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的变尺寸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8443发布日期:2020-01-07 09:59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的变尺寸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的变尺寸夹具。



背景技术:

液压阀块是一个用来控制液压油流动的方块,液压阀块一般应用于电液伺服液压控制系统中。液压阀块可以简化液压管路的连接,便于液压系统实现集成化,另外可以减轻液压系统液压油泄漏的风险,此外由于阀块的使用,液压系统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简化,有利于液压系统的标准化,并且安装过程得到简化。

磨粒流是利用抛光液作为载体,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磨粒与零件表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从而使零件表面微凸起部分去除,使得零件表面粗糙度得到有效的降低。磨粒流所具备的流体的特性,特别适合于通孔类零件的光整加工。

液压阀块在加工完成后,内孔中存在一定的毛刺,毛刺的存在使得液压系统存在一定的故障风险,传统的去除方式是通过手动或者是动力驱动的刷子去除毛刺,但是对于深孔、直角转弯管路、交叉管路,去除效果不佳;所以采用磨粒流抛光的方式,利用磨粒流流动的特性对阀块进行光整加工,从而降低阀块内部通孔的粗糙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阀块通孔的磨粒流夹具,此夹具有长宽高尺寸可变的特征,对于阀块类内部复杂通孔结构,此夹具通过内部封闭设计,能够使磨粒流对阀块内部通孔进行抛光,从而提高阀块内部通孔的表面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每次加工时选择一个面的孔为磨粒流进口,其余面为磨粒流出口的方式进行加工;所述一种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的变尺寸夹具,包括盖板上一个进口流道以及侧板的出口流道,即所述盖板上方设有磨粒流进口,所述每个侧板对应设有两个磨粒流出口。

进一步,所述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变尺寸夹具长宽方向包括四个侧板以及四个折角板组成,所述每个侧板上开有两个通孔,作为磨粒流的出口,所述侧板底部有一个横向的梯形滑轨;所述折角板包括两个与侧板相配合的滑槽和四个与侧板通孔相配合的半圆孔,以及内部隔板和外部紧固副板组成,所述内部隔板上开有微小磨粒流流道,所述每个副板上各开有一个通孔;所述每个侧板都与每个折角板相互两两配合。

进一步,所述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变尺寸夹具底部由一个底板组成,所述底板上开有四个与侧板底部的梯形滑轨相配合的梯形滑槽,所述底板上开有四个用于与托板定位杆相配合的通孔,以及与托板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底板上方有四个用于夹紧的螺纹杆。

进一步,所述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变尺寸夹具下方由一个托板组成,所述托板上方是由密布的一些微小磨粒流流道组成,所述托板下方是由四个定位杆以及一个螺纹杆组成,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托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变尺寸夹具内部工件与盖板之间有一个可变垫圈,所述可变垫圈分别由四个折角滑块相互配合组成,所述每个折角滑块一端为梯形轨道,所述另一端为与之相互配合的梯形滑槽。

进一步,所述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变尺寸夹具由侧板、折角板和底板组成长宽可变的部分,所述每个侧板都与每个折角板相互两两配合,所述每个侧板再与底板梯形滑槽相互配合,形成长宽尺寸随工件的尺寸随动变化。

进一步,所述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变尺寸夹具由托板、可变垫圈和盖板组成高可变的部分,所述盖板和可变垫圈相互配合密封,所述托板与底板相互配合,形成高尺寸随工件尺寸随动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夹具的外观轴侧示意图。

图2是夹具内部示意图。

图3是夹具的盖板示意图。

图4是夹具的侧板示意图。

图5是夹具的侧板横截面示意图。

图6、7是夹具的折角板示意图。

图8是夹具的底板示意图。

图9、10是夹具的托板示意图。

图11是夹具的可变垫圈整体示意图。

图12是夹具的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13、14是夹具的垫圈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夹具的托板表面的流道示意图。

