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8078发布日期:2019-01-02 22:5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属于特种铸造设备的低压铸造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铸造机构,通常通过天车将大型的合金模具吊装到对应的炉体上方,然后通过控制模具的横向或纵向开合的模板进行压合,该铸型机构的缺点是需要天车对铸型机构进行移动,不仅前期准备效率低下,而且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该铸型机构可沿轨道移动,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在铸型机构的底座的下表面设有车轮,在地表面设有与车轮位置对应两条平行的轨道,车轮与轨道滚动接触;在两条轨道之间设有地坑,地坑的长度至少等于两个工位的宽度,在地坑的工位上设有两个以上保温炉。

所述的底座的左右方向分别设有立柱,立柱上横向滑动连接左右模液压缸;在两个立柱上共同连接上横梁,上横梁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上模液压缸。

所述的左右模液压缸上设置左右模板调整螺栓,左右模板调整螺栓与立柱上端连接的横梁连接。

所述的轨道的两端设有车轮限位装置。

所述的车轮的上方共同与支撑平台连接,在支撑平台上设有调平螺栓,调平螺栓上支撑底座。

该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采用车轮与轨道的结构,使整体的铸型机构具备沿轨道移动的功能,并在地坑工位上设置保温炉,从而在工作时,移动到保温炉进行铸型,并可在多台保温炉上连续工作,从而实现快速移动,提高工作效率,在非工作状态时,移动到无保温炉工位上,保证其安全性。

在底座上设置左右模液压缸,上横梁上设置上模液压缸,故而可以分别从左右方向进行开合模具,产品的宽度不受限制,同时上方的上模液压缸自上而下施加压力,从而保证了模具的稳定性。

在左右模液压缸上设置左右模板调整螺栓,通过左右模板调整螺栓调节并固定其与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铸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位置的相对稳定性。

在轨道两端设置车轮限位装置,保证了整体设备的移动限位功能,放在整体设备移动不到位或移动过量的情况发生。

在车轮和底座之间设置支撑平台,并设置调平螺栓,从而保证底座在工作过程中的水平度,避免产品形状产生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架机移动式开合铸型机构,在铸型机构的底座1的下表面设有车轮2,在地表面设有与车轮2位置对应两条平行的轨道3,车轮2与轨道3滚动接触;在两条轨道3之间设有地坑4,地坑的长度至少等于两个工位的宽度,在地坑的工位上设置保温炉5。本实施例设置两个保温炉,两个保温炉可以交替工作,实现联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只在其中一个工位设置一个保温炉,即一个工位为工作位,另一个工位为非工作位。

所述的底座1的左右方向分别设有立柱11,立柱11上横向滑动连接左右模液压缸12;左右模液压缸12上设置左右模板调整螺栓15,左右模板调整螺栓15与立柱11上端连接的横梁连接;左右模液压缸对位置进行粗调节,并通过左右模板调整螺栓15进行精调节。在两个立柱11上共同连接上横梁13,上横梁13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上模液压缸14。通过上模液压缸的运动,直接将合金向下压紧在底座1上。

所述的轨道3的两端设有车轮限位装置6,对整体设备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所述的车轮2的上方共同与支撑平台7连接,在支撑平台7上设有调平螺栓8,调平螺栓8上支撑底座1,保证底座位置水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