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3427发布日期:2019-03-19 20:3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



背景技术:

扫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者电学的方法,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扫光工具和磨砂颗粒或其他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的加工方法。工件放在工作台进行加工时,为保证工件的扫光均匀性,一般将工作台设置为旋转工作台。传统的扫光装置包括单个绕自身中轴线转动的工作台,其只能进行单组工件的抛光,工作效率受到限制。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精密扫光机设备、方法以及应用[申请公布号为CN107052972A],包括多工作自转旋转盘、公转工作台、真空吸盘、轴套、旋转轴、轴承、大小齿轮、机架底座和变速箱,在公转工作台上设置8个转盘,每两个转盘为一组分四组,实现公转和自转。

上述的设备中,多个转盘由同一驱动装置统一驱动,不能实现每个工位独立的转速、转向控制,导致若干转盘只能同时动作或者停止,当需要对单个工件进行急停或取件时,将导致多组转盘统一急停,势必会降低加工效率,影响加工效果;位于上方的旋转盘应完全覆盖下方的转盘,覆盖面积大,结构不紧凑;公转工作台转动时实现整体的公转,当工件从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时,需要上下轴对中再次连接,传动控制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各工位可独立控制的多工位扫光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包括其上设有机架的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身上设有旋转座和用于驱动旋转座旋转的驱动结构一,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扫光组件,所述的旋转座上设有与扫光组件对应设置的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组件。

其中定位组件为多个且环形阵列分布于旋转座上,其中一个定位组件位于上下料工位处,其余定位组件位于加工工位处,旋转座的旋转将带动定位组件从上下料工位运动至各加工工位,随后由加工工位运动至上下料工位,当定位组件随旋转座旋转至加工工位时,定位组件位于扫光组件的正下方且与扫光组件相对设置,此时扫光组件能对位于其下方的定位组件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旋转座上的由动力单元一驱动的动力轴、设于动力轴上的行星架、若干环形阵列分布于行星架上的旋转轴和设于旋转轴上的工件转盘,所述的工件转盘上设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内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的行星架与旋转座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各旋转轴绕自身中轴线同时旋转的驱动结构二。动力单元一可以是电机或者马达,通过直连或者齿轮传动的方式驱动动力轴旋转。工件转盘为圆盘状结构,其上设置的定位槽至少为1个,如设置4个定位槽,4个定位槽沿工件转盘的中轴线环形阵列分布。动力轴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行星架固定在动力轴上,旋转轴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工件定位盘固定在旋转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驱动结构二包括与旋转座相对固定的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太阳轮和设于旋转轴上的行星齿轮,若干环形阵列分布于行星架上的旋转轴穿设于太阳轮内,且所述的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动力单元一驱动动力轴沿自身中轴线旋转,将带动行星架旋转,行星架将带动若干旋转轴和工件转盘绕动力轴的中轴线公转;由于固定架相对于旋转座固定,当行星齿轮在公转时,与太阳轮啮合将带动行星齿轮自转,从而带动旋转轴沿自身中轴线自转,最终带动工件转盘自转。通过该结构,实现了工件转盘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磨削更均匀。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具有定位平面,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定位平面上的负压孔,每个负压孔的上端均设有用于防止碎玻璃进入负压孔的阻挡结构。在定位槽的底部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气孔,吸附力均匀,每个吸气孔都形成一个小真空腔,即使有一个小真空腔漏气,其他的小真空腔也可以将整片玻璃吸附在定位槽内,不会引起整片玻璃的破碎;而且设置了阻挡结构,当玻璃破碎后能有效防止破碎玻璃的进入,避免真空管路堵塞。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阻挡结构包括设于负压孔上端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阻挡部,所述环形阻挡部的中部具有用于连通负压孔与定位槽的通孔,所述环形阻挡部的上表面与定位平面平齐,所述的通孔呈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结构,所述通孔的最大孔径与负压孔的孔径相等。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扫光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由动力单元二驱动的减速箱和设于减速箱输出轴上的扫光盘,所述的动力单元二固定在减速箱上,所述机架的顶部与减速箱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减速箱上下升降的驱动结构三,所述机架的侧身与减速箱之间设有导向结构。

