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件去毛刺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1284发布日期:2019-04-20 02:4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件去毛刺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木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木件去毛刺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木玩具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切割后的木块进行去毛刺抛光处理,现有的抛光处理设备无法做到木屑与木块的分离,需要抛光后人工分拣,存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木件去毛刺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木件去毛刺抛光机,包括机架、滚筒和设置在机架一侧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滚筒为六棱柱结构,六棱柱结构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窗,滚筒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转轴,滚筒的两端分别经转轴及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皮带、主动皮带盘和被动皮带盘,电机安装在机架一侧,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皮带盘,转轴的一端设有被动皮带盘,主动皮带盘与被动皮带盘经皮带连接,所述机架位于滚筒的下方倾斜设有第一溜槽,第一溜槽的下方设有第二溜槽,第一溜槽与第二溜槽平行设置,第一溜槽的底面上具有供木屑通过的网孔。

进一步,所述密封窗远离铰接部位的一侧设有搭扣,滚筒上设有与搭扣匹配的卡勾。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前端设有控制盒,控制盒与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滚筒为木质滚筒。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实现木块与木屑的分离,通过改变网孔的目数可最大限度地收集木屑,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省工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滚筒2,轴承座3,转轴4,电机5,皮带6,主动皮带盘7,被动皮带盘8,控制盒9,第一溜槽10,第二溜槽11,搭扣12,卡勾13,密封窗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木件去毛刺抛光机,包括机架1、滚筒2和设置在机架1一侧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滚筒2为六棱柱结构,六棱柱结构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开口,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窗14,滚筒2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转轴4,滚筒2的两端分别经转轴4及轴承座3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皮带6、主动皮带盘7和被动皮带盘8,电机5安装在机架1一侧,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皮带盘7,转轴4的一端设有被动皮带盘8,主动皮带盘7与被动皮带盘8经皮带6连接,所述机架1位于滚筒2的下方倾斜设有第一溜槽10,第一溜槽10的下方设有第二溜槽11,第一溜槽10与第二溜槽11平行设置,第一溜槽10的底面上具有供木屑通过的网孔。

进一步,所述密封窗14远离铰接部位的一侧设有搭扣12,滚筒2上设有与搭扣12匹配的卡勾13。

进一步,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有控制盒9,控制盒9与电机5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运动的原理,抛光,去毛刺期间短,使用时开启密封窗14,往滚筒内放入适量的待抛光、去毛刺的木块,滚筒优选为木质滚筒,木块量不超过滚筒容积的2/3,为工作留出足量的翻转、摩擦的空间,木块放入后关闭密封窗14并锁紧,启动电机5,电机5通过皮带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滚筒转动,使滚筒内的木块翻转、摩擦达到从而实现抛光,去毛刺,抛光,去毛刺结束后,开启密封窗14,木屑及木块掉落至第一溜槽10,由于第一溜槽10的底面上具有供木屑通过的网孔,木块会随着第一溜槽10继续向下运动,而木屑则通过的网孔进入第二溜槽11内并沿着溜槽下溜至收集箱实现收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实现木块与木屑的分离,通过改变网孔的目数可最大限度地收集木屑,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省工省时又省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