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化三钼涂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71840发布日期:2020-04-14 13:18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磷化三钼涂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化三钼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钼及钼合金的表面处理主要采用喷涂方法,以提高其抗氧化及耐摩擦性能。常用磁控溅射、电弧镀、等离子喷涂、真空蒸发沉积、扩散包埋等方法,在钼基体表面沉积一层固溶或半固溶的半陶瓷态玻璃体,喷涂的涂层有铝化物涂层、贵金属涂层、硅化物涂层等。这种方法制备的涂层不但使用局限性较强,例如铝化物涂层只适用于静载等温环境,而且当温度超过1600℃后,涂层经常会形成各类缺陷或发生机械变形从基体上剥落,丧失保护性能,此外,还存在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化三钼涂层的制备方法,使钼制品表面生成磷化三钼涂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磷化三钼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称取原料钼制品和磷化物,控制钼制品和磷化物重量比为(50~100):(1~20);

步骤2:入炉氢气气氛烧结

将称好的磷化物装入坩埚中,钼制品摆放在坩埚一侧;

进行洗炉操作,并重复两次后,通入氢气,控制氢气流量为300~400ml/min;

然后开始升温烧结,控制升温速度在200~300℃/h,温度升至1650~1700℃时,根据所获涂层的厚度保温2~50h;再以200~300℃/h降温,温度降至600℃时断电,随炉冷却至200℃后,将氢气转换为氮气;当炉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将钼制品取出,在钼制品表面即可生成磷化三钼涂层。

步骤2中,合炉抽真空至真空度优于10kpa后关闭真空泵并通入氮气,氮气流量为300~600ml/min,当炉内压力达到200kpa后再次抽真空,即完成洗炉操作一次。

步骤2中,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钼制品晶粒度越小,越容易获得较厚的磷化三钼涂层;升高温度同时,钼制品表面晶粒开始长大,晶粒数量减少,生成磷化三钼涂层化学反应受到抑制。

步骤1中,磷化物选用高温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磷化氢或单质磷的物质。

步骤1中,所示钼制品的材质为纯钼、钼镧合金或钼钛锆合金。

步骤1中,所述的磷化物为粉体或块状物体。

步骤1中,所述的钼制品为板材、棒材、块状或粉末。

步骤1中,为保证化学反应快速反应,钼制品内部晶粒度<70μm,且应尽可能小。

步骤2中,所述坩埚的高度不得超过5cm。

步骤2中,所述的坩埚采用氧化铝材质耐高温坩埚。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钼制品晶粒度控制磷化三钼涂层的厚度,在升高温度的同时,钼制品表面晶粒开始长大,晶界数量减少,生成磷化三钼涂层化学反应受到抑制,因而,涂层厚度可控。

(2)本发明中磷化三钼涂层硬度约为1100hv,是钼基体硬度的5倍,应用在钼镧器皿或舟板等推舟装置上,可提高其耐摩擦性能,保护能力强。

(3)本发明生成的磷化三钼涂层可降低导热系数,有效阻止钼基体内部晶粒长大,延长钼制品的使用寿命,且抗氧化效果显著。

(4)本发明工艺简单、周期短,操作方便,很容易实现产物的大规模生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5)本发明通过高温下磷与钼的化学反应,使钼制品表面生成磷化三钼涂层方法进行表面处理。由于气态磷或磷化物沿钼基体的晶界扩散与钼发生化学反应,原位生成磷化三钼,因而涂层与基体结合力强,保护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温10h后生成磷化三钼涂层的钼波纹板金相照片;

图2为保温30h后生成磷化三钼涂层的钼波纹板金相照片;

图3为生成磷化三钼涂层的钼波纹板面扫描区域照片;

图4为生成磷化三钼涂层钼波纹板面扫描结果照片;

图5为生成磷化三钼涂层钼波纹板x射线衍射图片;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磷化三钼涂层线扫描区域照片;

图7为实施例1制备的磷化三钼涂层线扫描结果图片;

图8为实施例2制备的磷化三钼涂层线扫描区域照片;

图9为实施例2制备的磷化三钼涂层线扫描结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磷化三钼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

称取原料钼制品和磷化物,控制钼制品和磷化物重量比为(50~100):(1~20);

