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7084发布日期:2019-06-26 02:0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模腔内气体单独靠模具上的被动排气难以到达排气的效果,被动排气的过程就是金属与气体紧密接触的过程,随着排气的进行,型腔内的气体压力会逐渐增高,更加大了气孔的形成的可能。部分气体能从气槽中排出,说明型腔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力,而最后充型点的压力将是最终型腔气压的极限点,另外,被动排气还极可能会造成金属飞料,降低压射效率,污染环境并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方案型腔充填不完全,在下道工序出现空气和气体气孔率,气孔率造成抗拉强度减弱,同时铸件内部组织松弛,气密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型腔填充方案导致型腔填充不完全、铸件内部气密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包括模仁,所述模仁内部设置型腔,所述模仁顶面设置浇口,所述浇口和型腔连通,所述模仁内部设置排气槽、排气块和抽气孔,所述排气块内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侧连通型腔,外侧连通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连通抽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外围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条。

进一步的,模仁上设置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通排气槽。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真空高效压铸模具,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模仁内部设置合理的排气抽气通道,由被动排气变为主动抽气,提高型腔填充的完整型,铸件内部气孔少,气密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高效压铸模具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高效压铸模具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模仁,2-型腔,3-浇口,4-排气槽,5-排气块,6-抽气孔,7-排气孔,8-密封槽,9-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高效压铸模具,包括模仁1,所述模仁1内部设置型腔2,所述模仁1顶面设置浇口3,所述浇口3和型腔2连通,所述模仁1内部设置排气槽4、排气块5和抽气孔6,所述排气块5内设置排气孔7,所述排气孔7内侧连通型腔2,外侧连通排气槽4,所述排气槽4连通抽气孔6。该实施例中,铸件原料由浇口3浇入型腔2内部,外部抽气机构连接抽气孔6,通过排气槽4和抽气孔6将型腔2内的气体主动抽出,增加了铸件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该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槽4外围设置密封槽8,所述密封槽8内设置密封条,增加了模仁1的气密性。

模仁1上设置压力表9,所述压力表9连通排气槽4,实时检测排气槽4内气压。

综上,本实用新型真空高效压铸模具,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模仁内部设置合理的排气抽气通道,由被动排气变为主动抽气,提高型腔填充的完整型,铸件内部气孔少,气密性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