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2354发布日期:2020-03-10 09:0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铁水浇注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将硅铁水先浇注在浇注底座中,浇注底座设置有溢流口,硅铁水在浇注底座中盛满后并从溢流口流出,溢流口设置于锭模一端,从溢流口流出的硅铁水流入至锭模中,而向浇注底座浇注硅铁水及硅铁水从浇注底座流出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虽然在浇注底座上端设置有烟气回收罩,但浇注底座上端及周边为敞开环境,硅铁水中大量的余热依然会不断释放至周围环境中,烟气回收罩对硅铁水浇注过程中的余热回收效率很低,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硅铁水浇注过程中的余热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致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易对附近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存在安全隐患。

在现有技术中,支撑机构通常固定设置于浇注底座的两侧,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恒定,限制了硅铁浇注空间的内部大小,向支撑机构间底端的浇注底座浇注硅铁水时,必须使用与支撑机构相匹配的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当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发生故障时,难以使用其它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向浇注底座中浇注铁水;当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的输出端尺寸大于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时,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的输出端难以设置在浇注底座上,不能完成浇注任务。

单台移动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在进行烟气余热回收时,虽然可以在滑槽中移动,但始终只能形成在一个硅铁浇注空间中进行烟气余热的回收,且单台移动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不能与常规的硅铁浇注烟气回收装置进行配合使用,致使单台单台移动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只能在一个浇注底座上进行工作,运行效率低,成本过高,难以完成硅铁浇注车间中硅铁浇注生产线上对浇注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一种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收集系统、硅铁水盛放机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在硅铁水盛放机构的周围设置滑槽,所述烟气收集系统底端设置于滑槽中,以使烟气收集系统在滑槽中自由移动,所述硅铁水盛放机构设置于烟气收集系统内部的水平面上,以将烟气收集系统中的空气加热成为烟气,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构设置于烟气收集系统上方,以将烟气收集系统中的烟气回收并输送至外部装置中,所述烟气收集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与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置于水平面下端设置的滑槽一端,所述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设置于第一浇注底座一侧,所述第二竖板设置于第一浇注底座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轮、第二移动轮、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所述第一移动轮、第二移动轮分别设置于第一竖板底端两侧,以使第一竖板沿滑槽方向自由移动,所述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分别设置于第二竖板底端两侧,以使第二竖板沿滑槽方向自由移动,移动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烟气收集罩的内部形成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两侧敞口,所述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包括第一隔离门、第二隔离门、第三隔离门、第四隔离门,所述第一隔离门设置于第一竖板一侧,所述第二隔离门设置于第一竖板另一侧,所述第三隔离门设置于第二竖板一侧,所述第四隔离门设置于第二竖板另一侧,所述第一隔离门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相连接,以使第一隔离门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形成第一隔离面,以防止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逸出,所述第二隔离门与第四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相连接,以使第二隔离门与第四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形成第二隔离面,以防止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逸出,所述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设置于第二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于水平面下端设置的滑槽另一端,所述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机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竖板、第四竖板,所述第三竖板设置于第二浇注底座一侧,所述第四竖板设置于第二浇注底座另一侧,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所述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分别设置于第三竖板底端两侧,以使第三竖板沿滑槽方向自由移动,所述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分别设置于第四竖板底端两侧,以使第四竖板沿滑槽方向自由移动,移动第三竖板、第四竖板以使第三竖板、第四竖板、烟气收集罩的内部形成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两侧敞口,所述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包括第五隔离门、第六隔离门、第七隔离门、第八隔离门,所述第五隔离门设置于第三竖板一侧,所述第六隔离门设置于第三竖板另一侧,所述第七隔离门设置于第四竖板一侧,所述第八隔离门设置于第四竖板另一侧,所述第五隔离门、第七隔离门与第一隔离门、第三隔离门结构相同,所述第六隔离门、第八隔离门与第二隔离门、第四隔离门结构相同,还能同时移动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以将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拆分,以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烟气收集罩的内部形成第三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两侧敞口,所述硅铁水盛放机构包括第一浇注底座、第二浇注底座、第三浇注底座,所述第三浇注底座设置于第一浇注底座与第二浇注底座之间,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烟气收集罩、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固定拉杆,所述烟气收集罩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顶端,所述烟气收集罩中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靠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的通孔中,所述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以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所述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靠近第二硅铁浇注空间的通孔中,所述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以将第二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所述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中间位置的通孔中,所述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以将第三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所述固定拉杆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上,所述固定拉杆另一端设置于硅铁浇注厂房的横梁或纵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门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隔离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隔离门、第三隔离门为刚性耐高温板体,所述第二隔离门与第四隔离门在第二隔离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隔离门与第四隔离门为耐高温刚性板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门与第一竖板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铰链,以使第一隔离门在第一竖板一侧自由转动,所述第二隔离门与第一竖板另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铰链,以使第二隔离门在第一竖板另一侧自由转动,所述第三隔离门与第二竖板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铰链,以使第三隔离门在第二竖板一侧自由转动,所述第四隔离门与第二竖板另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四铰链,以使第四隔离门在第二竖板另一侧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面顶端与烟气收集罩相邻,所述第二隔离面底端高于第一浇注底座设置,以使第二隔离面与第一浇注底座之间形成第一空隙,所述第一隔离面顶端与烟气收集罩相邻,所述第一隔离面底端高于第二隔离面底端设置,以使第一隔离面与第一浇注底座之间形成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大于第一空隙。