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7083发布日期:2019-06-26 02:06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压铸模生产中,渣包、溢流槽及排气块经常会出现飞边,由定模的平面与动模上的内凹槽配合组成溢流槽,但生产中从渣包往后均为最后填充位置,冷料量、压力、速度都较高,易涨模,产生飞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在定模的平面上增加凸起,凹槽与凸起扣合后形成连接排气块与渣包的溢流槽,凹槽两侧的侧壁为对称布置的斜面,方便对插配合,当压铸生产时涨模,因侧面为斜面,也不会出现太多飞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设置在定模与动模之间,包括设置在定模上的凸起以及设置在动模上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两侧的侧壁为对称布置的斜面,两个斜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的凸起形状大小与凹槽相配,所述的凹槽与凸起扣合后形成连接排气块与渣包的溢流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为20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溢流槽的高度为16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在定模的平面上增加凸起,凹槽与凸起扣合后形成连接排气块与渣包的溢流槽,凹槽两侧的侧壁为对称布置的斜面,方便对插配合,当压铸生产时涨模,因侧面为斜面,也不会出现太多飞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对应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定模,2、动模,3、凸起,4、凹槽,5、渣包,6、溢流槽,7、排气块,8、斜面,9、飞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飞边的溢流槽结构,如图1-3所示,设置在定模1与动模2之间,包括设置在定模1上的凸起3以及设置在动模2上的凹槽4,所述的凹槽4两侧的侧壁为对称布置的斜面8,两个斜面8之间的水平距离由上往下逐渐变小,所述的凸起3形状大小与凹槽4相配,所述的凹槽4与凸起3扣合后形成连接排气块7与渣包5的溢流槽6。

两个斜面8之间的夹角为20度。

所述的溢流槽6的高度为16mm。

实施例

压铸模生产中,渣包、溢流槽及排气块经常会出现飞边,旧方案如图3所示,定模1的平面与动模2上的内凹槽配合组成溢流槽,但生产中从渣包往后均为最后填充位置,冷料量、压力、速度都较高,易涨模,产生飞边9。改进后的方案如图1所示,在定模1的平面上增加凸起3,凹槽4与凸起3扣合后形成连接排气块7与渣包5的溢流槽6,凹槽4两侧的侧壁为对称布置的斜面8,方便对插配合,当压铸生产时涨模,因侧面为斜面8,也不会出现太多飞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