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纹身针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7410发布日期:2019-07-10 10:4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纹身针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纹身针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纹身针抛光机。



背景技术:

纹身针是用来进行纹身的重要工具,在纹身针的加工过程中,纹身针针头部分容易出现毛刺、划伤或脏污的现象,需要对纹身针的针头部分进行抛光作业,在实际加工时,多采用人工手持纹身针将针头部分靠近抛光轮进行抛光,这种方式效率低、一致性差、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持纹身针即可对针头部分进行抛光作业、效率高、一致性好的纹身针抛光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纹身针抛光机,包括:

机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链条;设置在链条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纹身针的针槽,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导齐纹身针的第一挡板,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靠平纹身针针尾部分的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固定块上方的用于压住纹身针针身部分的压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抛光纹身针的抛光轮;所述针槽垂直于所述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固定块的第一侧面为弧面,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固定块的第二侧面平行于所述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一侧面距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沿所述纹身针的行进方向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纹身针在行进时被所述第一侧面逐渐导齐;所述抛光轮能够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调整与所述纹身针的相对位置;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纹身针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链条涨紧在多个可转动的齿轮上,其中至少有一个齿轮为主动轮,通过该主动轮的旋转带动链条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链条有两根,所述两根链条互相平行的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块有多个,所述多个固定块均匀分布在链条上。

优选地,所述针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纹身针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抛光轮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平行于所述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

优选地,所述纹身针抛光机还包括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抛光轮与所述纹身针接触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抛光轮包括第一抛光轮、第二抛光轮,所述第一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位于所述压板下表面的上方,所述第二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位于所述针槽槽底所在平面的下方,所述第一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抛光轮的转动轴心线相平行。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纹身针抛光机,通过在固定块上设置放置纹身针的针槽,并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导齐纹身针的针头部分,通过设置第二挡板靠平纹身针的针尾部分,通过设置压板压住纹身针的针身部分,使得纹身针在被抛光轮抛光时处于齐平状态并被完全固定,使得无需人工手持纹身针即可对针头部分进行抛光作业,并且效率高,抛光的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5为图2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机架;2、固定块;21、针槽;3、链条;4、第一挡板;41、第一侧面;5、第二挡板;51、凹槽;52、第二侧面;6、压板;61、观察窗;7、第一抛光轮;71、第一转轴;72、第一抛光轮支架;73、第一喷水管;8、第二抛光轮;81、第二转轴;82、第二抛光轮支架;83、第二喷水管;9、纹身针;91、针头部分;92、针身部分;93、针尾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中所指的上、下方向为图1中的上、下方向;本发明中所指的前、后方向为图2中的下、上方向;本发明中所指的顺时针方向为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纹身针抛光机,包括:机架1、固定块2、链条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压板6、第一砂轮7、第二砂轮8,其中,链条3涨紧在多个齿轮上,所述多个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多个齿轮中至少有一个为主动轮,该主动轮旋转带动链条3沿顺时针转动,链条3有两根,两根链条3互相平行的设置;固定块2有多个,均匀分布在链条3上,固定块2与链条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块2上设置有针槽21,针槽21用于放置纹身针9,针槽21的在上下方向上的槽深大于纹身针9的直径;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4,在固定块2上的针槽21中放入纹身针9时,第一挡板4位于纹身针9针头部分91的一侧,第一挡板4用于将经过第一挡板4的纹身针9针头部分91导齐;固定块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5,在固定块2上的针槽21中放入纹身针9时,第二挡板5位于纹身针9针尾部分93的一侧,第二挡板5用于将经过第二挡板5的纹身针9针尾部分93靠平;第一抛光轮7套装在第一转轴71上,第一转轴71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连接在第一抛光轮支架72上,第一抛光轮7能够绕第一转轴71进行旋转,第一轴承座能够沿第一抛光轮支架72上下移动,第一抛光轮支架72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抛光轮8套装在第二转轴81上,第二转轴81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连接在第二抛光轮支架82上,第二抛光轮8能够绕第二转轴81进行旋转,第二轴承座能够沿第二抛光轮支架82上下移动,第二抛光轮支架82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抛光轮7、第二抛光轮8、第一挡板4位于固定块2的同一侧,第一抛光轮7、第二抛光轮8的转动轴心线互相平行,针槽21垂直于第一抛光轮7的转动轴心线;压板6位于固定块2的上方,并且从第一抛光轮7的正前方延伸至第二抛光轮8的正前方,压板6的下表面与固定块2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纹身针9的直径,在固定块2随链条3的转动移动时,所述间隙保证压板6的下表面不接触固定块2的上表面,在第一抛光轮7、第二抛光轮8对固定块2上的针槽21内的纹身针9的针头部分91进行抛光时,压板6的下表面通过压住纹身针9的针身部分92以阻挡纹身针9向上跳起飞出,压板6上设置有观察窗61,用于观察针槽21内纹身针9在固定块2的移动过程中的情况。

如图2-3所示,第一挡板4具有靠近固定块2的第一侧面41,第一侧面41为弧面,第二挡板5具有靠近固定块2的第二侧面52,第二侧面52平行于第一抛光轮7的转动轴心线,第二侧面52上设置有凹槽51,凹槽51的槽底平行于第一抛光轮7的转动轴心线,在纹身针9的针尾部分93为特殊形状时,凹槽51用于容纳针尾部分93,第一侧面41距第二侧面52之间的距离沿纹身针9的行进方向逐渐减小,使得纹身针9在行进时被第一侧面41逐渐导齐,如图3所示,纹身针9被导齐时,针头部分91的端部与第一侧面41相接触,针尾部分93的端部与第二侧面52上的凹槽51的槽底面相接触。

如图4所示,第一转轴72位于压板6下表面的上方,通过调整第一抛光轮7与纹身针9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抛光轮7的外圆周面与纹身针9针头部分91的上表面相接触,并对其进行抛光,第一喷水管73的喷水方向朝向第一抛光轮7与纹身针9相接触的位置,在第一抛光轮7对纹身针9进行抛光作业时,第一喷水管73喷水进行降温并将抛光后产生的粉末冲走。

如图5所示,第二转轴82位于针槽21槽底所在平面的下方,通过调整第二抛光轮8与纹身针9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二抛光轮8的外圆周面与纹身针9针头部分91的下表面相接触,并对其进行抛光,第二喷水管83的喷水方向朝向第二抛光轮8与纹身针9相接触的位置,在第二抛光轮8对纹身针9进行抛光作业时,第二喷水管83喷水进行降温并将抛光后产生的粉末冲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