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89228发布日期:2022-01-15 02:1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插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2.陶瓷插芯是光纤连接器内的关键零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绝缘性能好、表面光滑、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现有的陶瓷插芯的中心有一微孔,用于光纤连接精准定位。此类光纤陶瓷插芯的中心内孔加工精度要求高,对加工的机械设备要求也很高,陶瓷插芯在内孔研磨时要穿入钢线,将待研磨的陶瓷插芯毛坯固定在夹具上,用粘附有研磨液的钢丝从陶瓷插芯毛坯的微孔中穿过,进而驱动夹具旋转,钢丝往复抽动,由研磨液中加速运动的磨料颗粒将微孔研磨,得到所需微孔的陶瓷插芯,现有的内孔研磨自动化程度不高,往往仅能实现一个工序的自动加工。
3.中国专利申请“陶瓷插芯的内孔研磨装置”,申请(专利)号:cn201721599348.2,公开了包括夹持机构、研磨机构、上料机构、研磨液供应组件以及驱动机构。研磨机构设置在加工工位上,包括能够伸入陶瓷插芯内孔的研磨线。上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工位上。研磨液供应组件内置有陶瓷插芯内孔研磨液。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驱动连接,能够驱动夹持机构移动至上料工位,进而与上料机构配合工作,并能驱动夹持机构移动至加工工位,进而与夹持机构配合工作。研磨液供应组件设置在夹持机构的移动路径上。本发明中的陶瓷插芯的内孔研磨装置可以自动实现陶瓷插芯的整体研磨工序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4.我司设计了一款陶瓷插芯,该陶瓷插芯表面设置有v形槽用于安装光纤。而现有的研磨设备都是用于加工圆孔,无法用于加工v形槽。因此需要设计新的研磨装置对陶瓷插芯进行加工。此外,现有的陶瓷插芯内孔加工,陶瓷插芯上料时是没有正反面方向的讲究的。但我司的陶瓷插芯需要在陶瓷插芯的上平面加工出v槽,若陶瓷插芯上下面反了,则加工得到的陶瓷插芯是无法使用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设置上料机构、检测机构、以及研磨机构,实现的陶瓷插芯的自动上料、检测、研磨等工序自动化。
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有效提高陶瓷插芯的加工精度。
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能够大幅度加快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效率。
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夹具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9.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陶瓷插芯的自动化研磨装置,包括,
夹具组件,设置有容置通道;陶瓷插芯可排列在容置通道内;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陶瓷插芯是否为正面朝上;上料机构,与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向容置通道或物料框输送待研磨的陶瓷插芯;物料框,用于存放待研磨的陶瓷插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检测机构与上料机构连接配合,使得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实现检测,具体是检测陶瓷插芯是否为正面朝上。本技术中以陶瓷插芯待加工的一侧面为正面。然后将合格的陶瓷插芯(即正面朝上的陶瓷插芯)输送到夹具组件的容置通道,而将不合格的陶瓷插芯(即非正面朝上的陶瓷插芯)输送到物料框等待下次研磨。本技术实现陶瓷插芯的整体研磨工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动力机构。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一左一右设置的两个研磨机构,所述的研磨机构包括与动力机构连接的研磨头,动力机构带动研磨头上下移动、研磨。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研磨头的长度与容置通道的长度相适应。即使得研磨头下压能够同时作用在容置通道内的陶瓷插芯表面,实现同步研磨。
14.优选的,研磨头的长度大于位于容置通道的长度。从而使得研磨头在做往复运动时,所有的陶瓷插芯的待研磨部分的整个面始终有研磨头在研磨。
15.一则,容置通道内的陶瓷插芯始终在受力,研磨工序时的稳定性更好。二则,陶瓷插芯的待研磨部分的整个面始终与研磨头接触研磨,这就使得陶瓷插芯的v形槽的加工进度是一致的,不会出现v槽的一端较深,一端较浅,有效提高陶瓷插芯的加工精度。
