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镀锌捞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139发布日期:2018-11-20 22:33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镀锌捞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灰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镀锌捞灰器。



背景技术:

对锌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的一种设备是一种热镀锌捞灰器,包括手柄、笊篱,有效对锌液中的杂质达到分离效果,从而进行捞灰,但是由于锌液具有腐蚀性,捞灰器的结构和材料也在不断改革。

授权公告号为20122004111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漏铲灰器,使用时,往上面拉控制手柄,将带动连接装置将盖板打开,盖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从而达到铲灰防漏效果,但是现有的捞灰器质量大,导致使用者使用不方便,增加负担,且使用周期短,并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镀锌捞灰器:实现捞灰器轻便适用,便于手工操作,增加捞灰器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捞灰器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镀锌捞灰器,包括手柄、笊篱、密集小孔和连接端,手柄通过连接端焊接在笊篱上,笊篱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密集小孔,手柄远离笊篱的一端焊接有手持端,手持端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笊篱包括底板、侧板、侧板连接端、挡板、边角和捞灰端,侧板与底板的交接处活动安装有侧板连接端,侧板通过侧板连接端与底板活动连接,底板的背面焊接有挡板,且挡板与连接端紧密结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集小孔贯穿设置在笊篱中,有效的对锌液进行漏下,从而锌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达到防腐作用,以提高捞灰器的使用周期,同时,由于手持端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有效的对锌液的温度进行隔热,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并增加工作人员与捞灰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捞灰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手柄远离笊篱的一端贯穿连接有通孔,且通孔直径比手柄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有效的减小手柄的质量,由于手柄的内部镂空为通孔,手柄密度变小,从而增加了捞灰器的轻便性,进而使捞灰器轻便适用。

进一步的,通孔靠近橡胶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接头,且伸缩接头固定安装在手柄中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接头有效的对手柄的净长度进行调节,此时,对伸缩接头进行张拉,使手柄调试到使用者最佳使用程度,从而有利于手工操作。

进一步的,底板的正面焊接有捞灰端,且捞灰端呈“圆弧状”,并且捞灰端的厚度逐渐变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捞灰端有效的增大与锌液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捞灰端呈“圆弧状”,并且捞灰端的厚度逐渐变薄,捞灰端将大量的锌液进行分离,从而增加了捞灰器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侧板的上端焊接有边角,且边角呈“梯形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边角有效的减小了侧板的压力,当侧板承载锌液时,边角减小了自身体积,而承载量不变,进而增加了捞灰器的轻便性。

进一步的,笊篱的下表面设置有旋转接,两组旋转接头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单头、弹簧、单向活动杆和加强筋,旋转接头焊接在笊篱的下端,且旋转接头设置有两组,并且旋转接头的一端焊接在侧板上,旋转接头的另一端焊接在底板上向活动杆,且单向活动杆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接头,并且单向活动杆呈“圆弧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向活动杆有效的使侧板进行单向下滑,由于单向活动杆呈“圆弧状”,单向活动杆的一端以底板为基底,对侧板进行支撑,此时,在负重的情况下,侧板下压,从而增加了笊篱与锌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承载量,使捞灰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进一步的,笊篱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焊接在单向活动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有效的对单向活动杆进行收缩与拉开,使单向活动杆实现单向控制,当笊篱上表面无锌液时,弹簧收缩,侧板通过侧板连接端与底板闭合。

进一步的,笊篱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筋,且加强筋设置有三组,并且加强筋呈“三角形状”,并且加强筋内部镂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有效的增加笊篱的强度,此时,加强筋对笊篱进行加固,从而增加笊篱的使用周期,由于加强筋呈“三角形状”,并且加强筋内部镂空,有效的减小了加强筋自身重量,从而达到轻便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密集小孔贯穿设置在笊篱中,有效的对锌液进行漏下,从而锌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达到防腐作用,以提高捞灰器的使用周期,同时,由于手持端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有效的对锌液的温度进行隔热,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并增加工作人员与捞灰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捞灰的稳定性。