具体的,设置的工件转盘为3个但不限于3个,3个工件转盘环形阵列分布,其中与3个工件转盘对应的扫光盘为1个,3个工件转盘公转的旋转中心与扫光盘的旋转中心具有一定的偏心距,使得扫光盘对工件的磨削轨迹没有重复性,保证了每个工件的每个角落均能被磨削到,保证磨削(扫光)更均匀。

动力单元二为电机或马达,其输出轴通过设于减速箱内的齿轮组与减速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内设有延伸至扫光盘下部的注液孔,注液孔的上端连接有穿出减速箱的连接头。齿轮组由一个半径较大的齿轮和一个半径较小的齿轮构成,半径较小的齿轮同轴固连在动力单元二的输出轴上,半径较大的齿轮同轴固连在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半径较小的齿轮与半径较大的齿轮啮合设置,半径较小的齿轮带动半径较大的齿轮动作以实现减速的目的。其中,连接头为活动连接头,与减速箱的输出轴为密封活动连接,当减速箱的转轴旋转时,连接头不旋转。

在扫光盘内埋设有沿扫光盘径向延伸的输送管,输送管的内端与注液孔的下端连通,输送管的外端封堵,扫光盘的下部设有若干沿输送管的长度方向均布的出液孔,输送管的侧部具有若干与出液孔一一对应设置的侧孔。输送管为铜管,埋设在扫光盘内,设置的出液孔为4个但不限于4个,可根据扫光盘的半径确定,扫光盘半径越大,出液孔的数量越多,侧孔的数量与出液孔的数量相等。工作时,扫光液经注液孔进入输送管内,由侧孔流出,随后由对应设置的出液孔流向扫光盘的下部。出液孔沿扫光盘的径向均匀分布,使得扫光液在磨削时更均匀,达到更好的磨削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驱动结构三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机架的顶部固连,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与减速箱固连。其中,驱动气缸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减速箱的两侧处,两个驱动气缸同步动作,不仅对减速箱的支撑效果好,而且使减速箱的上下运动更为平稳,可有效提高扫光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两个分别竖直设于机架两侧处的导轨和滑动设于导轨上的滑块,所述减速箱的一端与设于其中一个导轨上的滑块固连,另一端与设于另一导轨上的滑块固连,所述导轨的上端处设有安全锁紧组件。

减速箱和动力单元二构成了一个对称结构,具有对称线,两个驱动气缸沿该对称线对称分布,两个导轨也沿该对称线对称分布,对减速箱的支撑效果好,两个滑块同步运动,不会出现卡滞现象,提高减速箱上下运动的平稳性。

在对扫光盘维修或更换时,将减速箱升起,并通过安全锁紧组件将减速箱固定在当前位置,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其中,可以仅在其中一个导轨的上端处设置安全锁紧组件,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两个导轨的上端处均设置有安全锁紧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安全锁紧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座体、设于座体内的卡口和设于减速箱上的与卡口配合设置的凸耳,所述的座体上具有垂直于卡口设置的通孔一,所述的凸耳上具有与通孔一配合设置的通孔二,所述的座体内固定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与通孔一同轴设置。

当凸耳插入卡口内时通孔二与通孔一连通,通过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插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可有效防止凸耳从卡口内脱出,从而达到将减速箱锁紧的目的,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位于导轨下端处的限位座,所述的限位座上竖直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栓的杆头位于限位座的下方。可以仅在其中一个导轨的下端设置限位座,并在限位座上设置调节螺柱;也可以在两个导轨的下端均设置限位座,并在各限位座上设置调节螺柱,调节时,应保证两个微调组件所调整的距离应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多工位扫光设备中,所述的驱动结构一包括设于床身上的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的大齿轮和由动力单元三驱动的小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设置,上述的旋转座设于大齿轮上。动力单元三为伺服电机,小齿轮同轴固连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当伺服电机工作时,将带动小齿轮转动一定圈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将带动大齿轮转动一定角度,使各工位依次前进一个工位。

例如,本多工位扫光设备具有4个工位,4个工位呈环形阵列分布,依次是上下料工位、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和第三加工工位,其具有多种组合方式:可采用2个粗磨工位,1个精磨工位;可采用2个精磨工位,1个粗磨工位;还可采用1个粗磨工位,1个中磨工位,1个精磨工位。当为4个工位时,具有4个定位组件和3个扫光组件。

