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8786发布日期:2019-04-29 14:18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铝型材是由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通常是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后,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在加上一些合金元素,可以大大提高铝型材的性能。

随着铝制品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铝型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铝型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铝型材,其在挤压后粗糙度较大,导致铝型材的表面亮度不好,进而影响铝型材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折性能好,烧焊后牢固,且表面处理后不变色的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折性能好,烧焊后牢固,且表面处理后不变色的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优选的,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熔铝:往高温烘炉中投入铝锭,进行熔融为铝液;

步骤二,熔融混合:往步骤一烘炉的铝液中投入配方量的硅、铁、铜、镁、锰和锌,高温熔融后得到熔融混合液;

步骤三,氮气精炼:往步骤二得到的熔融混合液中通入氮气进行精炼除气,得到精炼熔融混合液;

步骤四,在线除气和钇钕投放:对步骤三得到的精炼熔融混合液进行在线除气和投入配方量的钇和钕,进一步进行熔融得到熔融液;

步骤五,过滤:对步骤四得到的熔融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得到去杂熔融液;

步骤六,铸造:利用步骤五得到的去杂熔融液进行铸造,得到铸锭;

步骤七,挤压和时效处理:对步骤六得到的铸锭进行挤压,挤压后再进行时效处理,得到抗氧化的铝型材;

其中,所述步骤七中,所述挤压的压力设置为330mpa~420mp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高温烘炉的温度为450℃~50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六中,利用步骤五得到的去杂熔融液在750℃~850℃下进行铸造,得到铸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七中,所述挤压的温度设置为460℃~5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由于加入了稀土元素钇和钕,并协同硅、铁、铜、镁、锰和锌,使得所制得的铝型材具有表面亮度好的性能。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由于在进行挤压处理时,将挤压的压力设置为330mpa~420mpa,进而通过极压处理进一步提高铝型材的表面亮度,使得挤压后的铝型材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6.3级别,并且该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

硅0.7kg、铁0.45kg、钇0.08kg、钕0.07kg、铜0.18kg、镁0.45kg、锰0.07kg、锌0.13kg、其余为铝。

上述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熔铝:往温度为480℃的高温烘炉中投入铝锭,进行熔融为铝液;

步骤二,熔融混合:往步骤一烘炉的铝液中投入配方量的硅、铁、铜、镁、锰和锌,高温熔融后得到熔融混合液;

步骤三,氮气精炼:往步骤二得到的熔融混合液中通入氮气进行精炼除气,得到精炼熔融混合液;

步骤四,在线除气和钇钕投放:对步骤三得到的精炼熔融混合液进行在线除气和投入配方量的钇和钕,进一步进行熔融得到熔融液;

步骤五,过滤:对步骤四得到的熔融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得到去杂熔融液;

步骤六,铸造:利用步骤五得到的去杂熔融液在800℃下进行铸造,得到铸锭;

步骤七,挤压和时效处理:对步骤六得到的铸锭进行挤压,挤压后再进行时效处理,得到抗氧化的铝型材;本实施例中,挤压的压力设置为380mpa。本实施例中,挤压的温度设置为480℃。

实施例2。

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

硅0.6kg、铁0.4kg、钇0.05kg、钕0.05kg、铜0.15kg、镁0.4kg、锰0.05kg、锌0.1kg、其余为铝。

上述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熔铝:往温度为450℃的高温烘炉中投入铝锭,进行熔融为铝液;

步骤二,熔融混合:往步骤一烘炉的铝液中投入配方量的硅、铁、铜、镁、锰和锌,高温熔融后得到熔融混合液;

步骤三,氮气精炼:往步骤二得到的熔融混合液中通入氮气进行精炼除气,得到精炼熔融混合液;

步骤四,在线除气和钇钕投放:对步骤三得到的精炼熔融混合液进行在线除气和投入配方量的钇和钕,进一步进行熔融得到熔融液;

步骤五,过滤:对步骤四得到的熔融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得到去杂熔融液;

步骤六,铸造:利用步骤五得到的去杂熔融液在750℃进行铸造,得到铸锭;

步骤七,挤压和时效处理:对步骤六得到的铸锭进行挤压,挤压后再进行时效处理,得到抗氧化的铝型材;本实施例中,挤压的压力设置为330mpa。本实施例中,挤压的温度设置为460℃。

实施例3。

一种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它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

硅0.9kg、铁0.5kg、钇0.1kg、钕0.1kg、铜0.2kg、镁0.5kg、锰0.1kg、锌0.15kg、其余为铝。

上述能提高表面亮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熔铝:往温度为500℃的高温烘炉中投入铝锭,进行熔融为铝液;

步骤二,熔融混合:往步骤一烘炉的铝液中投入配方量的硅、铁、铜、镁、锰和锌,高温熔融后得到熔融混合液;

步骤三,氮气精炼:往步骤二得到的熔融混合液中通入氮气进行精炼除气,得到精炼熔融混合液;

步骤四,在线除气和钇钕投放:对步骤三得到的精炼熔融混合液进行在线除气和投入配方量的钇和钕,进一步进行熔融得到熔融液;

步骤五,过滤:对步骤四得到的熔融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得到去杂熔融液;

步骤六,铸造:利用步骤五得到的去杂熔融液在850℃下进行铸造,得到铸锭;

步骤七,挤压和时效处理:对步骤六得到的铸锭进行挤压,挤压后再进行时效处理,得到抗氧化的铝型材;本实施例中,挤压的压力设置为420mpa。本实施例中,挤压的温度设置为500℃。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