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6016发布日期:2019-01-16 08:1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是随着不锈钢的开发而兴起的。由于不锈钢棒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寒冷地区高层建筑的基础、高速公路旁的隔离网、家庭生活用品等,使不锈钢棒材的热轧生产得到很大发展,不锈钢棒材在进行加工时,有一种滚入式热处理方式,需要用到一种不锈钢棒材滚入式热处理装置。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不锈钢棒材滚入式热处理装置,如申请号为2017215171045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棒材滚入式热处理装置,包括厢体,其特征是在所述厢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从上向下翻转开启的炉门,炉门朝厢内的两侧设有侧滑轨;厢体内设有支承轨,所述支承轨朝炉门的一端和厢体铰接,且与炉门底端相接;所述支承轨的另一端设有举升机构。

该技术方案能够缩短棒料装卸移动距离,减少上料卸料时间,避免工人进入处理室内部工作,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叠排整齐,整体结构简单,辅以简单工具即可完成装卸工作,操作步骤少,结构紧凑,占用场地小,适合各种长条类物体的热处理,但是该方案在工作时的散热效果较差,在棒材出料时,因缸体的出料口处局部温度过高,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且棒材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速度较大,造成棒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较大,使得棒材出现偏斜的情况,棒材在进行输入输出时的工作效率较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不锈钢棒材进行热处理时,不锈钢棒材在输入与输出时工作效率较低,不锈钢棒材输入输出时的稳定性较差以及不锈钢棒材出料时的散热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包括厢体和厢门,所述厢体的右侧外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离合器,两个离合器通过收卷轴连接,两个离合器分别与两个缠绕辊连接,两个缠绕辊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缠绕辊通过电机驱动,右侧缠绕辊的一端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厢体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内部底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过渡铰;所述过渡铰的一侧固定有输送板,输送板用于输送不锈钢棒材,输送板的一端与输送带固联,输送带的另一端穿过第四定滑轮并固定于缠绕辊上,输送带用于输送不锈钢棒材;所述厢体右侧内壁通过连接架转动安装有收紧卷,收紧卷用于挤压输送带;所述厢门的右侧位于进料口的一侧铰接有厢门;所述厢体的内部一侧位于进料口的上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定滑轮,厢体的内部另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二上定滑轮和第二下定滑轮,厢体的内部另一侧位于第二下定滑轮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三定滑轮;所述厢门的一侧顶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拉绳,且第一拉绳依次穿过第一定滑轮、第二下定滑轮与第三定滑轮,并且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收卷轴上;所述厢体的另一侧上方位置处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铰接有第四定滑轮,第一拉绳穿过第四定滑轮,气缸用于牵引第一拉绳;所述厢体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离合器与气缸的工作。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带动缠绕辊进行正向转动,将输送带松开,输送带在自然松开时呈向下凹陷结构,同时收紧卷对输送带的顶部进行压紧,防止输送带的一端翘起,此时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工作,使得两个离合器、缠绕辊与收卷轴结合为一体,第一拉绳收紧,使得厢门向上抬起,工作至设定的时间后,离合器断开连接,此时厢门停在设定位置,当输送带完全弯曲下来后,此时厢门、输送板与输送带在同一直线上,将不锈钢棒材通过进料口投进厢体的内部,厢门、输送板与输送带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不锈钢棒材的输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不锈钢棒材通过输送板输送至输送带的凹陷位置处,输送带的凹陷状态能提高不锈钢棒材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不锈钢棒材在热处理过程中掉落,等到不锈钢棒材完全投入厢体内部之后,控制器控制气缸活塞杆向上运动,带动第四定滑轮向上移动,并向上牵引第一拉绳,直至厢门完全关闭,此时不锈钢棒材可在密闭的厢体内部进行热处理,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器控制气缸活塞杆向下运动,将第一拉绳松开,使厢门初步打开;离合器先闭合,启动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缠绕辊进行反向转动,使得缠绕辊收卷输送带,至离合器达到设定的时间后,此时厢门摆动到设定位置,离合器断开,电机继续反向转动,直至输送带与输送板呈拉直状态,并与厢门在同一直线上,不锈钢棒材可滚出厢体,从而完成整个不锈钢棒材的热处理,厢门、输送板与输送带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不锈钢棒材的输出,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输送带的上下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上侧第二凹槽与下侧第二凹槽相互错开,缠绕辊的外部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输送带下表面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之间的间距与缠绕辊上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之间的间距大小相等,输送板的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缓冲不锈钢棒材。不锈钢棒材的输入或输出厢体时,输送板上的第一凹槽对不锈钢棒材进行缓冲,减小不锈钢棒材输入或输出时的速度,从而减小冲击,避免不锈钢棒材碰伤,并且在不锈钢棒材输出时,不锈钢棒材与第一凹槽碰触,使得不锈钢棒材抖动下落,使得不锈钢棒材表面的氧化铁皮脱落,提高热处理后的不锈钢棒材的质量,当缠绕卷在对输送带进行缠绕的过程中,输送带下表面开设的第二凹槽与缠绕辊上的第三凹槽相对,从而使得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组合在一起,增大输送带与缠绕卷之间间隙,加速其散热速度,同时结合散热风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厢体的散热作用,防止厢体的右侧温度过高。