16.所述的研磨机构包括刀架,所述的研磨头安装在刀架上,研磨头与刀架可拆卸。在长期使用后,研磨头不可避免的同样会出现磨损,那么更换整个研磨机构显然成本过高,因此设置研磨头与刀架之间是可拆卸的,在研磨头磨损后,可以只更换研磨头,降低本技术的使用成本。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研磨液供应组件,研磨液供应组件内置有研磨液,用于向陶瓷插芯提供研磨液。所述的研磨液供应组件位于两个研磨机构之间。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夹具组件包括两个存在间距的夹具,动力机构驱动夹具组件在两个研磨机构之间来回移动。两个夹具之间的距离等于研磨头与研磨液供应组件之间的距离。
19.具体的,当动力机构带动其中一个夹具移动到研磨机构的研磨头下方,则另一个夹具位于研磨液供应组件的下方。
20.更具体的说,当其中一个夹具移动到研磨头下方,则该研磨头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开始研磨;而另一个夹具位于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研磨液供应组件对另一个夹具内的陶瓷插芯提供研磨液。
21.本技术将提供研磨液、研磨两道工序同时进行,能够大幅度加快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效率。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座,所述的包括两个固定输送块与两个活动输送块,所述的输送座上设置有连通物料框的导出孔,所述的导出孔位于两个固定输送块之间。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料道与振动盘,所述的振动盘与
料道连接,所述的料道通过输送座与夹具组件连接。
24.具体的,大量陶瓷插芯在振动盘内,振动盘工作将陶瓷插芯排列并输送到料道。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头,检测头设置在料道的一端。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输送块分别为第一输送块与第二输送块,所述的第一输送块位于两个固定输送块之间,动力机构带动第一输送块移动。
27.具体的,第一输送块移动或将导出孔裸露、或将导出孔遮挡并连接两个固定输送块。
28.更具体的,若导出孔裸露,两个固定输送块未连通,陶瓷插芯无法通过输送座,而是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导出孔内导入物料框。
29.更具体的,所述的检测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将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驱动第二输送块移动。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输送块与位于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的夹具对接。
31.若第一输送块将导出孔遮挡并连接两个固定块,则陶瓷插芯能够顺利通过输送座,并到达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的夹具的容置通道内。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带动第二输送块移动,移动的第二输送块连接了料道与固定输送块。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座一侧设置有推送组件,所述的推送组件将推动第二输送块上的陶瓷插芯移动到固定输送块。而原本位于固定输送块上的陶瓷插芯又会被推送到夹具的容置通道内。以此类推,将合格的陶瓷插芯逐步的导入到夹具的容置通道内。而不合格的陶瓷插芯则从输送座上的导出孔导出。
34.在本技术中,合格的陶瓷插芯被逐个导入到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的夹具内。陶瓷插芯逐步向前推进,此时的研磨液供应组件只需要在预定位置,向下方的夹具导出研磨液即可。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输送块、第二输送块、固定输送块表面均开设有容纳陶瓷内芯的容置槽。具体的,容置槽内仅能容纳一个陶瓷内芯。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容置通道为直通道,所述的容置通道的纵截面与陶瓷插芯的纵截面结构相适应;多个陶瓷插芯可沿容置通道的长度方向在容置通道内排列。区别于传统采用夹持组件来对陶瓷插芯进行安装固定,本技术采用容置通道。因容置通道的结构与陶瓷插芯相适应,所以陶瓷插芯进入容置通道后其移动方向即限位,具体的说陶瓷插芯只能沿着容置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能发生其他方向上的位移,而后对容置通道的两端进行限位即实现了陶瓷插芯在容置通道内固定。
37.而且容置通道能够容纳多个陶瓷插芯,即能够同时对多个陶瓷插芯进行限位。相比较于市面上的陶瓷插芯研磨装置,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具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的槽口沿容置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槽口与容置通道连通。在本技术中,槽口的宽度小于陶瓷插芯的宽度,即槽口的设置并不影响陶瓷插芯在夹具内的限位,陶瓷插芯始终位于容置通道内。
39.在本技术中,研磨液导入容置通道需要通过槽口。研磨头作用于陶瓷插芯也需要
通过槽口。
