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锌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3994发布日期:2020-11-19 22:1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镀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锌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锌易溶于酸,也能溶于碱,故称它为两性金属。锌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发生变化。在潮湿的空气中,锌表面会生成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在含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海洋性气氛中,锌的耐蚀性较差,尤其在高温高湿含有机酸的气氛里,锌镀层极易被腐蚀。锌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76v,对钢铁基体来说,锌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它主要用于防止钢铁的腐蚀,其防护性能的优劣与镀层厚度关系甚大。锌镀层经钝化处理、染色或涂覆护光剂后,能显著提高其防护性和装饰性。现有的工件经酸洗去除杂质和铁锈后直接浸入溶锌槽,耗锌量高,且当锌液和冷却水中混有杂质时,通常影响镀锌效果,且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增加成品质量,节约成本的镀锌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镀锌生产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镀锌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镀前处理:使用吊具将工件进行吊挂,运送至第一清水池中,使用第一清洁装置将工件表面的粘附物清除,在工件表面设置流锌孔;

s2.酸洗:酸池中注入15-17%稀盐酸,将工件放入酸池中使其被稀盐酸浸没,浸泡时间为10-15min,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稀盐酸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稀盐酸中,充分浸泡后捞出放入第二清水池中,在清洗过程中,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清水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清水中,清洗过程中工件提起三次;

s3.助镀剂的制备:按照重量份数,将氯化锌2-4份,氯化铵1-3份倒入助镀池中并混合均匀制得助镀剂,在助镀剂中添加防爆剂0.2-0.5份;

s4.助镀剂处理:将步骤s3中清洗后的工件浸入助镀池中,浸泡时间为30-40s;

s5.烘干处理:将工件从助镀池中捞出放入烘干室内,烘干室内的温度调节为55-75℃,烘干时间为3-5min,将工件从烘干室内取出,使用第三清洁装置将其表面的氧化层去除;

s6.热镀锌:将锌液池内的锌液加热至430-435℃,将工件浸入锌液池中的热锌液内5-10min,期间取出工件至空气中冷却10-15s,再浸入热锌液中,冷却步骤重复三次;

s7.水冷、钝化处理:将热镀锌后的工件置入清水池中冷却20-30s,冷却后的工件放入钝化槽中钝化15-30min,在工件表面形成钝化膜;

s8.修整加工:将工件从吊具上卸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至光滑。

优选的,步骤s2中酸池中注入16%稀盐酸,将工件放入酸池中使其被稀盐酸浸没,浸泡时间为13min。

优选的,步骤s3中按照重量份数,将氯化锌3份,氯化铵2份倒入助镀池中并混合均匀制得助镀剂,在助镀剂中添加防爆剂0.35份。

优选的,步骤s4中工件浸入助镀池中的时间为35s。

优选的,步骤s5中烘干室内的温度调节为65℃,烘干时间为4min。

优选的,步骤s6中锌液池内的锌液加热至433℃,将工件浸入锌液池中的热锌液内8min,期间取出工件至空气中冷却13s。

优选的,步骤s7中将热镀锌后的工件置入清水池中冷却25s,清水池内部设有第二过滤器和制冷装置,水温保持在35-40℃,冷却后的工件放入钝化槽中钝化22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润湿剂改善助镀液功能,助镀液可清除工件表面上残留的铁盐及未除掉的氧化铁等杂质,改善成品品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使得锌液和清水循环使用,镀件质量高,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镀锌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镀前处理:使用吊具将工件进行吊挂,运送至第一清水池中,使用第一清洁装置将工件表面的粘附物清除,在工件表面设置流锌孔;

s2.酸洗:酸池中注入15%稀盐酸,将工件放入酸池中使其被稀盐酸浸没,浸泡时间为10min,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稀盐酸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稀盐酸中,充分浸泡后捞出放入第二清水池中,在清洗过程中,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清水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清水中,清洗过程中工件提起三次;

