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3468发布日期:2021-03-30 20: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辅助机构,特别是一种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加快轴承磨床的上下料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将传统轴承磨床上下料机构轴的但机械臂送料改进为双机械臂,从而大幅降低了上下料时间,然而,由于机械臂的送料时的负载较重,在长期使用后,齿轮与双面齿条相互磨损、双面齿条可能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齿轮双面齿条出现配合间隙,影响上下料时机械臂的运动精度,导致上下料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用于驱动双机械臂的齿轮双面齿条传动精度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它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气缸、双面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辅助齿轮,所述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辅助齿轮设置在前固定及后固定板之间,在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设有连接支柱、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调整轴,所述连接支柱两端与前固定板及后固定板分别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均设有传动轴承,在各传动轴承的两端均设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与传动轴承所在的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采用与第一传动轴相同的连接方式与前固定板及后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调整轴包含两端的方形轴头、安装有齿轮轴承的轴颈以及连接方形轴头与轴颈的轴身,所述轴颈的一端设有用于对齿轮轴承轴向限位的定位轴肩,所述辅助齿轮与齿轮轴承连接配合;所述后固定板上设有气缸支座,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双面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双面齿条的两面啮合,所述辅助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且辅助齿轮和第一齿轮位于双面齿条的同侧,所述辅助齿轮、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中心的连线构成所有内角均为锐角的三角形。

为了方便对辅助齿轮位置的调整安装,所述前固定板及后固定板上均设有调整直槽,所述调整直槽与调整轴的方形轴头滑动配合,所述方形轴头与轴颈间的轴身上设有调整平面,在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与前固定板及后固定板固定,在连接板上设有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的端部顶在调整轴的调整平面上,所述方形轴头上连接有将调整轴限制在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的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与调整轴端部连接后,其端部抵在前固定板、后固定板上,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所述辅助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后,对齿条起到稳定导向作用,减少由于机械臂上负载变化导致的齿条与齿轮啮合距离变化,减少齿轮齿条之间的磨损,从而避免由于长期使用导致齿轮齿条间出现影响传动的配合间隙,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齿轮齿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加装前固定板及相关部件后的a-a阶梯剖视图;

图4是图2中加装前固定板及相关部件后的b-b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在实际使用中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安装有调整轴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气缸1、前固定板2、后固定板3、双面齿条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辅助齿轮7、连接支柱8、第一传动轴9、第二传动轴10、调整轴11、传动轴承12、轴承盖13、齿轮轴承14、机架15、罩壳16、机械臂17、连接板18、调整螺钉19、限位盖板20、调整直槽23、气缸支座30、方形轴头110、轴颈111、轴身112、定位轴肩113、调整平面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前固定板2、后固定板3、气缸1、双面齿条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辅助齿轮7,所述前固定板2与后固定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及辅助齿轮7设置在前固定及后固定板3之间,在前固定板2与后固定板3之间设有连接支柱8、第一传动轴9、第二传动轴10及调整轴11,如图1、图3所示,所述连接支柱8两端与前固定板2及后固定板3分别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9与前固定板2和后固定板3之间均设有传动轴承12,在各传动轴承12的两端均设有轴承盖13,所述轴承盖13与传动轴承12所在的前固定板2或后固定板3连接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10采用与第一传动轴9相同的连接方式与前固定板2及后固定板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一传动轴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与第二传动轴10传动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调整轴11包含两端的方形轴头110、安装有齿轮轴承14的轴颈111以及连接方形轴头110与轴颈111的轴身112,所述轴颈111的一端设有用于对齿轮轴承14轴向限位的定位轴肩113,所述辅助齿轮7与齿轮轴承14连接配合;所述后固定板3上设有气缸支座30,所述气缸1固定安装在气缸支座30上,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与双面齿条4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分别与双面齿条4的两面啮合,所述辅助齿轮7与双面齿条4啮合且辅助齿轮7和第一齿轮5位于双面齿条4的同侧,所述辅助齿轮7、第一齿轮5及第二齿轮6中心的连线构成所有内角均为锐角的三角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如图1、图5所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的前固定板2及后固定板3安装在轴承磨床上,所述第一传动轴9及第二传动轴10穿过轴承磨床的机架15后分别与两机械臂17连接,同时为了避免杂物如磨屑、润滑油等溅入齿轮齿条机构,在机架15上设置一覆盖整个齿轮齿条机构的罩壳16;所述辅助齿轮7与双面齿条4啮合后,与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构成对双面齿条4的三点支撑,对双面齿条4起到稳定导向作用,避免由于机械臂17上负载变化导致的齿条在每次往复行程中相对齿轮产生的震动,减少齿轮齿条之间的磨损,从而避免由于长期使用导致齿轮齿条间出现影响传动的配合间隙,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如图6、图7所示,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为了方便对辅助齿轮7位置的调整安装,所述前固定板2及后固定板3上均设有调整直槽23,所述调整直槽23与调整轴11的方形轴头110滑动配合,所述方形轴头110与轴颈111间的轴身112上设有调整平面114,在前固定板2与后固定板3之间还设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两端与前固定板2及后固定板3固定,在连接板18上设有调整螺钉19,所述调整螺钉19的端部顶在调整轴11的调整平面114上,所述方形轴头110上连接有将调整轴11限制在前固定板2与后固定板3之间的限位盖板20,所述限位盖板20与调整轴11端部连接后,其端部抵在前固定板2、后固定板3上,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除配合间隙的轴承磨床机械手齿轮齿条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通过调整调整螺钉19,使调整轴11带着辅助齿轮7沿调整直槽23移动,可以时刻调整辅助齿轮7与双面齿条4的距离,从而使辅助齿轮7与双面齿条4紧密啮合,保持双面齿条4的往复运动稳定可靠,避免双面齿条4在长时间运动中与各齿轮件的啮合松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