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离门与第四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相连接处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t型销钉,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第二隔离门远离第二铰链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侧端部开设有半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第四隔离门远离第四铰链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以使第一固定块的半圆形通孔与第二固定块的半圆形通孔相连接,以形成用于设置第一t型销钉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一t型销钉一端穿过第一圆孔,所述第一t型销钉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圆孔上端,以对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隔离门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结构相同,以对第一隔离门、第三隔离门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以使外部空气与远离第一浇注底座一端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相连接,所述第二隔离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三通风孔设置于第二隔离门靠近第一浇注底座的一端,以使外部空气与靠近第一浇注底座一端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孔设置于第二隔离门远离第一浇注底座的一端,以使外部空气与远离第一浇注底座一端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保温层,以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一保温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通风孔相同的通孔,以使外部空气从第一保温层的通孔、第一通风孔通过并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所述第二隔离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保温层,以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二保温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相同的通孔,以使外部空气从第二保温层的通孔、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通过并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第二竖板顶端还设置有第一保温挡板,以减小第一竖板、第二竖板顶端与烟气收集罩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一隔离门、第三隔离门顶端还设置有第二保温挡板,以减小第一隔离门、第三隔离门顶端与烟气收集罩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隔离门、第四隔离门顶端还设置有第三保温挡板,以减小第二隔离门、第四隔离门顶端与烟气收集罩之间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隔离门、第二隔离门、第三隔离门、第四隔离门,将第一隔离门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转动,将第三隔离门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转动,以使第一隔离门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形成第一隔离面,将第二隔离门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转动,将第四隔离门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转动,以使第二隔离门与第四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形成第二隔离面,以大幅减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直接的热交换,还能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两侧对周围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外部空气不断从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以及其它缝隙被吸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吸入的外部空气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被加热成为烟气,而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热量难以从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以及其它缝隙向外部环境逸出,有效的减少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使硅铁水的热量将更多的外部空气加热成为烟气,提升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的烟气总量,烟气余热回收管将更多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实现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的最高回收。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机构一侧的第一竖板底端设置有第一移动轮、第二移动轮,以使第一竖板能够沿滑槽方向自由移动,在支撑机构另一侧的第二竖板底端设置的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以使第二竖板能够沿滑槽方向自由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移动轮、第二移动轮、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在滑槽中相对移动,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的距离可变大或变小,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完成浇注任务,解决了目前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向浇注底座浇注过程中难以通用的难题;将烟气收集罩与支撑机构分离,将烟气收集罩设置于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的顶端,以使烟气收集罩、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之间形成可变化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同时通过将烟气收集罩设置为大尺寸,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的尺寸,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具有更大的相对位移。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实现第一支撑机构在滑槽上的自由移动,还设置有第二移动机构,实现第二支撑机构在滑槽上的自由移动,通过移动第一支撑机构,以使第一支撑机构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与烟气收集罩在内部形成第一硅铁浇注空间,通过移动第二支撑机构,以使第二支撑机构的第三竖板、第四竖板与烟气收集罩在内部形成第二硅铁浇注空间,还能同时移动第二竖板、第三竖板,以将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拆分,以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烟气收集罩的内部形成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完成浇注任务,实现了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在硅铁水浇注及烟气回收的高效利用,解决了目前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向浇注底座浇注过程中难以通用的难题,同时解决了单台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或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运行效率低、成本过高的难题,显著提升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可以以此设计在硅铁浇注车间形成一种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的高效生产线,以满足硅铁浇注车间中同时对多台浇注底座上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撑机构11、第一竖板111、第一保温挡板1111、第二竖板112、第一移动机构12、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第四移动轮124、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3、第一隔离门131、第一铰链1311、第一通风孔1312、第二保温挡板1313、第二隔离门132、第二铰链1321、第一固定件1322、第一固定块13221、第二固定块13222、第一t型销钉13223、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第三保温挡板1325、第四隔离门134、第四铰链1341、第二支撑机构14、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第二移动机构15、第六移动