s3.助镀剂的制备:按照重量份数,将氯化锌2份,氯化铵1份倒入助镀池中并混合均匀制得助镀剂,在助镀剂中添加防爆剂0.2份;

s4.助镀剂处理:将步骤s3中清洗后的工件浸入助镀池中,浸泡时间为30s;

s5.烘干处理:将工件从助镀池中捞出放入烘干室内,烘干室内的温度调节为55℃,烘干时间为3min,将工件从烘干室内取出,使用第三清洁装置将其表面的氧化层去除;

s6.热镀锌:将锌液池内的锌液加热至430℃,将工件浸入锌液池中的热锌液内5min,期间取出工件至空气中冷却10s,再浸入热锌液中,冷却步骤重复三次;

s7.水冷、钝化处理:将热镀锌后的工件置入清水池中冷却20s,冷却后的工件放入钝化槽中钝化15min,在工件表面形成钝化膜;

s8.修整加工:将工件从吊具上卸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至光滑。

实施例2

s1.镀前处理:使用吊具将工件进行吊挂,运送至第一清水池中,使用第一清洁装置将工件表面的粘附物清除,在工件表面设置流锌孔;

s2.酸洗:酸池中注入16%稀盐酸,将工件放入酸池中使其被稀盐酸浸没,浸泡时间为13min,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稀盐酸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稀盐酸中,充分浸泡后捞出放入第二清水池中,在清洗过程中,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清水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清水中,清洗过程中工件提起三次;

s3.助镀剂的制备:按照重量份数,将氯化锌3份,氯化铵2份倒入助镀池中并混合均匀制得助镀剂,在助镀剂中添加防爆剂0.35份;

s4.助镀剂处理:将步骤s3中清洗后的工件浸入助镀池中,浸泡时间为35s;

s5.烘干处理:将工件从助镀池中捞出放入烘干室内,烘干室内的温度调节为65℃,烘干时间为4min,将工件从烘干室内取出,使用第三清洁装置将其表面的氧化层去除;

s6.热镀锌:将锌液池内的锌液加热至433℃,将工件浸入锌液池中的热锌液内8min,期间取出工件至空气中冷却13s,再浸入热锌液中,冷却步骤重复三次;

s7.水冷、钝化处理:将热镀锌后的工件置入清水池中冷却25s,冷却后的工件放入钝化槽中钝化22min,在工件表面形成钝化膜;

s8.修整加工:将工件从吊具上卸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至光滑。

实施例3

s1.镀前处理:使用吊具将工件进行吊挂,运送至第一清水池中,使用第一清洁装置将工件表面的粘附物清除,在工件表面设置流锌孔;

s2.酸洗:酸池中注入17%稀盐酸,将工件放入酸池中使其被稀盐酸浸没,浸泡时间为15min,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稀盐酸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稀盐酸中,充分浸泡后捞出放入第二清水池中,在清洗过程中,每隔5min将工件提起至清水界面以上,再重新浸入清水中,清洗过程中工件提起三次;

s3.助镀剂的制备:按照重量份数,将氯化锌4份,氯化铵3份倒入助镀池中并混合均匀制得助镀剂,在助镀剂中添加防爆剂0.5份;

s4.助镀剂处理:将步骤s3中清洗后的工件浸入助镀池中,浸泡时间为40s;

s5.烘干处理:将工件从助镀池中捞出放入烘干室内,烘干室内的温度调节为75℃,烘干时间为5min,将工件从烘干室内取出,使用第三清洁装置将其表面的氧化层去除;

s6.热镀锌:将锌液池内的锌液加热至435℃,将工件浸入锌液池中的热锌液内10min,期间取出工件至空气中冷却15s,再浸入热锌液中,冷却步骤重复三次;

s7.水冷、钝化处理:将热镀锌后的工件置入清水池中冷却30s,冷却后的工件放入钝化槽中钝化30min,在工件表面形成钝化膜;

s8.修整加工:将工件从吊具上卸下,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至光滑。

工件镀锌后的参数如表1:

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实施例1-3提供的镀锌工艺方法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