2、通过伸缩接头有效的对手柄的净长度进行调节,此时,对伸缩接头进行张拉,使手柄调试到使用者最佳使用程度,从而有利于手工操作。

3、通过单向活动杆有效的使侧板进行单向下滑,由于单向活动杆呈“圆弧状”,单向活动杆的一端以底板为基底,对侧板进行支撑,此时,在负重的情况下,侧板下压,从而增加了笊篱与锌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承载量,使捞灰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4、通过加强筋有效的增加笊篱的强度,此时,加强筋对笊篱进行加固,从而增加笊篱的使用周期,由于加强筋呈“三角形状”,并且加强筋内部镂空,有效的减小了加强筋自身重量,从而达到轻便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捞灰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笊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笊篱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101、手持端;102、橡胶层;103、伸缩接头;104、通孔;2、笊篱;201、密集小孔;202、底板;203、侧板;2031、侧板连接端;204、挡板;205、边角;206、捞灰端;207、旋转接头;2071、弹簧;208、单向活动杆;209、加强筋;3、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镀锌捞灰器,如图1所示,一种热镀锌捞灰器,包括手柄1、笊篱2、密集小孔201和连接端3,手柄1通过连接端3焊接在笊篱2上,笊篱2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密集小孔201,通过密集小孔201贯穿设置在笊篱2中,有效的对锌液进行漏下,从而锌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达到防腐作用,以提高捞灰器的使用周期,同时,由于手持端101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102,有效的对锌液的温度进行隔热,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并增加工作人员与捞灰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捞灰的稳定性,手柄1远离笊篱2的一端贯穿连接有通孔104,通过通孔104有效的减小手柄1的质量,由于手柄1的内部镂空为通孔104,手柄1密度变小,从而增加了捞灰器的轻便性,进而使捞灰器轻便适用,手柄1远离笊篱2的一端焊接有手持端101,手持端101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102,通孔104靠近橡胶层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接头103,通过伸缩接头103有效的对手柄1的净长度进行调节,此时,对伸缩接头103进行张拉,使手柄1调试到使用者最佳使用程度,从而有利于手工操作。

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笊篱2包括底板202、侧板203、侧板连接端2031、挡板204、边角205和捞灰端206,侧板203与底板202的交接处活动安装有侧板连接端2031,侧板203通过侧板连接端2031与底板202活动连接,底板202的正面焊接有捞灰端206,且捞灰端206呈“圆弧状”,并且捞灰端206的厚度逐渐变薄,通过捞灰端206有效的增大与锌液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捞灰端206呈“圆弧状”,并且捞灰端206的厚度逐渐变薄,捞灰端206将大量的锌液进行分离,从而增加了捞灰器的工作效率,底板202的背面焊接有挡板204,且挡板204与连接端3紧密结合,侧板203的上端焊接有边角205,且边角205呈“梯形状”,通过边角205有效的减小了侧板203的压力,当侧板203承载锌液时,边角205减小了自身体积,而承载量不变,进而增加了捞灰器的轻便性。

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笊篱2的下表面设置有旋转接头207、弹簧2071、单向活动杆208和加强筋209,旋转接头207焊接在笊篱2的下端,且旋转接头207设置有两组,并且旋转接头207的一端焊接在侧板203上,旋转接头207的另一端焊接在底板202上,两组旋转接头207的中部活动安装有单向活动杆208,且单向活动杆208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接头207,并且单向活动杆208呈“圆弧状”,通过单向活动杆208有效的使侧板203进行单向下滑,由于单向活动杆208呈“圆弧状”,单向活动杆208的一端以底板202为基底,对侧板203进行支撑,此时,在负重的情况下,侧板203下压,从而增加了笊篱2与锌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承载量,使捞灰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两组单向活动杆20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弹簧2071,且弹簧207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焊接在单向活动杆208上,过弹簧2071有效的对单向活动杆208进行收缩与拉开,使单向活动杆208实现单向控制,当笊篱2上表面无锌液时,弹簧2071收缩,侧板203通过侧板连接端2031与底板202闭合,笊篱2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筋209,且加强筋209设置有三组,并且加强筋209呈“三角形状”,并且加强筋209内部镂空,通过加强筋209有效的增加笊篱2的强度,此时,加强筋209对笊篱2进行加固,从而增加笊篱2的使用周期,由于加强筋209呈“三角形状”,并且加强筋209内部镂空,有效的减小了加强筋209自身重量,从而达到轻便作用。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使用者者观察该捞灰器是否有破损,确认质量合格后在用于捞灰,先通过伸缩接头103有效的对手柄1的净长度进行调节,此时,对伸缩接头103进行张拉,使手柄1调试到使用者最佳使用程度,然后,使用者手握手持端101,手持端101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102,有效的对锌液的温度进行隔热,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层102,有效的对锌液的温度进行隔热,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其次,由于手柄1的内部镂空为通孔104,手柄1密度变小,从而增加了捞灰器的轻便性,再将捞灰器对锌液进行捞灰,此时,使用者将捞灰器开始浸入锌液,由于捞灰端206呈“圆弧状”,并且捞灰端206的厚度逐渐变薄,捞灰端206将大量的锌液进行分离,这时,由于单向活动杆208呈“圆弧状”,单向活动杆208的一端以底板202为基底,对侧板203进行支撑,此时,在负重的情况下,侧板203下压,从而增加了笊篱2与锌液的接触面积,接着,通过加强筋209有效的增加笊篱2的强度,此时,加强筋209对笊篱2进行加固,从而增加笊篱2的使用周期,由于加强筋209呈“三角形状”,紧接着,通过密集小孔201贯穿设置在笊篱2中,有效的对锌液进行漏下,从而锌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达到捞灰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