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60611发布日期:2019-11-16 01: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炼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ps转炉吹炼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除去冰铜中的铁、硫及一部分其它有害杂质,从而获得金属铜(粗铜),金、银等贵金属被富集于粗铜中。

冰铜的ps转炉吹炼,是一种强烈的氧化过程,即压缩空气吹入转炉中的熔融冰铜层中,首先氧化的是硫化亚铁(fes),氧化后生成氧化亚铁(feo)和二氧化硫(so2),氧化亚铁与(feo)加入的石英熔剂(sio2)结合造渣(2feo·sio2),二氧化硫(so2)则自炉口逸出,炉渣(2feo·sio2)定期从炉口放出,根据转炉吹炼的实际情况,向炉内多次加入不同数量的熔融冰铜进行继续吹炼,和自炉内放出渣,直至炉内已聚集足够数量的硫化亚铜(cu2s),故称为吹炼一周期,以生成大量炉渣为特征,其主要目的是除去冰铜中的铁及一部分其它有害杂质。第二周期的目的是将白冰铜吹炼成粗铜,除去冰铜中的硫,因为二周期不加熔剂,所以没有或很少有炉渣生成。

ps转炉的造渣阶段,很难将炉内的炉渣全部去除,加之二周期伴有少量的炉渣生成,所以ps转炉在粗铜的出铜过程中,伴有少量的炉渣进入粗铜,影响粗铜化学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解决了转炉粗铜含渣较多的问题,成功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量,降低粗铜杂质含量,提高粗铜化学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ps转炉二周期出铜前,加入大粒度石英石,与漂浮于铜面上的过氧化渣接触,使渣层由液相变为固相;

2)转炉倾倒铜水,由小到大控制倾倒流量,降低铜水冲刷力,从而减少粗铜夹渣量。

作为优选,步骤1)中,石英石的粒度控制在30-50mm,成分:sio2≥92%,h2o≤3%。

作为优选,石英石加入量与渣量的比例控制在1:1.3-1:3之间,石英加入量上限为7吨。

作为优选,转炉渣量估算方法:用钎杆测量炉内渣层厚度,进而估算石英石加入使用量;渣层厚度10mm,渣量1-2吨;渣层厚度10-20mm,渣量2-3吨;渣层厚度20-30mm,渣量3-4吨;渣层厚度30-40mm,渣量4-5吨;渣层厚度40-50mm,渣量5-6吨;渣层厚度50-60mm,渣量6-7吨;渣层厚度60-70mm,渣量7-8吨;渣层厚度70-80mm,渣量8-9吨;渣层厚度80-90mm,渣量9-10吨;渣层厚度90-100mm,渣量10-11吨。

作为优选,步骤1)中,加入石英石时,调整转炉倾炉角度,增大石英石与渣层接触面积。

作为优选,转炉倾炉角度65-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ps转炉二周期出铜前,加入大粒度石英石,并对石英石的加入量进行控制,石英石与过氧化渣接触,石英石迅速吸收过氧化渣中的热量,使铜表面的过氧化渣迅速由液相变为固相,将粗铜和炉渣完全分离,解决了转炉粗铜含渣较多的问题,成功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量,降低粗铜杂质含量,提高粗铜化学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ps转炉二周期出铜前,调整转炉倾炉角度(60-70°),加入大粒度石英石(粒度控制在30-50mm,成分:sio2≥92%,h2o≤3%),与漂浮于铜面上的过氧化渣充分接触,使渣层由液相变为固相。

石英石加入量与渣量的比例控制在1:1.3-1:3之间,石英加入量上限为7吨(使用电子秤计量石英加入量)。转炉渣量估算方法是用钎杆测量炉内渣层厚度,进而估算石英石加入使用量。渣层厚度10mm,渣量1-2吨;渣层厚度10-20mm,渣量2-3吨;渣层厚度20-30mm,渣量3-4吨;渣层厚度30-40mm,渣量4-5吨;渣层厚度40-50mm,渣量5-6吨;渣层厚度50-60mm,渣量6-7吨;渣层厚度60-70mm,渣量7-8吨;渣层厚度70-80mm,渣量8-9吨;渣层厚度80-90mm,渣量9-10吨;渣层厚度90-100mm,渣量10-11吨。

2)转炉倾倒铜水,由小到大控制倾倒流量,降低铜水冲刷力,从而减少粗铜夹渣量。

实施例1-9的方法同上,具体工艺参数见表1。

表1ps转炉产出渣量与压渣石英加入量变化表

表2实施例1-9的粗铜化学品质表

ps转炉在二周期会生产一定量的过氧化渣,一周期没有除尽残留在铜中的铅、砷、锌、锑、铋、镍富集在过氧化渣内,比重较铜小,转炉出铜时,这部分过氧化渣全部漂浮的铜面上。转炉出铜前通过调整转炉倾炉角度和石英石的加入量,使石英与过氧化渣接触,石英迅速吸收过氧化渣中的热量,使铜表面的过氧化渣迅速由液相变为固相,最后将粗铜和炉渣完全分离,从而达到减少粗铜中的渣含量,有效提高粗铜化学品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ps转炉二周期出铜前,加入大粒度石英石,与漂浮于铜面上的过氧化渣接触,使渣层由液相变为固相;

2)转炉倾倒铜水,由小到大控制倾倒流量,降低铜水冲刷力,从而减少粗铜夹渣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英石的粒度控制在30-50mm,成分:sio2≥92%,h2o≤3%。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石英石加入量与渣量的比例控制在1:1.3-1:3之间,石英加入量上限为7吨。

4.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渣量估算方法:用钎杆测量炉内渣层厚度,进而估算石英石加入使用量;渣层厚度10mm,渣量1-2吨;渣层厚度10-20mm,渣量2-3吨;渣层厚度20-30mm,渣量3-4吨;渣层厚度30-40mm,渣量4-5吨;渣层厚度40-50mm,渣量5-6吨;渣层厚度50-60mm,渣量6-7吨;渣层厚度60-70mm,渣量7-8吨;渣层厚度70-80mm,渣量8-9吨;渣层厚度80-90mm,渣量9-10吨;渣层厚度90-100mm,渣量10-11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石英石时,调整转炉倾炉角度,增大石英石与渣层接触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倾炉角度65-7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的方法,属于化工冶炼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PS转炉二周期出铜前,加入大粒度石英石(粒度控制在30‑50mm,成分:SiO2≥92%,H2O≤3%),石英石与漂浮于铜面上的过氧化渣接触,使渣层由液相变为固相;2)转炉倾倒铜水,由小到大控制倾倒流量,降低铜水冲刷力,从而减少粗铜夹渣量。本发明通过在PS转炉二周期出铜前,加入大粒度石英石,石英石与过氧化渣接触,迅速吸收过氧化渣中的热量,使铜表面的过氧化渣迅速由液相变为固相,将粗铜和炉渣完全分离,解决了转炉粗铜含渣较多的问题,成功减少PS转炉粗铜夹带渣量,降低粗铜杂质含量,提高粗铜化学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阮光林;彭正生;岳晓华;余彬;张建波;李江平;陈习堂;王恩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