工作时,将工件(手机盖板玻璃)装入到位于上下料工位处的定位组件内,通过固定结构将工件定位;动力单元三工作,带动小齿轮转动一定圈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将带动大齿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旋转座旋转90°角,使各工位依次前进一个工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扫光盘向下运动,动力单元二带动扫光盘旋转,同时动力单元一带动工件转盘公转和自转,完成对工件的扫光(磨削)加工。工件依次经过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和第三加工工位后,回到上下料工位,更换新的工件后进行下一轮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工位扫光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实现多组工件多工位同时加工,且每个工位可以独立转速、转向控制,操作者上下件操作方便,这样既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又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扫光过程中能够实现工件的公转和自转,从而确保了工件扫光均匀,提高了扫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转盘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6中A-A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7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驱动结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上下料工位;B、第一加工工位;C、第二加工工位;D、第三加工工位;1、机架;2、床身;3、旋转座;4、动力单元一;5、行星架;6、工件转盘;7、定位槽;8、行星齿轮;9、定位平面;10、负压孔;11、环形阻挡部;12、通孔;13、动力单元二;14、减速箱;15、扫光盘;16、驱动气缸;17、导轨;18、滑块;19、座体;20、凸耳;21、限位座;22、调节螺柱;23、大齿轮;24、小齿轮;25、齿轮一;26、齿轮二;27、半径较大的齿轮;28、半径较小的齿轮;29、送液孔;30、出液孔;31、铜管;32、旋转接头;33、侧孔;34、动力轴;35、旋转轴;36、内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多工位扫光设备,包括其上设有机架1的床身2和多个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组件,其中一个定位组件位于上下料工位A处,其余定位组件位于加工工位处。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多工位扫光设备,具有4个工位,每个工位处均设有一个定位组件,4个工位呈环形阵列分布,依次是上下料工位A、第一加工工位B、第二加工工位C和第三加工工位D。例如,第一加工工位B为粗磨工位,第二加工工位C为中魔工位,第三加工工位D为精磨工位。

如图1所示,机架1上具有若干与位于加工工位的定位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的扫光组件,具体的,分别在第一加工工位B、第二加工工位C和第三加工工位D处各设置一个扫光组件,即扫光组件为3个。如图1所示,床身2上设有旋转座3,4个定位组件环形阵列分布于旋转座3上,旋转座3与床身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座3旋转的驱动结构一。

如图3所示,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旋转座3上的由动力单元一4驱动的动力轴34、设于动力轴34上的行星架5、若干环形阵列分布于行星架5上的旋转轴35和设于旋转轴35上的工件转盘6,动力单元一4为电机且位于旋转盘的下部,在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位于旋转座3上方的齿轮一25,在动力轴34上同轴固连有与齿轮一25啮合设置的齿轮二26,当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齿轮一25转动,齿轮一25带动齿轮二26从而带动动力轴34转动。

工件转盘6为圆盘状结构,动力轴34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行星架5固定在动力轴34上,其中旋转轴35为3个,旋转轴35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工件定位盘固定在旋转轴35上。

如图6所示,在工件转盘6上设有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槽7,具体的,在一个工件转盘6上设置4个定位槽7,4个定位槽7沿工件转盘6的中轴线环形阵列分布,并且首位相靠形成矩形,在定位槽7内设有固定结构,行星架5与旋转座3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各旋转轴35绕自身中轴线同时旋转的驱动结构二。

如图8所示,在定位槽7的底部具有定位平面9,如图7所示,固定结构包括若干均匀设于定位平面9上的负压孔10,每个负压孔10的上端均设有用于防止碎玻璃进入负压孔10的阻挡结构。在定位槽7的底部设置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吸气孔,吸附力均匀,每个吸气孔都形成一个小真空腔,即使有一个小真空腔漏气,其他的小真空腔也可以将整片玻璃吸附在定位槽7内,不会引起整片玻璃的破碎。

