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985发布日期:2019-11-12 23:2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传动套毛坯为铸钢件,内壁有梯型螺纹,梯型螺纹若采用机械切削加工获得,存在的问题是:梯型螺纹部位需要施放加工余量,增加金属消耗;加工困难,需要数控机床连续加工20小时;因毛坯是长度较大的圆筒形薄壁铸件,易产生轴线缩孔、缩松缺陷,且梯型螺纹正位于壁厚中心部位,因该缺陷造成的螺纹残缺使产品报废率高达80%。

若通过铸造方法获得,可以解决采用机械切削加工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形成梯型螺纹的泥芯要求极高。采用普通型砂、手工制作的泥芯,存在的问题是:尺寸精确差,尺寸精度仅达到CT8级;表面光洁度低,表面粗糙度Ra值≥50μm;产品质量不稳定,梯型螺纹处因表面光洁度低、螺纹残缺,且不容易打磨清理等原因造成的产品报废率达55%。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的研制对于模具铸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检索,已有专利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139200.9,专利名称:一种铸造泥芯覆膜砂喷砂装置,授权公告日:2018年10月20日,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铸造泥芯覆膜砂喷砂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对称所设的两个支撑板I、支撑板I的一侧所匹配安装的液压缸I、支撑板I另一侧所匹配安装的固定板I、固定板I端面上对称所设的四个导杆I、导杆I上所套配的安装板I和安装板I上所匹配安装的泥芯模;所述加强芯的芯棒上设有主喷孔与侧喷孔,且主喷孔的孔口与进料管的管口相匹配连通,这使得喷砂造芯的过程中,覆膜砂可以更快的充满整个泥芯型腔;加强芯的整体结构使得喷砂完成后,加强芯会存留在泥芯内,增加泥芯的整体强度。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生产效率较低,泥芯的表面光洁度低,加工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动套生产过程中覆膜砂泥芯的尺寸不精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本实用新型利用四面可推压移动的芯盒模具,能够实现准确定位,使覆膜砂泥芯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度高,同时该方法生产的覆膜砂泥芯速度较快,提高了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包括定位销、前垫块、后垫块、左垫块、右垫块、顶杆和顶板,所述前垫块和后垫块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形成芯盒模具的箱体,箱体内形成中空的内腔,前垫块和后垫块围成箱体的四个壁面上和中心线上均匀设置若干空心孔;所述前垫块和后垫块形成的内腔中设置左垫块和右垫块,左垫块和右垫块上安装顶杆;所述前垫块和后垫块外与左垫块和右垫块垂直方向的外壁面上安装顶杆,顶杆的另一端穿过空心孔连接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垫块和后垫块对称设置,围成矩形的型腔,前垫块和后垫块的中心为半圆状突起,在半圆的圆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与透气芯骨相配合的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左垫块和右垫块对称设置,左垫块和右垫块与前垫块和后垫块共同围成能够包裹透气芯骨的密闭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前垫块和后垫块上设置有加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后垫块侧面设置有测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板外壁面设置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芯盒模具的顶部覆盖射砂板,所述射砂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射砂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盒模具的中心安装透气芯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透气芯骨包括芯骨Ⅰ和芯骨Ⅱ,芯骨Ⅰ和芯骨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骨Ⅰ的直径小于芯骨Ⅱ的直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芯盒模具中的前垫块、后垫块、左垫块和右垫块可移动,能够与射芯机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四个方向的开合与紧闭,能够对覆膜砂泥芯的准确定位,使生产出的覆膜砂尺寸精确,质量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左垫块、右垫块、前垫块和后垫块分别设置在动模机构、定模工作台和左右开合机构的对应面上,且左垫块、右垫块、前垫块和后垫块与动模机构、定模工作台和左右开合机构之间还设置有,顶板外还设置有安装板,顶杆、顶板和安装板能够对芯盒模具四面形成较大的推力,增大覆膜砂泥芯的紧实度,提高覆膜砂泥芯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左垫块和右垫块与前垫块和后垫块共同围成能够包裹透气芯骨的密闭空腔,此空腔可以生产表面有螺纹的覆膜砂泥芯,通过芯盒模具与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相互挤压,提高覆膜砂泥芯的表面光洁度;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射砂板与射砂孔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射砂能够匀速的进入覆膜砂泥芯腔中,另一方面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一次喷砂过多产生的浪费和产生堵塞射砂孔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加热孔和测温孔能够与加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元件相互配合,既能实现设定加热速度的功能,也能实现准确控温,使生产的覆膜砂泥芯质量更稳定;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顶板外壁面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一方面能够使射芯机对芯盒模具四面实现均衡的推力,另一方面能够对顶板实现一定的保护功能,也能缓冲四面的推力;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两个不同直径的芯骨,由小到大,方便放入和取出,芯骨上开设的小孔能够透气,有利于芯盒模具与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压合;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芯盒模具能够实现四面开合,与射芯机相互配合,能够准确设定加热温度、射砂时间和热硬化时间等,使生产的覆膜砂泥芯速度更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芯盒模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芯盒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芯盒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透气芯骨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标号说明:1、定位销,2、射砂板,3、前垫块,4、后垫块,5、左垫块,6、右垫块,7、顶杆,8、顶板,9、安装板,10、加热孔,11、测温孔,12、透气芯骨,121、芯骨Ⅰ,122、芯骨Ⅱ,13、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包括定位销1、前垫块3、后垫块4、左垫块5、右垫块6、顶杆7和顶板8,所述前垫块3和后垫块4之间通过定位销1固定形成芯盒模具的箱体,箱体内形成中空的内腔,前垫块3和后垫块4围成箱体的四个壁面上和中心线上均匀设置若干空心孔;所述前垫块3和后垫块4形成的内腔中设置左垫块5和右垫块6,左垫块5和右垫块6上安装顶杆7;所述前垫块3和后垫块4外与左垫块5和右垫块6垂直方向的外壁面上安装顶杆7,顶杆7的另一端穿过空心孔连接顶板8。

