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5089发布日期:2020-02-22 03:32阅读:3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轴承盖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现代直线运动轴承使用的是同一种工作原理,只不过有时用球代替滚子。最简单的旋转轴承是轴套轴承,它只是一个夹在车轮和轮轴之间的衬套。这种设计随后被滚动轴承替代,就是用很多圆柱形的滚子替代原先的衬套,每个滚动体就像一个单独的车轮。

轴承盖的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现有的轴承盖加工工艺大都存在熔炼过程复杂,需要反复抽真空和反复翻转熔炼,不仅使铸造原料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化和改变,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轴承盖加工工艺大都存在熔炼过程复杂,需要反复抽真空和反复翻转熔炼,不仅使铸造原料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化和改变,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需要加工的轴承盖图纸进行审核,确认需要加工轴承盖的形状及尺寸,同时制作轴承盖的模具,并将树脂砂放入模具中,进行树脂砂造型,并对造型后的树脂砂模具进行修型、配模和合箱。

s2:选取5-6%的增碳剂、36-42%的新铁、16-22%的旧铁、36-42%的废钢、0.62-0.7%的硅、0.62-0.7%的锰、0.62-0.7%的铁为原料,将该原料添加至电炉中加热至熔炼温度。

s3:当电炉中的原料熔化成铁水后,再加入球化剂和精炼剂,再继续使电炉内部的温度上升,使得原料熔化的更加充分。

s4:原料充分熔化形成铁水后,将电炉内部的铁水放出至石墨坩锅内部,并向石墨坩锅内部添加辅助原料。

s5:使铁水中添加的辅助原料充分熔化在铁水内部,与铁水进行混合。

s6:将石墨坩锅中的铁水放入吊包内部,由吊包将铁水浇入型腔内进行浇铸。

s7:铁水的浇注时间设定为3-5min,浇注完成后将模具静置冷却降温至280-350℃时取出轴承盖半成品。

s8:将轴承盖半成品添加至正火炉内部进行预加热。

s9:步骤八中的预加热完成后,先将轴承盖静置冷却降温至200-250℃,而后再将炉内的温度升温至925-935℃,加热时间为1-2h,然后再进行静置冷却室温。

s10:将冷却至室温的轴承盖进行打磨清理,并对轴承盖进行机加工,按照步骤一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尺寸和数量进行加工螺纹孔。

s11:加工完成孔后,对轴承盖进行超声波清洗并进行抛光处理,再对轴承盖表面进行喷漆操作,最好得到成品轴承盖。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熔炼温度为920-1100℃,所述步骤四放出铁水时的温度为1410-1450℃。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描述的辅助原料为0.65%-0.75%的铜、0.55%-0.6%的不锈耐酸钢、0.4%-0.48%的钼和0.45-0.65%的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球化剂的浓度为0.8-1.2wt%,所述精炼剂的浓度为1.2-1.8wt%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预加热的加热温度为945-965℃,加热时间为2-3h。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向熔化的铁水内部添加球化剂、精炼剂和辅助原料,能够充分熔化铁水内部的原料,有效的增强铁水的质量,保证稳定的获得高质量的铁液,继而使铁水进行铸造成品后,提升轴承盖的硬度和强度,全面提升了轴承盖的质量,通过对成品轴承盖的抛光和喷漆工作,增强成品轴承盖的韧性和强度,提升了轴承盖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轴承盖加工工艺大都存在熔炼过程复杂,需要反复抽真空和反复翻转熔炼,不仅使铸造原料无法进行有效的转化和改变,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需要加工的轴承盖图纸进行审核,确认需要加工轴承盖的形状及尺寸,同时制作轴承盖的模具,并将树脂砂放入模具中,进行树脂砂造型,并对造型后的树脂砂模具进行修型、配模和合箱。

s2:选取5%的增碳剂、36%的新铁、16%的旧铁、36%的废钢、0.62%的硅、0.62%的锰、0.62%的铁为原料,将该原料添加至电炉中加热至熔炼温度,熔炼温度为920℃。

s3:当电炉中的原料熔化成铁水后,再加入球化剂和精炼剂,再继续使电炉内部的温度上升,使得原料熔化的更加充分,球化剂的浓度为0.8wt%,且球化剂具体为直径15mm的稀土球化剂,精炼剂的浓度为1.2wt%,通过向熔化的铁水内部添加球化剂、精炼剂和辅助原料,能够充分熔化铁水内部的原料,有效的增强铁水的质量,保证稳定的获得高质量的铁液,继而使铁水进行铸造成品后,提升轴承盖的硬度和强度,全面提升了轴承盖的质量。