所述厢门的内部等距设有多个磁条,磁条用于吸引不锈钢棒材。不锈钢棒材在厢门的上表面下滑进行下料的过程中,由于磁条的吸引作用,可减缓不锈钢棒材的下滑速度,防止其过于快速的下滑,减缓不锈钢棒材落地时的冲击,防止其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由于磁条的吸引作用,可对下滑过程中的不锈钢棒材起到校正的作用,使得不锈钢棒材下滑时能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其出现偏斜的情况。

所述厢门的内部左上方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绞龙,绞龙用于散热,绞龙的另一端设于厢体上,绞龙的右端固定有带轮,带轮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用于带动绞龙转动,第二拉绳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架固定于收紧卷上,收紧卷的外部设有齿圈,齿圈与输送带上表面的第二凹槽啮合。在厢门打开时,输送带收卷,收紧卷上的齿圈与输送带上的第二凹槽啮合,使得输送带带动收紧卷转动,带轮在第二拉绳的作用下跟着收紧卷转动,进而带动绞龙转动,对厢体的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减小不锈钢棒材的下料过程中的温度。

所述绞龙螺距自左至右依次增大。绞龙转动对厢体的内部进行散热时,由于绞龙螺距自左至右依次增大,使得左侧绞龙螺板不会对右侧绞龙螺板产生的风力进行阻挡,从而能增强绞龙产生的风力,增强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缠绕输送带的缠绕卷与收卷第一拉绳的收卷轴由同一电机带动,第一拉绳可带动厢门的闭合,使得不锈钢棒材在输入与输出时,输送带输送与输出不锈钢棒材之后能同时控制厢门的闭合,加快了不锈钢棒材输入与输出时的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热处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2.通过设置由输送带与收紧卷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绞龙进行转动,来实现不锈钢棒材在输出时的散热效果,可减小出料时出料口的温度,同时结合输送带与缠绕卷之间的间隙和散热风扇,增强散热效果,为工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3.通过厢门内部设置的磁条,减缓不锈钢棒材下料时的速度,减小冲击,从而可对不锈钢棒材起到校正的作用,避免不锈钢棒材在下料时出现偏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下料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进料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厢门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厢体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图2的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图1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转动辊与带轮连接机构的左视图;

