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716发布日期:2019-02-10 22:5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自从2.5D、3D曲面玻璃,金属板面世以来,受到业界热捧,为了保证其表面光滑,并具有光泽,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现有抛光辊设有密密麻麻的气孔和冷却孔,使其模具的传统顶针没有顶出点,若是在孔位处硬加顶针的话,不仅会使孔位变形,而且可能会顶裂抛光辊,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顶针会使孔位变形,会顶裂抛光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方且靠近两侧处连接有若干模块,所述模块的上方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正上方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模芯,所述下模芯的中心处连接有顶出机构。

所述顶出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台、焊接于所述顶台中心处下方的上顶针、连接于所述上顶针下端的下顶针、连接于所述下顶针下端的上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顶板正下方的下顶板。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中心处开设有顶柱孔,所述下模座、所述模块和所述垫块从下至上依次通过螺栓贯穿,且螺栓与所述下模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顶针、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顶板放置于所述模块之间,所述顶柱孔与所述顶出机构呈同轴线配合。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模腔,所述模腔与所述下模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芯上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模孔,所述模孔的中心处开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模孔底面上设有若干凸块,所述下模芯上端的拐角处设有模芯沉孔。

优选的,所述顶台包括圆柱环、所述圆柱环内侧连接的十字筋和所述十字筋中心处连接的圆柱块,所顶台与所述凸块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上顶针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上顶针与所述顶针孔滑动连接,所述下顶针的底端焊接有凸台,所述下顶针顶端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下顶针与所述上顶板中心处开设有的倒沉孔插接配合,所述下顶针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顶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顶针依次贯穿所述下模芯和所述下模,所述下顶针贯穿所述垫块并与所述上顶针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通过在下模芯内设置的顶出机构,当抛光辊在模孔中成型后,顶出机构的下顶板被向上顶动,通过上顶板、下顶针和上顶针的传递,从而推动顶台脱离模孔中,便实现抛光辊的出模,由于顶台的自身结构使得抛光辊不易损坏,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抛光辊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顶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10、顶柱孔;2、模块;3、垫块;4、下模;40、模腔;5、下模芯;50、模孔;500、顶针孔;51、凸块;52、模芯沉孔;6、顶出机构,60、顶台;600、圆柱环;601、十字筋;602、圆柱块;61、上顶针;610、螺纹孔;62、下顶针;620、凸台;63、上顶板;630、倒沉孔;64;下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上方且靠近两侧处连接有若干模块2,模块2的上方连接有垫块3,垫块3的正上方连接有下模4,下模4上端的中心处固定有下模芯5,下模芯5的中心处连接有顶出机构6。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下模芯5和顶台60采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成一体,下模芯5和顶台60均采用模具钢制成,其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性以及高的淬透性、淬硬性,使其结构稳固耐用。

具体的,下模座1的中心处开设有顶柱孔10,下模座1、模块2和垫块3从下至上依次通过螺栓贯穿,且螺栓与下模4通过螺纹连接,使他们连接成一体,便于固定。

进一步的,下顶针62、上顶板63和下顶板64放置于模块2之间,提供有效的活动空间,便于顶出抛光辊,顶柱孔10与顶出机构6呈同轴线配合,使推动力成直线传出。

除此之外,下模芯5上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模孔50,即抛光辊成型腔,模孔50的中心处开设有顶针孔500,顶针孔500的外侧且位于模孔50底面上设有若干凸块51,下模芯5上端的拐角处设有模芯沉孔52,便于固定。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抛光辊设有密密麻麻的气孔和冷却孔,使其模具的传统顶针没有顶出点,为了避免传统顶针使孔位变形,可能会顶裂抛光辊,本发明人对顶出机构6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顶出机构6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台60、焊接于顶台60中心处下方的上顶针61、连接于上顶针61下端的下顶针62、连接于下顶针62下端的上顶板63以及设置于上顶板63正下方的下顶板64。

具体的,下模4上端的中心处开设有模腔40,模腔40与下模芯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模芯使用久了,便于通过螺栓拆卸更换下模芯5。

进一步的,顶台60包括圆柱环600、圆柱环600内侧连接的十字筋601和十字筋601中心处连接的圆柱块602,顶台60与凸块51卡接配合,使其与成型后的抛光辊接触面增大,避免顶裂或是影响其成型质量。

除此之外,上顶针61的底端开设有螺纹孔610,上顶针61与顶针孔500滑动连接,下顶针62的底端焊接有凸台620,下顶针62顶端的外侧设有螺纹,下顶针62与上顶板63中心处开设有的倒沉孔630插接配合,下顶针62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使得顶出机构6复位,上顶板63与下顶板6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下顶针62固定于倒沉孔630中,此连接方式便于顶出机构6的安装和拆卸。

值得注意的是,上顶针61依次贯穿下模芯5和下模4,下顶针62贯穿垫块3并与上顶针61通过螺纹连接,垫块3对上顶针61起着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的抛光辊成型后的模具顶出机构在使用时,当模孔50内的抛光辊成型后,在下顶板64得到从顶柱孔10传递的推力后,通过上顶板63、下顶针62和上顶针61把推力传至顶台60上,此时,顶台60推动成型抛光辊脱离模孔50,由于顶台60的结构使得抛光辊被整体顶出,当推力撤除后,顶台60会在下顶针62外的弹簧回弹作用下,复位到模孔50内,准备下个抛光辊成型,本实用新型有效的保护了成型后的抛光辊,使其避免被顶破和顶裂,大大提高了成型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