轮152、第八移动轮154、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6、第六隔离门162、第八隔离门164、第一浇注底座21、第二浇注底座22、第三浇注底座23、烟气收集罩31、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33、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34、固定拉杆35;滑槽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拆分式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气收集系统、硅铁水盛放机构、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在硅铁水盛放机构的周围设置滑槽100,所述烟气收集系统底端设置于滑槽100中,以使烟气收集系统在滑槽100中自由移动,所述硅铁水盛放机构设置于烟气收集系统内部的水平面上,以将烟气收集系统中的空气加热成为烟气,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构设置于烟气收集系统上方,以将烟气收集系统中的烟气回收并输送至外部装置中,所述烟气收集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所述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与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1、第一移动机构12、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3,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1设置于第一移动机构12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2设置于水平面下端设置的滑槽100一端,所述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3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11两侧,以大幅减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1包括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所述第一竖板111设置于第一浇注底座21一侧,所述第二竖板112设置于第一浇注底座21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2包括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所述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分别设置于第一竖板111底端两侧,以使第一竖板111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所述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分别设置于第二竖板112底端两侧,以使第二竖板112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移动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以使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烟气收集罩31的内部形成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两侧敞口,所述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3包括第一隔离门131、第二隔离门132、第三隔离门、第四隔离门134,所述第一隔离门131设置于第一竖板111一侧,所述第二隔离门132设置于第一竖板111另一侧,所述第三隔离门设置于第二竖板112一侧,所述第四隔离门134设置于第二竖板112另一侧,所述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相连接,以使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形成第一隔离面,以减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以防止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逸出,所述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相连接,以使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形成第二隔离面,以减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以防止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逸出,所述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机构14、第二移动机构15、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6,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4设置于第二移动机构15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15设置于水平面下端设置的滑槽100另一端,所述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6设置于第二支撑机构14两侧,以大幅减小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4包括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所述第三竖板141设置于第二浇注底座22一侧,所述第四竖板142设置于第二浇注底座22另一侧,所述第二移动机构15包括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152、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154,所述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152分别设置于第三竖板141底端两侧,以使第三竖板141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所述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154分别设置于第四竖板142底端两侧,以使第四竖板142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移动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以使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烟气收集罩31的内部形成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两侧敞口,所述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6包括第五隔离门、第六隔离门162、第七隔离门、第八隔离门164,所述第五隔离门设置于第三竖板141一侧,所述第六隔离门162设置于第三竖板141另一侧,所述第七隔离门设置于第四竖板142一侧,所述第八隔离门164设置于第四竖板142另一侧,所述第五隔离门、第七隔离门与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结构相同,所述第六隔离门162、第八隔离门164与第二隔离门132、第四隔离门134结构相同,还能同时移动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以将第一支撑机构11、第二支撑机构14拆分,以使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烟气收集罩31的内部形成第三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两侧敞口,所述硅铁水盛放机构包括第一浇注底座21、第二浇注底座22、第三浇注底座23,硅铁水在第一浇注底座21或第二浇注底座22或第三浇注底座23中盛满后并从溢流口流出,随后流入至外部锭模中,而向浇注底座浇注硅铁水及硅铁水从浇注底座流出过程中,硅铁水释放大量的热量,大量的热量与空气热交换形成具有余热的烟气,烟气充满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所述第三浇注底座23设置于第一浇注底座21与第二浇注底座22之间,所述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烟气收集罩31、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33、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34、固定拉杆35,所述烟气收集罩31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11、第二支撑机构14顶端,所述烟气收集罩31中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31靠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的通孔中,所述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以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进而被外部装置回收再利用,所述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33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31靠近第二硅铁浇注空间的通孔中,所述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33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以将第二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进而被外部装置回收再利用,所述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34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31中间位置的通孔中,所述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34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以将第三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进而被外部装置回收再利用,所述固定拉杆35一端设置于烟气收集罩31上,所述固定拉杆35另一端设置于硅铁浇注厂房的横梁或纵梁上,所述固定拉杆35在烟气收集罩31上设置有若干个,以将烟气收集罩31固定设置于横梁或纵梁的下端,所述固定拉杆35为刚性构件。

