高、组分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

银是贵金属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在含银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含银废料的种类很多,仅铜基镀银废料及铜基含银废触头就有数十种之多,在这些废料中含银量差别较大。

现行的退银工艺有多种,如氰化法、硝酸溶解法、电解法、熔铅脱银法等。由于氰化法产生的氰化物有剧毒及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而使该法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硝酸溶解法使铜和银均溶入溶液中,铜不能有效地利用,因此此法也受到限制;电解法由于工艺本身及设备问题比较麻烦,其推广应用也受到限制;熔铅脱银法是利用铅作银的捕集剂,形成铅银合金,最后用灰吹法使铅银分离。灰吹过程产生大量有毒蒸气,一般也不宜采用。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毒副作用较小的退银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工艺,毒副作用小,而且退银率高的退银剂和退银工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硫酸和浓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为19:1~3或4:1~1.5。

具体的,所述浓硫酸为质量比98%的硫酸,所述浓硝酸为质量比98%的硝酸。

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照比例将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

②将含银铜基废料放入退银液中5~120min;

③待银层完全溶出,取出废料,冲洗;

④放入新的废料退银,待退银液中的硫酸银饱和,停止退银。

具体的,当含银铜基废料为铜基镀银废料时,酸的体积比为浓硫酸:浓硝酸=19:1~3,温度在20~50℃,退银时间为5~10min。

具体的,当含银铜基废料为铜基含银触头时,酸的体积比为浓硫酸:浓硝酸=4:1~1.5,温度在110~150℃,退银时间为1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少污染、酸可循环使用,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按照比例将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

②将含银铜基废料放入退银液中5~120min;

③待银层完全溶出,取出废料,冲洗;

④放入新的废料退银,待退银液中的硫酸银饱和,停止退银。

浓硫酸为质量比98%的硫酸,浓硝酸为质量比98%的硝酸,成分简单,容易获得。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3

处理对象为铜基镀银废料,酸的体积比为浓硫酸:浓硝酸=19:1~3,温度在20~50℃,退银时间为5~10min。

因为银都位于表面,退银比较容易,所以退银剂配方以浓硫酸为主,温度要求低,退银时间比较短。

实施例4~6

处理对象为铜基含银触头,酸的体积比为浓硫酸:浓硝酸=4:1~1.5,温度在110~150℃,退银时间为120min。

因为银会位于对象内部,退银比较困难,所以退银剂配方浓硝酸比例较大,温度要求高,退银时间比较长。

各实施例的参数条件和退银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采用本退银剂和退银工艺能够高效率地提取含银铜基废料中的银元素,流程简单,且银的提取率非常高;反应不会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小;最后生成的硝酸银很容易重新制得硝酸和进行银的还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合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银铜基废料的退银剂和退银工艺,退银剂包括浓硫酸和浓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为19:1~3或4:1~1.5;退银工艺步骤包括按照比例将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将含银铜基废料放入退银液中5~120min;待银层完全溶出,取出废料,冲洗;放入新的废料退银,待退银液中的硫酸银饱和,停止退银。本发明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少污染、酸可循环使用,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高毅;黄军浩;陈茂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全亚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7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