如图8所示,阻挡结构包括设于负压孔10上端的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阻挡部11,环形阻挡部11的中部具有用于连通负压孔10与定位槽7的通孔12,环形阻挡部11的上表面与定位平面9平齐,通孔12呈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结构,通孔12的最大孔径与负压孔10的孔径相等。当玻璃破碎后能有效防止破碎玻璃的进入,避免真空管路堵塞。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结构二包括与旋转座3相对固定的固定架(图上未示出)、设于固定架上的太阳轮和设于旋转轴35上的行星齿轮8,3个环形阵列分布于行星架5上的旋转轴35穿设于太阳轮内,且行星齿轮8与太阳轮啮合。电机驱动动力轴34沿自身中轴线旋转,将带动行星架5旋转,行星架5将带动若干旋转轴35和工件转盘6绕动力轴34的中轴线公转;由于固定架相对于旋转座3固定,当行星齿轮8在公转时,与太阳轮啮合将带动行星齿轮8自转,从而带动旋转轴35沿自身中轴线自转,最终带动工件转盘6自转。通过该结构,实现了工件转盘6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磨削更均匀。

如图4和图5所示,扫光组件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由动力单元二13驱动的减速箱14和设于减速箱14输出轴上的扫光盘15,动力单元二13固定在减速箱14上,机架1的顶部与减速箱14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减速箱14上下升降的驱动结构三,机架1的侧身与减速箱14之间设有导向结构。

具体的,设置的工件转盘6为3个,3个工件转盘6环形阵列分布,其中与3个工件转盘6对应的扫光盘15为1个,3个工件转盘6公转的旋转中心与扫光盘15的旋转中心具有一定的偏心距,使得扫光盘15对工件的磨削轨迹没有重复性,保证了每个工件的每个角落均能被磨削到,保证磨削更均匀。

动力单元二13为电机,其输出轴通过设于减速箱14内的齿轮组与减速箱1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减速箱14的输出轴内设有延伸至扫光盘15下部的注液孔,注液孔的上端连接有穿出减速箱14的连接头。齿轮组由一个半径较大的齿轮27和一个半径较小的齿轮28构成,半径较小的齿轮28同轴固连在动力单元二13的输出轴上,半径较大的齿轮27同轴固连在减速箱14的输出轴上,半径较小的齿轮28与半径较大的齿轮27啮合设置,半径较小的齿轮28带动半径较大的齿轮27动作以实现减速的目的。其中,连接头为活动连接头,与减速箱14的输出轴为密封活动连接,当减速箱14的转轴旋转时,连接头不旋转。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扫光盘15与动力单元二13(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在该输出轴内设置送液孔29,在扫光盘15的下部设置若干出液孔30,若干出液孔30沿扫光盘15的径向均匀分布,且若干出液孔30通过铜管31与送液孔29的下端连通。送液孔29与输出轴同轴设置,仅通过一个外接管即可将扫光液导入至送液孔29内,随后由导通结构输送至出液孔30内,为了便于与外接管连接,在送液孔29的上端设置旋转接头32。

进一步的,在铜管31上设有若干与出液孔30一一对应设置的侧孔33,出液孔30和与之对应的侧孔33连通。铜管31的内端通过接头与送液孔29连通,铜管31的外端封堵,可根据扫光盘15的大小合理设置出液孔30的数量,设置4个出液孔30。

如图5所示,扫光盘15包括与输出轴同轴固连的上盘和与上盘贴合设置的下盘,上盘的下部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安装凹槽,铜管31设于该安装凹槽内,在下盘的下部设置有毛刷,出液孔30贯通下盘设置,将铜管31固定好后,铜管31与下盘的上表面贴合,从侧孔33流出的扫光液可直接进入出液孔30内。为加强上盘与下盘的连接强度,下盘通过若干螺栓与上盘贴合设置。

工作时,扫光液经注液孔进入输送管内,由侧孔33流出,随后由对应设置的出液孔30流向扫光盘15的下部,出液孔30沿扫光盘15的径向均匀分布,使得扫光液在磨削时更均匀,达到更好的磨削效果。