具体的,所述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烟气收集罩31为刚性板体或墙体,且在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烟气收集罩31的外表面设置保温层,以防止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余热通过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烟气收集罩31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减少硅铁浇注空间内部热量的损失。

具体的,所述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或第二烟气余热回收管33或第三烟气余热回收管34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的管道之间还可以设置抽风装置,以加速烟气余热回收管对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量的回收效率。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1的高度远大于第一浇注底座21的高度,致使第一支撑机构11内部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很大,而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三隔离门相连接形成的第一隔离面设置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相连接形成的第二隔离面设置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以大幅减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直接的热交换,以使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尽可能多的输送至烟气余热回收管中,提高烟气余热回收管对烟气的回收总量。

具体的,所述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上还设置有刹车元件,将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移动至预设位置后,通过设置刹车元件使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在滑槽100中固定不动;所述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152、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154上还设置有刹车元件,将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152、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154移动至预设位置后,通过设置刹车元件使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152、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154在滑槽100中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竖板111底端设置有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以使第一竖板111能够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在第二竖板112底端设置有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以使第二竖板112能够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移动轮121、第二移动轮122、第三移动轮、第四移动轮124,以使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在滑槽100中相对移动,第一竖板111与第二竖板112之间的距离可变大或变小;同理,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支撑机构14一侧的第三竖板141底端设置有第五移动轮、第六移动轮152,以使第三竖板141能够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在第二支撑机构14另一侧的第四竖板142底端设置有第七移动轮、第八移动轮154,以使第四竖板142能够沿滑槽100方向自由移动,以使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在滑槽100中相对移动,第三竖板141与第四竖板142之间的距离可变大或变小;通过移动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并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浇注硅铁水,以完成向第一浇注底座21浇注硅铁水的任务,同时设置有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3,以大幅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两侧的敞口中逸出,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实现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的最高回收;通过移动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并向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中浇注硅铁水,以完成向第二浇注底座22浇注硅铁水的任务,同时设置有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6,以大幅降低第二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两侧的敞口中逸出,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将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实现第二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的最高回收;还可以通过移动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以将第一支撑机构11、第二支撑机构14拆分,以使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烟气收集罩31的内部形成第三硅铁浇注空间,由于第二竖板112上设置有第三隔离门、第四隔离门134,第三竖板141上设置有第五隔离门、第六隔离门162,转动第三隔离门、第五隔离门以使第三隔离门与第五隔离门在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一侧形成隔离面,转动第四隔离门134、第六隔离门162以使第四隔离门134与第六隔离门162在第三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形成隔离面,以大幅降低第三硅铁浇注空间内部带有余热的烟气从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两侧的敞口中逸出,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将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实现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的最高回收;以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在硅铁浇注空间中完成浇注任务,实现了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在硅铁水浇注及烟气回收的高效利用,解决了目前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向浇注底座浇注过程中难以通用的难题,同时解决了单台第一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或第二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运行效率低、成本过高的难题,显著提升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滑槽100上设置多台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多台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可在滑槽100上自由移动,以对多个浇注底座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多台移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之间还可以相互拆分,以形成更多新的硅铁浇注空间,形成一种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的高效生产线,以满足硅铁浇注车间中同时对多台浇注底座上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大幅提升动拆分式烟气收集装置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具体的,将烟气收集罩31与第一支撑机构11、第二支撑机构14分离,将烟气收集罩31设置于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的顶端,以使烟气收集罩31、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之间形成可变化的硅铁浇注空间,如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第二硅铁浇注空间、第三硅铁浇注空间,同时通过将烟气收集罩31设置为大尺寸,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的尺寸,使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具有更大的相对位移,以满足各种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完成浇注任务。