图中:厢体1、进料口11、第一定滑轮12、第二上定滑轮13、第二下定滑轮14、第三定滑轮15、厢门2、磁条21、过渡铰3、输送板4、第一凹槽41、输送带5、第二凹槽51、收紧卷6、连接架61、第一拉绳7、气缸8、连接件81、第四定滑轮82、缠绕辊9、离合器91、收卷轴92、电机93、散热风扇94、第三凹槽95、绞龙10、带轮101、第二拉绳102、固定架103。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棒材热处理装置,包括厢体1和厢门2,所述厢体1的右侧外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离合器91,两个离合器91通过收卷轴92连接,两个离合器91分别与两个缠绕辊9连接,两个缠绕辊9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缠绕辊9通过电机93驱动,右侧缠绕辊9的一端设有散热风扇94;所述厢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料口11,且进料口11的内部底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过渡铰3;所述过渡铰3的一侧固定有输送板4,输送板4用于输送不锈钢棒材,输送板4的一端与输送带5固联,输送带5的另一端穿过第四定滑轮82并固定于缠绕辊9上,输送带5用于输送不锈钢棒材;所述厢体1右侧内壁通过连接架61转动安装有收紧卷6,收紧卷6用于挤压输送带5;所述厢门2的右侧位于进料口11的一侧铰接有厢门2;所述厢体1的内部一侧位于进料口11的上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定滑轮12,厢体1的内部另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二上定滑轮13和第二下定滑轮14,厢体1的内部另一侧位于第二下定滑轮14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第三定滑轮15;所述厢门2的一侧顶端位置处固定有第一拉绳7,且第一拉绳7依次穿过第一定滑轮12、第二下定滑轮14与第三定滑轮15,并且第一拉绳7的另一端固定于收卷轴92上;所述厢体1的另一侧上方位置处设有气缸8,气缸8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件81,连接件81上铰接有第四定滑轮82,第一拉绳7穿过第四定滑轮82,气缸8用于牵引第一拉绳7;所述厢体1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93、离合器91与气缸8的工作。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93启动,带动缠绕辊9进行正向转动,将输送带5松开,输送带5在自然松开时呈向下凹陷结构,同时收紧卷6对输送带5的顶部进行压紧,防止输送带5的一端翘起,此时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91工作,使得两个离合器91、缠绕辊9与收卷轴92结合为一体,第一拉绳7收紧,使得厢门2向上抬起,工作至设定的时间后,离合器91断开连接,此时厢门2停在设定位置,当输送带5完全弯曲下来后,此时厢门2、输送板4与输送带5在同一直线上,将不锈钢棒材通过进料口11投进厢体1的内部,厢门2、输送板4与输送带5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不锈钢棒材的输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不锈钢棒材通过输送板4输送至输送带5的凹陷位置处,输送带5的凹陷状态能提高不锈钢棒材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不锈钢棒材在热处理过程中掉落,等到不锈钢棒材完全投入厢体1内部之后,控制器控制气缸8活塞杆向上运动,带动第四定滑轮82向上移动,并向上牵引第一拉绳7,直至厢门2完全关闭,此时不锈钢棒材可在密闭的厢体1内部进行热处理,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器控制气缸8活塞杆向下运动,将第一拉绳7松开,使厢门2初步打开;离合器91先闭合,启动电机93反向转动,带动缠绕辊9进行反向转动,使得缠绕辊9收卷输送带5,至离合器91达到设定的时间后,此时厢门2摆动到设定位置,离合器91断开,电机93继续反向转动,直至输送带5与输送板4呈拉直状态,并与厢门2在同一直线上,不锈钢棒材可滚出厢体1,从而完成整个不锈钢棒材的热处理,厢门2、输送板4与输送带5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不锈钢棒材的输出,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输送带5的上下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51,上侧第二凹槽51与下侧第二凹槽51相互错开,缠绕辊9的外部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95,输送带5下表面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51之间的间距与缠绕辊9上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95之间的间距大小相等,输送板4的上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41,第一凹槽41用于缓冲不锈钢棒材。不锈钢棒材输入或输出厢体1时,输送板4上的第一凹槽41对不锈钢棒材进行缓冲,减小不锈钢棒材输入或输出时的速度,从而减小冲击,避免不锈钢棒材碰伤,并且在不锈钢棒材输出时,不锈钢棒材与第一凹槽41碰触,使得不锈钢棒材抖动下落,使得不锈钢棒材表面的氧化铁皮脱落,提高热处理后的不锈钢棒材的质量,当缠绕卷在对输送带5进行缠绕的过程中,输送带5下表面开设的第二凹槽51与缠绕辊9上的第三凹槽95相对,从而使得第二凹槽51与第三凹槽95组合在一起,增大输送带5与缠绕卷之间间隙,加速其散热速度,同时结合散热风扇94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厢体1的散热作用,防止厢体1的右侧温度过高。

