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784发布日期:2019-10-19 04:0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的核心部分为气缸,该位置对于铝铸件的致密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不能有任何缺陷;通常缸体压铸件的浇注系统有两种形式:单侧浇注系统和双侧浇注系统;由于缸体结构非常复杂,按照上述两种形式压铸成型时,气缸极容易出现致命缺陷。在出模过程中,由于结构的限制,竖直流道与分流道难以实现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面板、A板、切料块、B板以及铸件;

所述的A板设置在面板的下表面,该面板上设置有主流道以及与主流道相连通的多个支流道,所述的B板贴合在A板的下表面,A板上设置有多条与铸件的型腔相连通的竖直流道,该竖直流道贯穿于所述的B板;

所述支流道的尾端与竖直流道的交汇处设置有切料块,切料块上设置有多个滑轨孔,该滑轨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将切料块可移动地悬挂在面板上,切料块的尾端设置有一撬勾,该撬勾即伸入支流道尾端与竖直流道的交汇处,所述的竖直流道设置于铸件的型腔内的铸件气缸处。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A板上设置有六条与铸件型腔相连通的竖直流道。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切料块上设置有四个滑轨孔,且每个滑轨孔内均设置有一限位螺栓。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还包括模具底板和支撑板,模具底板位于铸件的型腔下方,所述的支撑板支撑在模具底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面板与A板开模时,主流道和支流道在竖直流道的紧扣下连同切料块紧贴在A板上,当切料块随A板的进一步拉开二移动至限位螺栓的限位处时,随着A板带着铸件与竖直流道的继续开模,停止于限位位置的切料块,通过尾端的撬勾,自然的通过杠杠原理将继续向前移动的竖直流道与支流道分离,非常的方便实用。由于竖直流道设置于铸件的型腔内的铸件气缸处,降低气缸部位出现成型缺陷的风险,由于浇口设置在缸体中部,铝料发散性流动,缸体其它部位的应力分布均匀,可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裂纹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具体的,包括面板10、A板20、切料块30、B板40以及铸件50;所述的A板20设置在面板10的下表面,该面板10上设置有主流道101以及与主流道101相连通的多个支流道102,主流道101的顶部具有浇注口103,所述的B板40贴合在A板20的下表面,A板20上设置有多条与铸件50的型腔相连通的竖直流道201,该竖直流道201贯穿于所述的B板40;所述的竖直流201道设置于铸件50的型腔内的铸件气缸60处。所述支流道102的尾端与竖直流道的交汇处设置有切料块30,切料块30上设置有多个滑轨孔,该滑轨孔内设置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将切料块30可移动地悬挂在面板10上,切料块30的尾端设置有一撬勾,该撬勾即伸入支流道102尾端与竖直流道的交汇处。

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A板20上设置有六条与铸件50型腔相连通的竖直流道;所述的切料块30上设置有四个滑轨孔,且每个滑轨孔内均设置有一限位螺栓。另外,所述的六缸直列式发动机缸体多点浇口压铸模具还包括模具底板70和支撑板80,模具底板70位于铸件的型腔下方,所述的支撑板80支撑在模具底板70的下表面。

通过上述的结构,面板10与A板20开模时,主流道101和支流道102在竖直流道的紧扣下连同切料块30紧贴在A板20上,当切料块30随A板20的进一步拉开二移动至限位螺栓的限位处时,随着A板20带着铸件50与竖直流道的继续开模,停止于限位位置的切料块30,通过尾端的撬勾,自然的通过杠杠原理将继续向前移动的竖直流道与支流道102分离,非常的方便实用。由于竖直流道设置于铸件50的型腔内的铸件气缸处,降低气缸部位出现成型缺陷的风险,由于浇口设置在缸体中部,铝料发散性流动,缸体其它部位的应力分布均匀,可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裂纹产生。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