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收冶炼固体废料中有价金属铅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2391发布日期:2018-10-09 22:1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回收冶炼固体废料中有价金属铅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回收冶炼固体废料中有价金属铅时需要使用加热搅拌装置、压滤装置以及非加热的搅拌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中的搅拌杆不能产生热量,因此对于需要加热的搅拌装置来说加热效率慢,搅拌装置内温度升高较慢,进而会影响搅拌装置内物料的反应进度。现有技术中的压滤装置在过滤板下方没有设置网孔直径小于过滤板滤孔直径的粗过滤网,这样不能对未经过滤板过滤的细粒物料进行充分的过滤,且在液体出料口处也没有设置网孔直径小于粗过滤网网孔直径的细过滤网,这样不能对未经粗过滤网过滤的更细粒物流进行充分的过滤,而且现有技术中待压滤浆料沿垂直于压滤罐侧壁的方向进入压滤罐,这样会有较多待压滤浆料喷射到压滤罐侧壁上,不利于待压滤浆料的压滤,会延长压滤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收冶炼固体废料中有价金属铅的一体化装置,能提高加热效率,且能对待压滤浆料进行充分的压滤与过滤,而且能缩短压滤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回收冶炼固体废料中有价金属铅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第一搅拌部件、压滤部件和第二搅拌部件;第一搅拌部件包括耐硫酸腐蚀的第一搅拌罐,第一搅拌罐内沿其竖直中心线方向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搅拌轴内固设有外表面包裹第一保温棉的第一金属杆,第一保温棉外表面缠有第一加热线圈,搅拌轴外侧壁设有多个横向搅拌杆,横向搅拌杆内固设有外表面包裹第二保温棉的第二金属杆,第二保温棉外表面缠有第二加热线圈,第一搅拌罐顶部分别与硫酸罐底部和冶炼固体废料罐底部相连,第一搅拌罐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压滤部件包括底端设有底盖且耐硫酸腐蚀并处于第一搅拌罐下方的圆柱形压滤罐,压滤罐内设有顶端与气缸活塞杆相连且中心处于压滤罐竖直中心线上的圆形压板,压板侧壁中部固设有外径与压滤罐内径相同且厚度小于等于压板厚度的环形毛刷,压板下方的压滤罐内设有其上分布多个圆形第一过滤孔的圆形过滤板,过滤板下方的压滤罐内设有其上分布多个圆形第二过滤孔的圆形过滤网,第二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直径,过滤板上方的压滤罐左右侧壁分别通过第一浆料管道和第二浆料管道与第一搅拌罐正下端相连,第一浆料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一浆料泵,第一开关处于第一搅拌罐与第一浆料泵之间,第一浆料泵与压滤罐左侧壁间的第一浆料管道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第二浆料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和第二浆料泵,第二开关处于第一搅拌罐与第二浆料泵之间,第二浆料泵与压滤罐右侧壁间的第二浆料管道向左下方倾斜设置,第一浆料管道与过滤板间的压滤罐左侧壁设有第一铅泥管道,第二浆料管道与过滤板间的压滤罐右侧壁设有第一出料管道,过滤板与过滤网间的压滤罐左右侧壁分别设有第二铅泥管道和第二出料管道,底盖中部设有上端包覆出料滤网的滤液管道,出料滤网上设有多个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孔直径的圆形第三过滤孔;第二搅拌部件包括顶端设有顶盖且内部设置搅拌器并处于压滤罐右侧的第二搅拌罐,第一、第二出料管道分别与第二搅拌罐左侧壁相连,第二搅拌罐右侧壁连有水管,且第二搅拌罐右侧壁通过出浆料管道与第一搅拌罐右侧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罐顶部通过伸入第一搅拌罐的第一硫酸管道与硫酸罐底部相连,硫酸罐底端高度高于第一搅拌罐顶端高度,第一硫酸管道下端连有水平且纵向布置的第二硫酸管道,第二硫酸管道前、后端对称连有水平且横向布置的第三硫酸管道,第三硫酸管道下端连有多个相同且处于同一高度的硫酸喷头,第一硫酸管道上还设有硫酸阀门与硫酸泵,且硫酸阀门处于硫酸罐底端与硫酸泵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第三硫酸管道相对于第一搅拌罐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三硫酸管道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硫酸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罐顶部通过伸入第一搅拌罐的第一废料管道与冶炼固体废料罐底部相连,冶炼固体废料罐底端高度高于第一搅拌罐顶端高度,第一废料管道下端连有水平且纵向布