如图1所示,所述厢门2的内部等距设有多个磁条21,磁条21用于吸引不锈钢棒材。不锈钢棒材在厢门2的上表面下滑进行下料的过程中,由于磁条21的吸引作用,可减缓不锈钢棒材的下滑速度,防止其过于快速的下滑,减缓不锈钢棒材落地时的冲击,防止其出现变形的情况,同时由于磁条21的吸引作用,可对下滑过程中的不锈钢棒材起到校正的作用,使得不锈钢棒材下滑时能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其出现偏斜的情况。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所述厢门2的内部左上方固定有固定架103,固定架103上转动连接有绞龙10,绞龙10用于散热,绞龙10的另一端设于厢体1上,绞龙10的右端固定有带轮101,带轮101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拉绳102,第二拉绳102用于带动绞龙10转动,第二拉绳10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架61固定于收紧卷6上,收紧卷6的外部设有齿圈,齿圈与输送带5上表面的第二凹槽51啮合。在厢门2打开时,输送带5收卷,收紧卷6上的齿圈与输送带5上的第二凹槽51啮合,使得输送带5带动收紧卷6转动,带轮101在第二拉绳102的作用下跟着收紧卷6转动,进而带动绞龙10转动,对厢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减小不锈钢棒材的下料过程中的温度。

如图1所示,所述绞龙10螺距自左至右依次增大。绞龙10转动对厢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时,由于绞龙10螺距自左至右依次增大,使得左侧绞龙10螺板不会对右侧绞龙10螺板产生的风力进行阻挡,从而能增强绞龙10产生的风力,增强散热效果。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93启动,带动缠绕辊9进行正向转动,将输送带5松开,输送带5在自然松开时呈向下凹陷结构,同时收紧卷6对输送带5的顶部进行压紧,防止输送带5的一端翘起,此时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91工作,使得两个离合器91、缠绕辊9与收卷轴92结合为一体,第一拉绳7收紧,使得厢门2向上抬起,工作至设定的时间后,离合器91断开连接,此时厢门2停在设定位置,当输送带5完全弯曲下来后,此时厢门2、输送板4与输送带5在同一直线上,将不锈钢棒材通过进料口11投进厢体1的内部,厢门2、输送板4与输送带5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不锈钢棒材的输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不锈钢棒材通过输送板4输送至输送带5的凹陷位置处,输送带5的凹陷状态能提高不锈钢棒材放置时的稳定性,避免不锈钢棒材在热处理过程中掉落,等到不锈钢棒材完全投入厢体1内部之后,控制器控制气缸8活塞杆向上运动,带动第四定滑轮82向上移动,并向上牵引第一拉绳7,直至厢门2完全关闭,此时不锈钢棒材可在密闭的厢体1内部进行热处理,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器控制气缸8活塞杆向下运动,将第一拉绳7松开,使厢门2初步打开;离合器91先闭合,启动电机93反向转动,带动缠绕辊9进行反向转动,使得缠绕辊9收卷输送带5,至离合器91达到设定的时间后,此时厢门2摆动到设定位置,离合器91断开,电机93继续反向转动,直至输送带5与输送板4呈拉直状态,并与厢门2在同一直线上,不锈钢棒材可滚出厢体1,从而完成整个不锈钢棒材的热处理,厢门2、输送板4与输送带5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不锈钢棒材的输出,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