所述的磷化物为粉体或块状物体,可以选用磷酸铝、五氧化二磷、次磷酸铝等高温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磷化氢或单质磷的物质;

所述的钼制品为板材、棒材、块状或粉末,内部晶粒度<70μm;钼制品材质可以为纯钼、钼镧合金或钼钛锆合金等,为保证化学反应快速反应,内部晶粒度应尽可能小。

步骤2:入炉氢气气氛烧结

将称好的磷化物装入坩埚中,钼制品摆放在坩埚一侧;所述的坩埚采用氧化铝等耐高温坩埚,坩埚高度不得超过5cm;

合炉抽真空至真空度优于10kpa后关闭真空泵并通入氮气,氮气流量为300~600ml/min,当炉内压力达到200kpa后再次抽真空,即完成洗炉操作一次;

重复洗炉操作两次后,通入氢气,控制氢气流量为300~400ml/min;

然后开始升温烧结,控制升温速度在200~300℃/h,温度升至1650~1700℃时,根据所获涂层的厚度保温2~50h;再以200~300℃/h降温,温度降至600℃时断电,随炉冷却至200℃后,将氢气转换为氮气;当炉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将钼制品取出,在钼制品表面即可生成磷化三钼涂层。

本发明中,通过磷化物分解或五氧化二磷升华、蒸发,在高温下产生气态五氧化二磷,由于炉内为氢气还原气氛,五氧化二磷会分解出气态磷单质或其它磷化物,与钼制品接触后,气态磷或磷化物沿晶界扩散与钼发生反应生成磷化三钼涂层。

从图1~4的金相图和扫描图可以看出,磷化三钼涂层仅存在于钼基体表面,厚度在10~100μm,涂层内氧含量显著降低。从图5的xrd图可以看出,该涂层物相为磷化三钼和钼,磷化三钼为生成新物相。通过查阅钼磷合金相图,钼磷生成温度≥1580℃,要求加热温度≥1650℃,保温时间≥2h。

本发明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钼制品晶粒度成为控制磷化三钼涂层厚度主要因素。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钼制品晶粒度越小,越容易获得较厚的磷化三钼涂层。升高温度同时,钼制品表面晶粒开始长大,晶粒数量减少,生成磷化三钼涂层化学反应受到抑制。因而,涂层厚度可控。

实施例1

准备好重量约为100g钼波纹板一片,晶粒度约为50μm;称取磷酸铝10g,然后将磷酸铝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坩埚高度不得超过5cm。将坩埚置于烧结炉载料台中心位置,钼波纹板放于一侧并用氧化铝块置于下方支撑,使得钼波纹板底侧也能够接触磷化物。合炉,抽真空至烧结炉至真空度优于10kpa后关闭真空泵并通入氮气,氮气流量为400ml/min,当炉内压力达到200kpa后再次抽真空,即可完成洗炉操作一次。洗炉两次后,通入氢气,控制氢气流量为400ml/min。然后,对烧结炉送电、升温,升温速度为300℃/h,升至1650℃后,保温2h,然后以300℃/h降温,降温至600℃时断电,随炉冷却至200℃后,将氢气转换为氮气,当炉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将钼波纹板取出开展检测。通过开展扫描试验,发现钼波纹板边界有~5μm磷化三钼涂层,如图6和图7所示。

实施例2

准备好重量约为100g钼波纹板一片,晶粒度约为50μm;称取五氧化二磷20g,然后将磷酸铝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坩埚高度不得超过5cm。将坩埚置于烧结炉载料台中心位置,钼波纹板放于一侧并用氧化铝块置于下方支撑,使得钼波纹板底侧也能够接触磷化物。合炉,抽真空至烧结炉至真空度优于10kpa后关闭真空泵并通入氮气,氮气流量为400ml/min,当炉内压力达到200kpa后再次抽真空,即可完成洗炉操作一次。洗炉两次后,通入氢气,控制氢气流量为400ml/min。然后,对烧结炉送电、升温,升温速度为250℃/h,升至1670℃后,保温20h,然后以300℃/h降温,降温至600℃时断电,随炉冷却至200℃后,将氢气转换为氮气,当炉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将钼波纹板取出开展检测。通过开展扫描试验,发现钼波纹板边界有~45μm磷化三钼涂层,如图8和图9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