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3214发布日期:2021-09-11 00:1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2.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现在的铸造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在铸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设备进行移动,以满足厂房的布设需求。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导向机构的铸造设备支架,(授权公告号cn208960988u),该专利技术移动放置方便,且能够伸缩调节铸造设备的工作高度,便于使用,但是,其在移动时,滚轮无法调整角度,且移动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铸造生产的精度需求。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具有移动精度高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箱和固定在其顶面的两个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顶端固定有夹持构件,所述承载箱的底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垫块,所述承载箱底面开设有四个转动孔,所述承载箱的内壁底面安装有四个与所述转动孔对应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轴承和固定在其内壁的蜗轮环,所述蜗轮环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板,两个所述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有被动锥齿轮,所述转轴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端相对应的一侧面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同轴固定有六棱柱,所述六棱柱的六个面均固定连接有镭射灯头,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支架和固定在其顶面的驱动构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承载箱内壁,所述驱动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被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轴承为同轴布置,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耳,所述支耳固定在所述承载箱的内壁,两个所述支耳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环啮合,一侧所述支耳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箱的顶面四角均安装有导向机构,所述马达和所述镭射灯头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固定在其顶端的角度传感器,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伸缩杆和固定在其伸缩端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螺接有丝杆,所述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箱的顶面,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伸缩杆的转动轴心为同轴布置。
8.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
9.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0.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
11.优选的,所述手轮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在需要整体移动时,支耳上的马达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带动蜗轮环进行转动,蜗轮环、转轴、固定板和滚轮同步转动调节,同时,六棱柱同步进行转动,镭射灯头将红色射线投射在地面上,人员根据红色射线的位置对滚轮进行调整,将滚轮的角度调整至需求位置,调整精度较高,调整完毕后,驱动构件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通过被动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固定板和滚轮转动至与地面接触,人员对装置整体进行推动移动,移动方向的精度较高,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导向机构进行导向,进一步监测移动方向,提高移动精度。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六棱柱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承载机构;101、转动孔;11、承载箱;12、液压油缸;13、夹持构件;14、固定垫块;2、移动机构;21、轴承;22、蜗轮环;23、支板;24、转轴;241、被动锥齿轮;25、固定板;26、滚轮;261、六棱柱;262、镭射灯头;27、支架;271、驱动构件;272、主动锥齿轮;28、支耳;281、马达;282、蜗杆;3、导向机构;31、支撑板;32、角度传感器;321、连接座;33、伸缩杆;34、螺纹套;35、丝杆;351、手轮;35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铸造设备,包括承载机构1,承载机构1包括承载箱11和固定在其顶面的两个液压油缸12,液压油缸12的顶端固定有夹持构件13,承载箱11的底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垫块14,承载箱11底面开设有四个转动孔101,承载箱11的内壁底面安装有四个与转动孔101对应的移动机构2,移动机构2包括轴承21和固定在其内壁的蜗轮环22,蜗轮环2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板23,两个支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上同轴固定有被动锥齿轮241,转轴24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5,两个固定板25的底端相对应的一侧面均转动连接有滚轮26,两个滚轮26之间同轴固定有六棱柱261,六棱柱261的六个面均固定连接有镭射灯头262,移动机构2还包括支架27和固定在其顶面的驱动构件271,支架27固定在承载箱11内壁,驱动构件2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72,主动锥齿轮272与被动锥齿轮241啮
合,主动锥齿轮272与轴承21为同轴布置,移动机构2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耳28,支耳28固定在承载箱11的内壁,两个支耳28之间转动连接有蜗杆282,蜗杆282与蜗轮环22啮合,一侧支耳28固定连接有马达281,马达281的输出端与蜗杆282固定连接,承载箱11的顶面四角均安装有导向机构3,马达281和镭射灯头262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2.本实施方案中:驱动构件271包括电机和变速箱,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使用时,夹持构件13对铸造模具进行夹持,液压油缸12对夹持构件13进行高度调节,在需要整体移动时,支耳28上的马达281带动蜗杆282进行转动,蜗杆282带动蜗轮环22进行转动,蜗轮环22、转轴24、固定板25和滚轮26同步转动调节,同时,六棱柱261同步进行转动,镭射灯头262将红色射线投射在地面上,人员根据红色射线的位置对滚轮26进行调整,将滚轮26的角度调整至需求位置,调整精度较高,且六棱柱261的六个面均安装有镭射灯头262,无论滚轮26和六棱柱261转动至任何位置,均有镭射灯头262将红色射线投射在地面上,便于人员观察,同时,在转轴24调整角度时,被动锥齿轮241可始终与主动锥齿轮272啮合,调整完毕后,驱动构件271带动主动锥齿轮272转动,主动锥齿轮272通过被动锥齿轮241带动转轴24转动,固定板25和滚轮26转动至与地面接触,人员对装置整体进行推动移动,移动方向的精度较高,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导向机构3进行导向,进一步监测移动方向,提高移动精度。
23.在图1和图4中:导向机构3包括支撑板31和固定在其顶端的角度传感器32,导向机构3还包括伸缩杆33和固定在其伸缩端的螺纹套34,螺纹套34上螺接有丝杆35,角度传感器32的检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21,连接座321与伸缩杆33固定连接,伸缩杆33转动连接在承载箱11的顶面,连接座321与伸缩杆33的转动轴心为同轴布置,丝杆35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351,丝杆35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52,在移动时,将四个导向机构3的伸缩杆33转动至与移动方向平行,并拉长,并通过角度传感器32进行检测,通过手轮351转动丝杆35,使其向下移动,使得防滑垫352压紧地面,在装置移动时,伸缩杆33收缩,角度传感器32(型号woa

c

rs485)可实时监测装置的移动方向,提高移动精度。
24.在图1中:防滑垫352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材质的防滑垫352摩擦力较大,放置更加稳定,手轮351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纹,提高与人员手部的摩擦力,人员在转动时,不会发生滑脱的现象。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夹持构件13对铸造模具进行夹持,液压油缸12对夹持构件13进行高度调节,在需要整体移动时,支耳28上的马达281带动蜗杆282进行转动,蜗杆282带动蜗轮环22进行转动,蜗轮环22、转轴24、固定板25和滚轮26同步转动调节,同时,六棱柱261同步进行转动,镭射灯头262将红色射线投射在地面上,人员根据红色射线的位置对滚轮26进行调整,将滚轮26的角度调整至需求位置,调整精度较高,且六棱柱261的六个面均安装有镭射灯头262,无论滚轮26和六棱柱261转动至任何位置,均有镭射灯头262将红色射线投射在地面上,便于人员观察,同时,在转轴24调整角度时,被动锥齿轮241可始终与主动锥齿轮272啮合,调整完毕后,驱动构件271带动主动锥齿轮272转动,主动锥齿轮272通过被动锥齿轮241带动转轴24转动,固定板25和滚轮26转动至与地面接触,人员对装置整体进行推动移动,移动方向的精度较高,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导向机构3进行导向,进一步监测移动方向,提高移动精度。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