置的第二废料管道,第二废料管道前、后端对称连有水平且横向布置的第三废料管道,第三废料管道下端连有多个相同且处于同一高度的废料喷头,第一废料管道上还设有废料阀门与废料泵,且废料阀门处于冶炼固体废料罐底端与废料泵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第三废料管道相对于第一搅拌罐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三废料管道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废料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竖直中心线与压滤罐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压板下方的压滤罐左右内侧壁对称固设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外侧面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压板直径,两个第一固定块下端设有圆形过滤板,且过滤板左右部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过滤板下方的压滤罐左右内侧壁对称固设有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下端设有圆形过滤网,且过滤网左右部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增强过滤网支撑强度的支撑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硫酸与冶炼固体废料在第一搅拌罐内进行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第一搅拌罐内的混合液进入压滤罐内进行压滤,压滤后生成的滤饼进入第二搅拌罐,并向第二搅拌罐加水,滤饼与水在第二搅拌罐内搅拌一段时间后,第二搅拌罐内的混合液进入第一搅拌罐再次进行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第一搅拌罐内的混合液进入压滤罐进行压滤,压滤后形成的滤饼即为铅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搅拌罐内沿其竖直中心线方向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搅拌轴内固设有外表面包裹第一保温棉的第一金属杆,第一保温棉外表面缠有第一加热线圈,搅拌轴外侧壁设有多个横向搅拌杆,横向搅拌杆内固设有外表面包裹第二保温棉的第二金属杆,第二保温棉外表面缠有第二加热线圈,这样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与横向搅拌杆都能产生热量,进而能提高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硫酸管道下端连有水平且纵向布置的第二硫酸管道,第二硫酸管道前、后端对称连有水平且横向布置的第三硫酸管道,第三硫酸管道下端连有多个相同且处于同一高度的硫酸喷头,第一废料管道下端连有水平且纵向布置的第二废料管道,第二废料管道前、后端对称连有水平且横向布置的第三废料管道,第三废料管道下端连有多个相同且处于同一高度的废料喷头,这样硫酸通过多个硫酸喷头进入第一搅拌罐中,冶炼固体废料通过多个废料喷头进入第一搅拌罐中,这样能使硫酸与冶炼固体废料较均匀地分散于第一搅拌罐中,进而能快速充分地将硫酸与冶炼固体废料搅拌均匀;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板下方的压滤罐内设有其上分布多个圆形第二过滤孔的圆形过滤网,第二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直径,底盖中部设有上端包覆出料滤网的滤液管道,出料滤网上设有多个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孔直径的圆形第三过滤孔,这样能对待压滤浆料进行充分的压滤与过滤;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板上方的压滤罐左右侧壁分别通过第一浆料管道和第二浆料管道与第一搅拌罐正下端相连,第一浆料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和第一浆料泵,第一开关处于第一搅拌罐与第一浆料泵之间,第一浆料泵与压滤罐左侧壁间的第一浆料管道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第二浆料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和第二浆料泵,第二开关处于第一搅拌罐与第二浆料泵之间,第二浆料泵与压滤罐右侧壁间的第二浆料管道向左下方倾斜设置,这样待压滤浆料沿倾斜于压滤罐侧壁的方向进入压滤罐并落到过滤板上,很少有待压滤浆料喷射到压滤罐侧壁上,这样有利于待压滤浆料的压滤,且能缩短压滤时间,而且待压滤浆料能较均匀地分布于过滤板上;本实用新型中压板侧壁中部固定连有外径与压滤罐内径相同的环形毛刷,这样压板在气缸活塞杆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环形毛刷能对压