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热闷侧吸罩与钢渣热闷侧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324发布日期:2019-08-13 21:41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钢渣热闷侧吸罩与钢渣热闷侧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业固废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钢渣热闷工艺中,对松渣、打水、出渣操作环节的粉尘、水蒸气进行吸收的侧吸罩。



背景技术:

钢渣热闷工艺是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钢渣处理工艺。钢渣热闷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向热闷池翻渣—挖掘机松渣—打水降温—翻渣—松渣—打水—热闷池装满—盖热闷盖进行闷渣—闷渣结束出渣。在工艺过程中,闷渣环节有移动罩车将热闷池全面覆盖,吸收闷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进入排气管廊集中排放,减少外部排放。但是,松渣、打水、出渣操作环节无法使用移动罩车,否则无法正常翻渣、松渣和出渣,此时产生的粉尘、蒸汽属于无组织排放,虽然产生量较少,但仍对作业场所内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蒸汽影响作业视线、蒸汽可能造成烫伤、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渣热闷工艺中对松渣、打水、出渣操作环节的粉尘、水蒸气进行吸收的钢渣热闷侧吸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渣热闷侧吸罩,包括吸尘罩,吸尘罩内连接排气管,吸尘罩设置吊装结构和/或底部支撑架,并且底部支撑架至少在吸尘罩的一侧为敞开状。

具体的,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撑腿,并形成四个侧面,其中一侧为敞开状,另外三个侧面分别设置耐火面料。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部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滚轮。

具体的:所述吊装结构为吊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闷侧吸系统,包括热闷池和上述任意一种钢渣热闷侧吸罩,热闷池的一侧设置排气通廊,排气通廊内设置风机,钢渣热闷侧吸罩吊装放置于热闷池上方或通过底部支撑架放置于热闷池上方,排气管与排气通廊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热闷池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导轨,底部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滚轮,导轨与滚轮相适配,底部支撑架的滚轮放置于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渣热闷侧吸罩可通过吊车吊装至热闷池上方,或者通过底部支撑架放置于热闷池上方,对钢渣热闷工艺中对松渣、打水、出渣操作环节的粉尘、水蒸气绝大部分进行吸收,排气管收集后进入废气系统集中处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散排,有利于作业区域内环境优化,提高视野清晰程度,减少粉尘蒸汽对作业人员的潜在危害,提高工艺操作的本质安全。热闷侧吸系统优化了作业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底部支撑架至少在吸尘罩的一侧为敞开状,不影响挖掘机松渣、出渣等操作。底部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滚轮,便于钢渣热闷侧吸罩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渣热闷侧吸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吸尘罩1、排气管2、底部支撑架3、热闷池4、排气通廊5、地面6、挖掘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钢渣热闷侧吸罩,包括吸尘罩1,吸尘罩1为一个开口向下的罩体,吸尘罩1内连接排气管2,吸尘罩1设置吊装结构和/或底部支撑架3,吊装结构用于通过吊车或者天车将吸尘罩1吊装放置于热闷池4上方,吊装结构为吊耳或吊孔。或者,吸尘罩1设置底部支撑架3,吸尘罩1通过底部支撑架3进行支撑。

底部支撑架3至少在吸尘罩1的一侧为敞开状,敞开的一侧用于挖掘机7进行松渣、打水、出渣操作。例如,底部支撑架3包括四个支撑腿,并形成四个侧面,其中一侧为敞开状,另外三个侧面分别设置耐火面料。耐火面料对底部支撑架3形成包围,提高吸尘、吸水汽的效率。为了便于支撑架3的移动,底部支撑架3的下端设置滚轮,滚轮最好设置刹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热闷侧吸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热闷池4和上述钢渣热闷侧吸罩,热闷池4为开挖于地面6的地坑,热闷池4的一侧设置排气通廊5,排气管2与排气通廊5相连,排气通廊5内设置风机,钢渣热闷侧吸罩通过底部支撑架3放置于热闷池4的一侧,吸尘罩1位于热闷池4上方。此外,吸尘罩1也可吊装放置于热闷池4上方。

为了减少底部支撑架3对挖掘机7进行松渣、打水、出渣操作的影响,底部支撑架3仅位于热闷池4的一侧,吸尘罩1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朝向排气通廊5,排气通廊5位于挖掘机7相对的一侧。吸尘罩1可设置配重或设置地脚螺栓,以保证底部支撑架3的平衡。

钢渣热闷侧吸罩设置底部支撑架3时,为便于移动,底部支撑架3的下端设置滚轮,热闷池4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导轨,导轨与滚轮相适配,底部支撑架3的滚轮放置于导轨上,使用时移动到热闷池4侧面,不使用时移开。

钢渣热闷侧吸系统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增加型钢渣热闷侧吸罩,并连接排气通廊5,将松渣、打水、出渣等环节产生的粉尘蒸汽进行吸收后处理集中排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