图16是装夹完成后内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磨粒流加工阀块通孔的变尺寸夹具,主要由盖板(1)、侧板(2)、折角板(3)、底板(4)、托板(5)、高方向紧固螺母(6)、长宽方向紧固螺栓(7)螺母(8)、以及图2所示可变垫圈(9)和隔板(10)所组成的。

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上开有磨粒流进口(11),作为磨粒流进口的流道,所述盖板四角处分别开有通孔,所述四个通孔与底板上的四个螺杆相互配合,实现盖板的定位与夹紧。

如图4所示,所述每个侧板上开有磨粒流的出口流道(21),所述每个侧板底部有一个梯形滑轨(22),该梯形滑轨与图8底板上的梯形轨道(44)相互配合,使其侧板依附于底板,约束多余自由度,实现长宽方向的滑移。

如图6所示,所述折角板长宽两个方向上分别开有与侧板形状相同的仿形槽,如图7所示,所示仿形槽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侧板横截面形状相同,以保证所述夹具长宽尺寸变化时夹具实现密封;所述每个折角板分别开有四个与侧板相互配合的半圆孔(32),此半圆孔是与侧板磨粒流的出口流道(21)相互配合的,以保证折角板在移动时不与侧板磨粒流流道相互干涉;所述每个折角板内部都设有一个折角形隔板(33),如图7细节a所示,此隔板上开有微小磨粒流道,以实现阀块通孔与隔板接触时磨粒流能够流通顺畅。

如图8所示,所述底板上有四个固定螺杆(41),实现盖板的定位与夹紧;所述底板上开有四个对称的通孔(42);所述底板中间开有一个梯形螺纹孔(43);所述底板上开有四条梯形滑槽(44),此滑槽与上述图4侧板中的梯形滑轨(22)进行相互配合,实现图1所述侧板(2)与折角板(3)相互配合时限制多余的自由度,进而实现夹具体长宽尺寸方向的变化。

如图9所示,所述托板与螺纹杆通过轴承(54)连接,实现当螺纹杆(52)在底板上转动时,所述托板能够在高方向上升降。

如图10所示,所述托板上表面开有微小磨粒流流道(51),具体形状如图15所示,以实现在进行磨粒流加工时,工件底部的磨粒流能够很好地流通;所述定位杆(53)与上述通孔(42)相互配合,实现托板高方向对工件的定位以及支撑作用;所述托板上的螺纹杆(52)与上述底板中间的螺纹孔(43)相互配合,实现当转动托板螺纹杆(52)下方的旋钮时,托板能够实现高方向的升降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如图11所示,所述可变垫圈通过四个折角滑块相互配合组成,如图12所示,折角滑块是由滑槽和滑轨相互配合组成,如图13、14所示,a截面滑槽与b截面滑轨相互配合,以实现垫圈随工件尺寸大小变化时,密封性能够得到保证。

装配时,将阀块放入夹具体内,通过调节图1托板(5)上的旋钮,调整阀块在夹具中的高度,高方向具体位置应调整到下一步与垫圈和盖板相互配合夹紧时相适应;进一步通过拧紧四个螺杆(7)和螺母(8),使得阀块侧表面贴合图2折角板上的隔板(10),实现夹具长宽方向的夹紧;进一步把可变垫圈调整到与夹具内部长宽尺寸相等的形状,放入夹具体内,盖上盖板进行配合,最终拧紧四个螺母(6),通过托板、垫圈、盖板,实现高方向的夹紧。

如图16所示,此图为夹具装配完阀块后的横向截面图,所述视图中间为阀块(63)横截面,阀块上面为磨粒流进口流道(61),左右两侧有4个磨粒流出口流道(62),因为阀块体内部通孔走向复杂,所以采用每次加工时选择一个面的孔为磨粒流进口,其余面为磨粒流出口;进一步,此夹具装配完成后所示内腔由两部分组成,上腔即为磨粒流进口流向,下腔由底面与侧面组成,即为磨粒流出口流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