滤罐内侧壁进行刷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搅拌部件、压滤部件和第二搅拌部件;第一搅拌部件包括耐硫酸腐蚀的第一搅拌罐1,第一搅拌罐1内沿其竖直中心线方向设有由电机2驱动的搅拌轴3,搅拌轴3内固设有外表面包裹第一保温棉(未显示)的第一金属杆4,第一保温棉外表面缠有第一加热线圈5,搅拌轴3外侧壁设有多个横向搅拌杆6,横向搅拌杆6内固设有外表面包裹第二保温棉(未显示)的第二金属杆7,第二保温棉外表面缠有第二加热线圈8,第一搅拌罐1顶部分别与硫酸罐9底部和冶炼固体废料罐10底部相连,第一搅拌罐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1;压滤部件包括底端设有底盖12且耐硫酸腐蚀并处于第一搅拌罐1下方的圆柱形压滤罐13,压滤罐13内设有顶端与气缸活塞杆14相连且中心处于压滤罐13竖直中心线上的圆形压板15,所述活塞杆14的竖直中心线与压滤罐13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压板15侧壁中部固设有外径与压滤罐13内径相同且厚度小于等于压板15厚度的环形毛刷16,压板15下方的压滤罐13内设有其上分布多个圆形第一过滤孔(未显示)的圆形过滤板17,过滤板17下方的压滤罐13内设有其上分布多个圆形第二过滤孔的圆形过滤网18,第二过滤孔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孔直径,过滤板17上方的压滤罐13左右侧壁分别通过第一浆料管道19和第二浆料管道20与第一搅拌罐1正下端相连,第一浆料管道19上设有第一开关21和第一浆料泵22,第一开关21处于第一搅拌罐1与第一浆料泵22之间,第一浆料泵22与压滤罐13左侧壁间的第一浆料管道19向右下方倾斜设置,第二浆料管道20上设有第二开关23和第二浆料泵24,第二开关23处于第一搅拌罐1与第二浆料泵24之间,第二浆料泵24与压滤罐13右侧壁间的第二浆料管道20向左下方倾斜设置,第一浆料管道19与过滤板17间的压滤罐13左侧壁设有第一铅泥管道25,第二浆料管道20与过滤板17间的压滤罐13右侧壁设有第一出料管道26,过滤板17与过滤网18间的压滤罐13左右侧壁分别设有第二铅泥管道27和第二出料管道28,底盖12中部设有上端包覆出料滤网29的滤液管道30,出料滤网29上设有多个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孔直径的圆形第三过滤孔(未显示);第二搅拌部件包括顶端设有顶盖31且内部设置搅拌器32并处于压滤罐13右侧的第二搅拌罐33,第一、第二出料管道26、28分别与第二搅拌罐33左侧壁相连,第二搅拌罐33右侧壁连有水管34,且第二搅拌罐33右侧壁通过出浆料管道35与第一搅拌罐1右侧壁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罐1顶部通过伸入第一搅拌罐1的第一硫酸管道36与硫酸罐9底部相连,硫酸罐9底端高度高于第一搅拌罐1顶端高度,第一硫酸管道36下端连有水平且纵向布置的第二硫酸管道,第二硫酸管道前、后端对称连有水平且横向布置的第三硫酸管道37,第三硫酸管道37下端连有多个相同且处于同一高度的硫酸喷头38,第一硫酸管道36上还设有硫酸阀门39与硫酸泵40,且硫酸阀门39处于硫酸罐9底端与硫酸泵40之间,两个第三硫酸管道37相对于第一搅拌罐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三硫酸管道37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硫酸喷头38。

其中,所述第一搅拌罐1顶部通过伸入第一搅拌罐1的第一废料管道41与冶炼固体废料罐10底部相连,冶炼固体废料罐10底端高度高于第一搅拌罐1顶端高度,第一废料管道41下端连有水平且纵向布置的第二废料管道,第二废料管道前、后端对称连有水平且横向布置的第三废料管道42,第三废料管道42下端连有多个相同且处于同一高度的废料喷头43,第一废料管道41上还设有废料阀门44与废料泵45,且废料阀门44处于冶炼固体废料罐10底端与废料泵45之间,两个第三废料管道42相对于第一搅拌罐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三废料管道42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废料喷头43。

其中,压板15下方的压滤罐13左右内侧壁对称固设有第一固定块46,两个第一固定块46外侧面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压板15直径,两个第一固定块46下端设有圆形过滤板17,且过滤板17左右部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一固定块46通过第一螺栓47固定。

其中,过滤板17下方的压滤罐13左右内侧壁对称固设有第二固定块48,两个第二固定块48下端设有圆形过滤网18,且过滤网18左右部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二固定块48通过第二螺栓49固定。

其中,所述过滤网18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增强过滤网18支撑强度的支撑框架(未显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