本实施例中芯盒模具中的前垫块、后垫块、左垫块和右垫块可移动,能够与射芯机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四个方向的开合与紧闭,能够对覆膜砂泥芯的准确定位,使生产出的覆膜砂尺寸精确,质量稳定。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前垫块3和后垫块 4对称设置,围成矩形的型腔,前垫块3和后垫块4的中心为半圆状突起,在半圆的圆顶部向内凹陷,形成与透气芯骨12相配合的弧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左垫块、右垫块、前垫块和后垫块分别设置在动模机构、定模工作台和左右开合机构的对应面上,且左垫块、右垫块、前垫块和后垫块与动模机构、定模工作台和左右开合机构之间还设置有,顶板外还设置有安装板,顶杆、顶板和安装板能够对芯盒模具四面形成较大的推力,增大覆膜砂泥芯的紧实度,提高覆膜砂泥芯的质量。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进一步地,左垫块5和右垫块6对称设置,左垫块5和右垫块6与前垫块3和后垫块4共同围成能够包裹透气芯骨12的密闭空腔。

本实施例中左垫块和右垫块与前垫块和后垫块共同围成能够包裹透气芯骨的密闭空腔,此空腔可以生产表面有螺纹的覆膜砂泥芯,通过芯盒模具与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相互挤压,提高覆膜砂泥芯的表面光洁度。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进一步地,前垫块3和后垫块4上设置有加热孔10,后垫块4侧面设置有测温孔11。

本实施例中加热孔和测温孔能够与加热元件和温度控制元件相互配合,既能实现设定加热速度的功能,也能实现准确控温,使生产的覆膜砂泥芯质量更稳定。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顶板8外壁面设置安装板9。

本实施例中顶板外壁面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一方面能够使射芯机对芯盒模具四面实现均衡的推力,另一方面能够对顶板实现一定的保护功能,也能缓冲四面的推力。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进一步地,芯盒模具的顶部覆盖射砂板2,所述射砂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射砂孔。

本实施例中射砂板与射砂孔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射砂能够匀速的进入覆膜砂泥芯腔中,另一方面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一次喷砂过多产生的浪费和产生堵塞射砂孔的现象。

实施例7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或实施例6的任一实施例基本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芯盒模具的中心安装透气芯骨12,所述透气芯骨12包括芯骨Ⅰ121和芯骨Ⅱ122,芯骨Ⅰ121和芯骨Ⅱ12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芯骨Ⅰ121的直径小于芯骨Ⅱ122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两个不同直径的芯骨,由小到大,方便放入和取出,芯骨上开设的小孔能够透气,有利于芯盒模具与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压合。

实施例8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8的任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本实施例的一种制作覆膜砂泥芯的芯盒模具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A:将芯盒模具放置在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底座上;

步骤B:将加热元件安装于芯盒模具的加热孔内;将温度控制元件安装于芯盒模具的测温孔内;

步骤C:将透气芯骨安装在芯盒模具内;

步骤D:将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温度控制元件进行温度设定,然后设定射砂时间和热硬化时间;

步骤E:开启四方向开合射芯机加热元件电源开始加热;当四方向开合射芯机的温度控制元件显示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开启射砂电源按钮,射砂筒移动到射砂板工作位并下压,开始通过芯盒模具的射砂板向芯盒型腔内射砂,然后抬起并复位;

步骤F:90~120秒后取出泥芯,完成制芯,本实施例中选择100秒后取出,大大缩短了泥芯的生产时间,使生产时间压缩了20%,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芯盒模具能够实现四面开合,与射芯机相互配合,能够准确设定加热温度、射砂时间和热硬化时间等,使生产的覆膜砂泥芯速度更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芯盒模具与射芯机相互配合,能够准确设定加热温度、射砂时间和热硬化时间等,使生产的覆膜砂泥芯速度更快,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可以方便地制作传动套覆膜砂泥芯,用于传动套铸造生产,通过铸造方法,能够直接铸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梯型螺纹;解决了采用机械切削加工方法获得梯型螺纹所存在的增加金属消耗、加工时间长、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解决了采用普通型砂、手工制作泥芯所存在的尺寸精确差、表面光洁度低、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尺寸精度可达到CT5~6级,提高了一级;表面光洁度高提高,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到6.3~12.5μm,提高了5%;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99.6%,提高了10%。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