如图4所示,驱动结构三包括竖直设置的驱动气缸16,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与机架1的顶部固连,驱动气缸16的缸体与减速箱14固连。具体的,驱动气缸16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减速箱14的两侧处,两个驱动气缸16同步动作,不仅对减速箱14的支撑效果好,而且使减速箱14的上下运动更为平稳,可有效提高扫光盘15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如图4所示,导向结构包括两个分别竖直设于机架1两侧处的导轨17和滑动设于导轨17上的滑块18,减速箱14的一端与设于其中一个导轨17上的滑块18固连,另一端与设于另一导轨17上的滑块18固连,导轨17的上端处设有安全锁紧组件。

减速箱14和动力单元二13构成了一个对称结构,具有对称线,两个驱动气缸16沿该对称线对称分布,两个导轨17也沿该对称线对称分布,对减速箱14的支撑效果好,两个滑块18同步运动,不会出现卡滞现象,提高减速箱14上下运动的平稳性。

在对扫光盘15维修或更换时,将减速箱14升起,并通过安全锁紧组件将减速箱14固定在当前位置,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其中,可以仅在其中一个导轨17的上端处设置安全锁紧组件,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两个导轨17的上端处均设置有安全锁紧组件。

如图4所示,安全锁紧组件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座体19、设于座体19内的卡口和设于减速箱14上的与卡口配合设置的凸耳20,座体19上具有垂直于卡口设置的通孔一,凸耳20上具有与通孔一配合设置的通孔二,座体19内固定有微型气缸,微型气缸的活塞杆与通孔一同轴设置。当凸耳20插入卡口内时通孔二与通孔一连通,通过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插入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可有效防止凸耳20从卡口内脱出,从而达到将减速箱14锁紧的目的,提高安全性。

如图4所示,机架1上固定有位于导轨17下端处的限位座21,限位座21上竖直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22,调节螺栓的杆头位于限位座2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导轨17的下端均设置限位座21,并在各限位座21上设置调节螺柱22,调节时,应保证两个微调组件所调整的距离应一致。

如图2所示,驱动结构一包括设于床身2上的可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的大齿轮23和由动力单元三驱动的小齿轮24,小齿轮24与大齿轮23啮合设置,旋转座3设于大齿轮23上。动力单元三为伺服电机,小齿轮24同轴固连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当伺服电机工作时,将带动小齿轮24转动一定圈数,小齿轮24与大齿轮23啮合,将带动大齿轮23转动一定角度,使各工位依次前进一个工位。

工作时,将工件(手机盖板玻璃)装入到位于上下料工位A处的定位组件内,通过固定结构将工件定位;动力单元三工作,带动小齿轮24转动一定圈数,小齿轮24与大齿轮23啮合,将带动大齿轮23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旋转座3旋转90°角,使各工位依次前进一个工位;驱动气缸16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扫光盘15向下运动,动力单元二13带动扫光盘15旋转,同时动力单元一4带动工件转盘6公转和自转,完成对工件的扫光(磨削)加工。工件依次经过第一加工工位B、第二加工工位C和第三加工工位D后,回到上下料工位A,更换新的工件后进行下一轮加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9所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位于旋转座3上方的齿轮一25,在动力轴34上同轴固连有与齿轮一25啮合设置的齿轮二26,当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齿轮一25转动,齿轮一25带动齿轮二26从而带动动力轴34转动。

其中,在动力轴34上套设有行星架5,并且在动力轴34位于行星架5的上方固连有内齿轮36,内齿轮36与设于旋转轴35上的行星齿轮8啮合,并且在行星齿轮8的外圈设置太阳轮。当齿轮二26转动时带动动力轴34转动,动力轴34带动内齿轮36转动,内齿轮36带动三个行星齿轮8自转,同时行星齿轮8与太阳轮的共同作用,使行星齿轮8绕着太阳轮公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具有3个工位:上下料工位A、第一加工工位B和第二加工工位C,其中第一加工工位B为粗磨工位,第二加工工位C为精磨工位。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多工位扫光设备具有4个工位,4个工位呈环形阵列分布,依次是上下料工位A、第一加工工位B、第二加工工位C和第三加工工位D,第一加工工位B、第二加工工位C分别为粗磨工位,第三加工工位D为精磨工位。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多工位扫光设备具有4个工位,4个工位呈环形阵列分布,依次是上下料工位A、第一加工工位B、第二加工工位C和第三加工工位D,第一加工工位B为粗磨工位,第二加工工位C、第三加工工位D分别为精磨工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