s4:原料充分熔化形成铁水后,将电炉内部的铁水放出至石墨坩锅内部,放出铁水时的温度为1410℃,并向石墨坩锅内部添加辅助原料,辅助原料为0.65%%的铜、0.55%%的不锈耐酸钢、0.4%%的钼和0.45%的镍。

s5:使铁水中添加的辅助原料充分熔化在铁水内部,与铁水进行混合。

s6:将石墨坩锅中的铁水放入吊包内部,由吊包将铁水浇入型腔内进行浇铸。

s7:铁水的浇注时间设定为3min,浇注完成后将模具静置冷却降温至280℃时取出轴承盖半成品。

s8:将轴承盖半成品添加至正火炉内部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加热温度为945℃,加热时间为2h。

s9:步骤八中的预加热完成后,先将轴承盖静置冷却降温至200℃,而后再将炉内的温度升温至925℃,加热时间为1h,然后再进行静置冷却室温。

s10:将冷却至室温的轴承盖进行打磨清理,并对轴承盖进行机加工,按照步骤一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尺寸和数量进行加工螺纹孔。

s11:加工完成孔后,对轴承盖进行超声波清洗并进行抛光处理,再对轴承盖表面进行喷漆操作,最好得到成品轴承盖,通过对成品轴承盖的抛光和喷漆工作,增强成品轴承盖的韧性和强度,提升了轴承盖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需要加工的轴承盖图纸进行审核,确认需要加工轴承盖的形状及尺寸,同时制作轴承盖的模具,并将树脂砂放入模具中,进行树脂砂造型,并对造型后的树脂砂模具进行修型、配模和合箱。

s2:选取6%的增碳剂、42%的新铁、22%的旧铁、42%的废钢、0.7%的硅、0.7%的锰、0.7%的铁为原料,将该原料添加至电炉中加热至熔炼温度,熔炼温度为1100℃。

s3:当电炉中的原料熔化成铁水后,再加入球化剂和精炼剂,再继续使电炉内部的温度上升,使得原料熔化的更加充分,球化剂的浓度为1.2wt%,且球化剂具体为直径25mm的稀土球化剂,精炼剂的浓度为1.8wt%,通过向熔化的铁水内部添加球化剂、精炼剂和辅助原料,能够充分熔化铁水内部的原料,有效的增强铁水的质量,保证稳定的获得高质量的铁液,继而使铁水进行铸造成品后,提升轴承盖的硬度和强度,全面提升了轴承盖的质量。

s4:原料充分熔化形成铁水后,将电炉内部的铁水放出至石墨坩锅内部,放出铁水时的温度为1450℃,并向石墨坩锅内部添加辅助原料,辅助原料为0.75%的铜、0.6%的不锈耐酸钢、0.48%的钼和0.65%的镍。

s5:使铁水中添加的辅助原料充分熔化在铁水内部,与铁水进行混合。

s6:将石墨坩锅中的铁水放入吊包内部,由吊包将铁水浇入型腔内进行浇铸。

s7:铁水的浇注时间设定为5min,浇注完成后将模具静置冷却降温至350℃时取出轴承盖半成品。

s8:将轴承盖半成品添加至正火炉内部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加热温度为965℃,加热时间为3h。

s9:步骤八中的预加热完成后,先将轴承盖静置冷却降温至250℃,而后再将炉内的温度升温至935℃,加热时间为2h,然后再进行静置冷却室温。

s10:将冷却至室温的轴承盖进行打磨清理,并对轴承盖进行机加工,按照步骤一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尺寸和数量进行加工螺纹孔。

s11:加工完成孔后,对轴承盖进行超声波清洗并进行抛光处理,再对轴承盖表面进行喷漆操作,最好得到成品轴承盖,通过对成品轴承盖的抛光和喷漆工作,增强成品轴承盖的韧性和强度,提升了轴承盖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需要加工的轴承盖图纸进行审核,确认需要加工轴承盖的形状及尺寸,同时制作轴承盖的模具,并将树脂砂放入模具中,进行树脂砂造型,并对造型后的树脂砂模具进行修型、配模和合箱。

s2:选取5%的增碳剂、36%的新铁、16%的旧铁、36%的废钢、0.62%的硅、0.62%的锰、0.62%的铁为原料,将该原料添加至电炉中加热至熔炼温度,熔炼温度为1100℃。

