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铸件使用的时效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1971发布日期:2019-12-13 19:2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铸件使用的时效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时效炉,特别是一种地下设置的时效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时效炉,采用燃气加热或者电阻加热,在加热后热量容易散失。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556091a),其采用热风循环系统对炉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加热,但外部不具有良好的保温层,使得热量快速散失。时效炉周围一定范围内人员无法接近。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铸件使用的时效炉,该时效炉具有良好的节能作用,同时不占用产地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铸件使用的时效炉,包括炉体、炉盖和空气循环组件,炉盖覆盖在炉体顶部,炉体和炉盖围合成炉室,空气循环组件设置在炉盖上,所述炉体设置在地坑中,炉体外壁和地坑内壁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岩棉保温板的厚度不小于3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体内还包括内室,该内室侧壁和炉体侧壁间隔设置,内室侧壁和炉体侧壁之间形成四周连通的空气流通通道,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电阻发热体,所述空气循环组件包括用于均匀空气流通通道内热空气的风扇,该风扇设置在空气流通通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室内壁上半部的电阻发热体的数量大于下半部的电阻发热体的数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室内壁上半部的电阻发热体的数量和下半部的电阻发热体的数量的比不小于6∶4。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时效炉通过放置在地坑中,地坑和炉体之间的间隙通过岩棉保温板分隔,炉体的热量通过岩棉保温板保温,温度不会快速丧失,炉体热量在散失的过程中加热岩棉保温板外的地坑内壁,使得地坑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同时地坑吸收热量,不会影响地面工作人员。

炉体内设置内室,内室、炉体、岩棉保温板和地坑内壁实现多层保温,同时通过空气流通通道内设置的电阻发热体,实现内室和炉体之间的空气隔离保温,综合上述的方式,使得保温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铝合金铸件使用的时效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外部保温层,200-炉体,210-电阻发热体,220-炉盖,300-空气流通通道,400-内室,500-空气循环组件,510-支架,520-驱动轴,530-电机,540-皮带,55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铝合金铸件使用的时效炉,包括炉体200、炉盖220和空气循环组件500,炉盖220覆盖在炉体200顶部,炉体200和炉盖220围合成炉室,空气循环组件500设置在炉盖220上,炉体200设置在地坑中,炉体200外壁和地坑内壁之间填充有岩棉保温板。

本时效炉通过放置在地坑中,地坑和炉体200之间的间隙通过岩棉保温板分隔,炉体200的热量通过岩棉保温板保温,温度不会快速丧失,炉体200热量在散失的过程中加热岩棉保温板外的地坑内壁,使得地坑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同时地坑吸收热量,不会影响地面工作人员。

作为优选的,外部保温层100既是岩棉保温板,岩棉保温板的厚度不小于30mm。岩棉保温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铝合金铸件时效处理200℃的情况下,岩棉保温板适合保温。同时,岩棉保温板的造价成本较低。

炉体200内还包括内室400,该内室400侧壁和炉体200侧壁间隔设置,内室400侧壁和炉体200侧壁之间形成四周连通的空气流通通道300,炉体200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电阻发热体210,空气循环组件500包括用于均匀空气流通通道300内热空气的风扇550,该风扇550设置在空气流通通道300内。

炉体200内设置内室400,内室400、炉体200、岩棉保温板和地坑内壁实现多层保温,同时通过空气流通通道300内设置的电阻发热体210,实现内室400和炉体200之间的空气隔离保温,综合上述的方式,使得保温的效果更好。

炉室内壁上半部的电阻发热体210的数量大于下半部的电阻发热体210的数量。炉室内壁上半部的电阻发热体210的数量和下半部的电阻发热体210的数量的比不小于6∶4。

空气流通通道300上半部的空气被加热后通过空气循环组件500中的风扇550,可将热量吹散到空气流通通道300内个各个部分。

本实施例中炉盖220中部位置设有孔洞,炉盖220顶面孔洞处设有支架510,支架510具有与孔洞位置相对的安装孔,驱动轴520安装在安装孔内且下端通过孔洞深入到空气流通通道300内,驱动轴520的下端安装风扇550,驱动轴520的上端通过皮带540连接电机530的动力端,电机530即可通过皮带540带动驱动轴520转动,驱动轴520带动风扇550转动。可以理解的,驱动轴520和支架510通过轴承连接。本实施例中,空气流通通道300或者内室400中可设置温度传感的探头,实现实时监测炉内温度,甚至通过自控单片机控制炉内时效温度。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