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0965发布日期:2019-02-01 20:1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输油泵工件进行去毛刺操作时,是通过人工使用磨具对工件的端面以及棱边进行摩擦,该做法效率低并且毛刺去除不干净。而且整个操作工程完成依赖于人工操作,浪费人力,提高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包括台架、转盘、若干工位转盘、圆盘刷、扇形驱动齿轮以及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台架上,所述转盘随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工位转盘可转动地设于转盘上,工位转盘的周侧设有外齿,所述扇形驱动齿轮空套在转轴上并与所述外齿啮合,所述圆盘刷可转动地设置于工位转盘上方,在工位转盘经过圆盘刷时与工位转盘上的输油泵工件的上表面产生摩擦。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输油泵工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工位转盘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安装销,输油泵工件通过通孔与安装销的穿接实现在工位转盘上的定位。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转盘通过一轴承座可转动地支撑于转轴上。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圆盘刷为两个,且两个圆盘刷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每个圆盘刷通过一个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每个驱动电机通过一个支架固定于所述台架上。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扇形驱动齿轮的至少一侧的外缘设有一个可径向伸缩的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弹簧与伸缩套,所述伸缩套与扇形驱动齿轮间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弹簧的安装槽,所述弹簧设于安装槽内。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若干工位转盘均匀地沿转盘外缘设置。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扇形驱动齿轮通过一轴承套接于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有定位台阶与螺母,所述扇形驱动齿轮通过轴承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定位台阶与螺母相抵实现扇形驱动齿轮的轴向定位。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气嘴,所述气嘴设于台架上与工位转盘的高度一致。

所述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圆盘刷含碳化硅磨料丝。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工位转盘进行自转、公转;再通过圆盘刷的高速旋转在不破坏工件原有表面平整度的情况下去除输油泵工件的端面、边缘的毛刺。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毛刺去除效率高,效果较人工除刺有了明显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俯视图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施例的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主要由台架10、转盘3、若干工位转盘1、圆盘刷7、扇形驱动齿轮4以及转轴6组成。转轴3可转动地支撑在台架10上,转盘3随转轴3同步转动。工位转盘1可转动地设于转盘3上,工位转盘1的周侧设有外齿,扇形驱动齿轮4空套在转轴3上并与工位转盘1的外齿啮合。圆盘刷7可转动地设置于工位转盘1上方,在工位转盘1经过圆盘刷7时与工位转盘1上的输油泵工件5的上表面与外周产生摩擦。

本实施例的滚轮体工件以输油泵工件5为例,输油泵工件5上设有通孔,工位转盘1的上端面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安装销12,输油泵工件5通过通孔与安装销12的穿接实现在工位转盘1上的定位。工位转盘1通过轴座11固定于台架10上。

本实施例中,转盘3通过一轴承座2可转动地支撑于转轴6上。

进一步的,如图2,本实施例的圆盘刷7为两个,且两个圆盘刷7的旋转方向相反,以便更彻底对工件表面的毛刺进行摩擦。本实施例的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还包括一气嘴8,气嘴8设于台架10上与工位转盘1的高度一致。气嘴8位于两个圆盘刷7对应的工位之间。

每个圆盘刷7通过一个驱动电机13驱动转动,每个驱动电机13通过一个支架固定于台架10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圆盘刷含碳化硅磨料丝,经实践碳化硅磨料丝具备更好的除毛刺效果。

如图1,扇形驱动齿轮4的一侧的外缘设有一个可径向伸缩的并且用于缓冲工位转盘1与扇形驱动齿轮4的刚性碰撞的缓冲单元。如图3,缓冲单元主要由弹簧42与伸缩套43组成。伸缩套43与扇形驱动齿轮4间设有一个用于容纳弹簧42的安装槽41,弹簧42设于安装槽41内。当任意工位转盘1刚接触扇形驱动齿轮4时,工位转盘1的外齿与扇形驱动齿轮4碰触时,伸缩套43在外齿与扇形驱动齿轮4啮合点的切向方向滑动,弹簧42压缩。当外齿与扇形驱动齿轮4啮合充分后弹簧42复位等待下一个工位转盘1与扇形驱动齿轮4的刚性碰撞。

本实施例的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采用16个工位转盘,16个工位转盘均匀地沿转盘3外缘设置。

扇形驱动齿轮4通过一轴承套接于转轴6上,转轴6上设有定位台阶与螺母。扇形驱动齿轮4通过轴承的两端面分别与定位台阶与螺母相抵实现扇形驱动齿轮4的轴向定位。

当转盘3顺时针转动时,工位转盘1随转盘3一同顺时针转动,工位转盘1在外齿与扇形驱动齿轮4啮合的情况下也发生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两个圆盘刷7分别进行逆时针、顺时针转动将输油泵工件上的毛刺去除。气嘴8将输油泵工件5上的琐屑吹离输油泵工件5的表面。该装置可装夹16个输油泵工件5,只需操作人员进行手工上料、卸料即可,大大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去毛刺处理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工位转盘进行自转、公转;再通过圆盘刷的高速旋转在不破坏工件原有表面平整度的情况下去除输油泵工件的端面、边缘的毛刺。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毛刺去除效率高,效果较人工除刺有了明显的提升。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滚轮体工件的去毛刺装置,包括台架、转盘、若干工位转盘、圆盘刷、扇形驱动齿轮以及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台架上,所述转盘随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工位转盘可转动地设于转盘上,工位转盘的周侧设有外齿,所述扇形驱动齿轮空套在转轴上并与所述外齿啮合,所述圆盘刷可转动地设置于工位转盘上方,在工位转盘经过圆盘刷时与工位转盘上的输油泵工件的上表面产生摩擦。有益效果: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工位转盘进行自转、公转;再通过圆盘刷的高速旋转在不破坏工件原有表面平整度的情况下去除输油泵工件的端面、边缘的毛刺。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毛刺去除效率高,效果较人工除刺有了明显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冯清华;周廷栋;闵林东;黄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湖县常盛动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7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