s3:当电炉中的原料熔化成铁水后,再加入球化剂和精炼剂,再继续使电炉内部的温度上升,使得原料熔化的更加充分,球化剂的浓度为0.8wt%,且球化剂具体为直径15mm的稀土球化剂,精炼剂的浓度为1.2wt%,通过向熔化的铁水内部添加球化剂、精炼剂和辅助原料,能够充分熔化铁水内部的原料,有效的增强铁水的质量,保证稳定的获得高质量的铁液,继而使铁水进行铸造成品后,提升轴承盖的硬度和强度,全面提升了轴承盖的质量。

s4:原料充分熔化形成铁水后,将电炉内部的铁水放出至石墨坩锅内部,放出铁水时的温度为1450℃,并向石墨坩锅内部添加辅助原料,辅助原料为0.4%%的钼和0.45%的镍。

s5:使铁水中添加的辅助原料充分熔化在铁水内部,与铁水进行混合。

s6:将石墨坩锅中的铁水放入吊包内部,由吊包将铁水浇入型腔内进行浇铸。

s7:铁水的浇注时间设定为5min,浇注完成后将模具静置冷却降温至350℃时取出轴承盖半成品。

s8:将轴承盖半成品添加至正火炉内部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加热温度为945℃,加热时间为2h。

s9:步骤八中的预加热完成后,先将轴承盖静置冷却降温至250℃,而后再将炉内的温度升温至935℃,加热时间为2h,然后再进行静置冷却室温。

s10:将冷却至室温的轴承盖进行打磨清理,并对轴承盖进行机加工,按照步骤一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尺寸和数量进行加工螺纹孔。

s11:加工完成孔后,对轴承盖进行超声波清洗并进行抛光处理,再对轴承盖表面进行喷漆操作,最好得到成品轴承盖,通过对成品轴承盖的抛光和喷漆工作,增强成品轴承盖的韧性和强度,提升了轴承盖的使用寿命。

实验例四:

轴承盖加工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需要加工的轴承盖图纸进行审核,确认需要加工轴承盖的形状及尺寸,同时制作轴承盖的模具,并将树脂砂放入模具中,进行树脂砂造型,并对造型后的树脂砂模具进行修型、配模和合箱。

s2:选取6%的增碳剂、42%的新铁、22%的旧铁、42%的废钢、0.7%的硅、0.7%的锰、0.7%的铁为原料,将该原料添加至电炉中加热至熔炼温度,熔炼温度为920℃。

s3:当电炉中的原料熔化成铁水后,再加入球化剂和精炼剂,再继续使电炉内部的温度上升,使得原料熔化的更加充分,球化剂的浓度为1.2wt%,且球化剂具体为直径25mm的稀土球化剂,精炼剂的浓度为1.8wt%,通过向熔化的铁水内部添加球化剂、精炼剂和辅助原料,能够充分熔化铁水内部的原料,有效的增强铁水的质量,保证稳定的获得高质量的铁液,继而使铁水进行铸造成品后,提升轴承盖的硬度和强度,全面提升了轴承盖的质量。

s4:原料充分熔化形成铁水后,将电炉内部的铁水放出至石墨坩锅内部,放出铁水时的温度为1410℃,并向石墨坩锅内部添加辅助原料,辅助原料为0.75%的铜和0.6%的不锈耐酸钢。

s5:使铁水中添加的辅助原料充分熔化在铁水内部,与铁水进行混合。

s6:将石墨坩锅中的铁水放入吊包内部,由吊包将铁水浇入型腔内进行浇铸。

s7:铁水的浇注时间设定为3min,浇注完成后将模具静置冷却降温至350℃时取出轴承盖半成品。

s8:将轴承盖半成品添加至正火炉内部进行预加热,预加热的加热温度为945℃,加热时间为2h。

s9:步骤八中的预加热完成后,先将轴承盖静置冷却降温至200℃,而后再将炉内的温度升温至925℃,加热时间为1h,然后再进行静置冷却室温。

s10:将冷却至室温的轴承盖进行打磨清理,并对轴承盖进行机加工,按照步骤一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尺寸和数量进行加工螺纹孔。

s11:加工完成孔后,对轴承盖进行超声波清洗并进行抛光处理,再对轴承盖表面进行喷漆操作,最好得到成品轴承盖,通过对成品轴承盖的抛光和喷漆工作,增强成品轴承盖的韧性和强度,提升了轴承盖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