具体的,通过移动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以使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烟气收集罩31之间形成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以对第一浇注底座21进行浇注,也可继续移动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如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移动至第二浇注底座22上,以对第二浇注底座22进行浇注,提升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浇注的灵活性,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理,通过移动第三竖板141、第四竖板142,也可实现将第二硅铁浇注空间移动至第一浇注底座21上,以对第一浇注底座21进行浇注;还可以只移动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以使第二竖板112、第三竖板141、烟气收集罩31之间形成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以对第三浇注底座23或第一浇注底座21或第二浇注底座22进行浇注;以上浇注过程产生的烟气,因设置有第一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3、第二烟气余热隔离机构16,能够尽可能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大幅降低烟气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烟气余热回收机构将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被回收再利用,显著提升第一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二硅铁浇注空间或第三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隔离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为刚性耐高温板体,所述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二隔离面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为耐高温刚性板体。

具体的,第一隔离面设置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第二隔离面设置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第一隔离面、第二隔离面具有大的表面积,要求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为刚性耐高温板体,以使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受热不变形,以便于将第一隔离门131设置于第一竖板111一侧,以便于第三隔离门设置于第二竖板112一侧;同理,要求第二隔离门132、第四隔离门134为耐高温刚性板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一竖板111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铰链1311,以使第一隔离门131在第一竖板111一侧自由转动,所述第二隔离门132与第一竖板111另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铰链1321,以使第二隔离门132在第一竖板111另一侧自由转动,所述第三隔离门与第二竖板112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三铰链,以使第三隔离门在第二竖板112一侧自由转动,所述第四隔离门134与第二竖板112另一侧相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四铰链1341,以使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二竖板112另一侧自由转动。

具体的,硅铁水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浇注之前,将第一隔离门131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转动,将第三隔离门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敞口中转动,以使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形成第一隔离面,将第二隔离门132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转动,将第四隔离门134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敞口中转动,以使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形成第二隔离面,以大幅减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直接的热交换。

进一步,所述第二隔离面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相邻,以减少第二隔离面与烟气收集罩31间的缝隙,进而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二隔离面底端高于第一浇注底座21设置,以使第二隔离面与第一浇注底座21之间形成第一空隙,第一浇注底座21上设置有溢流口,以使第一浇注底座21中的硅铁水从溢流口流出,溢流口位于第一空隙中,流出的硅铁水通过第一空隙流入至锭模中,所述第一隔离面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相邻,以减少第一隔离面与烟气收集罩31间的缝隙,进而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一隔离面底端高于第二隔离面底端设置,以使第一隔离面与第一浇注底座21之间形成第二空隙,所述第二空隙大于第一空隙,以便于将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输出端设置在第二空隙中,以使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输出端流出的硅铁水通过第二空隙并流入至第一浇注底座21中。

进一步,所述第二隔离门132与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相连接处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固定件1322,所述第一固定件1322包括第一固定块13221、第二固定块13222、第一t型销钉13223,所述第一固定块13221设置于第二隔离门132远离第二铰链1321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13222一侧端部开设有半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13222设置于第四隔离门134远离第四铰链1341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3221与第二固定块13222相连接,以使第一固定块13221的半圆形通孔与第二固定块13222的半圆形通孔相连接,以形成用于设置第一t型销钉13223的第一圆孔,所述第一t型销钉13223一端穿过第一圆孔,所述第一t型销钉13223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圆孔上端,以对第一固定块13221、第二固定块13222进行固定,进而实现第二隔离门132、第四隔离门134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的固定,在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热交换的同时,还能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另一侧对周围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所述第一隔离门131与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1322结构相同,以对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进行固定,进而实现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的固定,在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热交换的同时,还能降低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一侧对周围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门13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1312,以使外部空气与远离第一浇注底座21一端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相连接,外部空气从若干个第一通风孔1312中均匀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外部空气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被加成为烟气,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含量,所述第二隔离门13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所述第三通风孔1324设置于第二隔离门132靠近第一浇注底座21的一端,以使外部空气与靠近第一浇注底座21一端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相连通,外部空气从若干个第三通风孔1324中均匀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外部空气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被加成为烟气,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含量,所述第二通风孔1323设置于第二隔离门132远离第一浇注底座21的一端,以使外部空气与远离第一浇注底座21一端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相连通,外部空气从若干个第二通风孔1323中均匀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外部空气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被加成为烟气,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含量;以使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尽可能多的输送至烟气余热回收管中。

具体的,所述第三通风孔1324直径大于第二通风孔1323直径,由于第一浇注底座21附近的温度最高,将第三通风孔1324开设成较大直径后,可使较多的外部空气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以对外部空气进行加热,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总量;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部位置的温度小于第一浇注底座21附近的温度,将第二通风孔1323开设成较小直径后,可使较少的外部空气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以对外部空气进行加热,以增加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总量;同时由于从第二通风孔1323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空气流量小于从第三通风孔1324进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空气流量,使第二通风孔1323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温度与第二通风孔1323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温度趋于一致,以提高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温度的一致性。

具体的,第一浇注底座21中的硅铁水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大量的热量与空气热交换形成具有余热的烟气,烟气受热后膨胀,烟气上升至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附近,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将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同时,所述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另一端与外部装置相连接的管道之间还可以设置抽风装置,以加速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对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量的回收效率,提高烟气回收总量。外部空气不断从第一通风孔1312、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以及其它缝隙被吸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吸入的外部空气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被加热成为烟气,而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热量难以从第一通风孔1312、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以及其它缝隙向外部环境逸出,有效的减少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使硅铁水的热量将更多的外部空气加热成为烟气,提升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的烟气总量,第一烟气余热回收管32将更多的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实现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的最高回收。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门13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保温层,以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一保温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通风孔1312相同的通孔,以使外部空气从第一保温层的通孔、第一通风孔1312通过并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所述第二隔离门132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保温层,以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二保温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相同的通孔,以使外部空气从第二保温层的通孔、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通过并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

所述第三隔离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保温层,以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三保温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通风孔1312相同的通孔,以使外部空气从第三保温层的通孔、第一通风孔1312通过并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所述第四隔离门134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保温层,以大幅减少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余热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所述第四保温层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相同的通孔,以使外部空气从第四保温层的通孔、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通过并进入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顶端还设置有第一保温挡板1111,以减小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缝隙,以防止大量外部空气从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烟气收集罩31中,所述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顶端还设置有第二保温挡板1313,以减小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缝隙,以防止大量外部空气从第一隔离门131、第三隔离门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烟气收集罩31中,所述第二隔离门132、第四隔离门134顶端还设置有第三保温挡板1325,以减小第二隔离门132、第四隔离门134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缝隙,以防止大量外部空气从第二隔离门132、第四隔离门134顶端与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缝隙进入至烟气收集罩31中;避免外部空气与烟气收集罩31中的烟气进行热交换,提高烟气收集罩31对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回收效率。

具体实施步骤:

1)移动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至预设位置,调整第一竖板111、第二竖板112、烟气收集罩31之间的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大小,直至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可以完成浇注任务;

2)外部硅铁水浇注装置输出端流出的硅铁水通过第二空隙并流入至第一浇注底座21中,第一浇注底座21中的硅铁水盛满后从溢流口流出,流出的硅铁水通过第一空隙流入至锭模中,此过程中硅铁水释放大量的热量,大量的热量将第一硅铁浇注空间内部的空气加热成为带有余热的烟气;

3)烟气余热回收管将烟气输送至外部装置中,还可以设置抽风装置,以加速烟气余热回收管对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烟气量的回收效率;

4)外部空气不断从第一通风孔1312、第二通风孔1323、第三通风孔1324以及其它缝隙被吸入至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吸入的外部空气在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被不断加热成为烟气,提高第一硅铁浇注空间中的烟气总量,直至硅铁第一浇注底座21中硅铁水的温度不能满足烟气回收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