40.在本技术中,对于放置多个陶瓷插芯并进行研磨,又会存在如下问题:尚未研磨的陶瓷插芯本身在成型过程中会有尺寸上的成型误差。那么在多个陶瓷插芯位于容置通道内时,多个陶瓷插芯之间会有一定的高度差,而陶瓷插芯需要加工的面即为其顶面。那么在研磨头移动下压后,不可避免的,会与高度较高的陶瓷插芯接触,而与高度较低的陶瓷插芯之间存在间隙。那么在研磨头统一研磨后,不同的陶瓷插芯上的v形槽深度会存在差异,加工精度不高。
41.对于上述内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具内安装有多个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与容置通道内的陶瓷插芯一一对应,所述的弹性件提供给陶瓷插芯向上的力。
42.具体的,所述的容置通道包括限位面,所述的限位面为容置通道的顶面,位于容置通道内的陶瓷内芯与限位面接触。当然,陶瓷内芯保持与限位面接触的力来自于弹性件。至此,容置通道内的限位面即为陶瓷插芯安装的基准面,只需要确保限位面与研磨头的底面平行既可确保整个陶瓷插芯的加工精度。
4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具侧壁开设有入口,入口连通容置通道。也可以说是,容置通道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夹夹具侧壁。那么在本技术中,陶瓷插芯进入容置通道,是从夹具的入口处推入容置通道内的。
44.夹具侧壁开设有出口,出口连通容置通道,入口、出口分别位于容置通道的两端。位于容置通道内的陶瓷插芯从出口导出。
45.所述的研磨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设置有两块隔挡块,当夹具运动到研磨机构的下方,则夹具的入口、出口被两块隔挡块隔挡。本技术设置研磨通道的长度恰好能够容纳整数个陶瓷内芯,因此当入口、出口被隔挡后,陶瓷内芯在容置通道内固定。
46.而当第一夹具内的陶瓷插芯在第一研磨机构处研磨完成,第二夹具内的陶瓷插芯导入完成后,动力机构驱动夹具组件移动,将第二夹具移动到第二研磨机构处进行研磨。而与此同时第一研磨机构移动到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也就是与输送座对接的位置。此时的输送座会继续向第一夹具的容置通道内输送待加工的陶瓷插芯,而待加工的陶瓷插芯就会将原本位于第一夹具的容置通道内的、已经完成研磨的陶瓷插芯从出口出顶出。
47.因此,本技术在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设置成品框,成品框与研磨液供应组件下方的容置通道的出口对应。
48.本技术仅设置上料的推送组件,而并不需要设置下料的动力结构以及推动结构。本技术通过推送组件去推动陶瓷内芯进入容置通道,也由推送组件将容置通道内的陶瓷内芯顶出。本技术的结构非常精简,设备成本更低。
49.此时又存在如下问题:在容置通道未放置陶瓷插芯时,位于夹具内的弹性件未受到陶瓷插芯的阻挡,弹性件会向上顶出。那么此时的弹性件与容置通道限位面之间的距离并不足以容纳弹性件。
50.对于上述内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包括顶柱与弹簧,所述的弹簧安装在顶柱下方,所述的顶柱作用于位于容置通道内的陶瓷插芯。优选的,顶柱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
51.所述的顶柱上设置有导向面。具体的,陶瓷插芯对顶柱的导向面施加推力,会带动陶瓷插芯向下移动,留出供陶瓷插芯进入的空间。
52.具体的,所述的顶柱的顶面边缘设置有倒角,倒角构成了所述的导向面。上述结构,一则设置有倒角的柱状结构件是容易加工的结构。二则顶柱在夹具内是可活动的,因此顶柱并未做运动行程的限制,顶柱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免会发生圆周方向上的位移。那么,在申请中在顶柱上设置倒角,将倒角作为导向面使用,能够确保受力导向的可靠性高。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研磨头的纵截面为v形结构。
附图说明
5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5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夹具组件及其周边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夹具;2、容置通道;3、槽口;4、限位面;51、入口;52、出口;6、顶柱;7、弹簧;8、导向面;9、陶瓷插芯;10、检测机构;11、检测头;12、研磨机构;13、研磨头;14、刀架;15、研磨液供应组件;21、料道;22、振动盘;23、导出孔;24、输送座;25、固定输送块;26、第一输送块;27、第二输送块;28、推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5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59.陶瓷插芯9的自动化研磨装置,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检测机构10,用于检测陶瓷插芯9是否为正面朝上;上料机构,与检测机构10连接,用于向容置通道2或物料框输送待研磨的陶瓷插芯9;设置检测机构10与上料机构连接配合,使得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实现检测,具体是检测陶瓷插芯9是否为正面朝上。夹具1组件,设置有容置通道2;陶瓷插芯9可排列在容置通道2内;将合格的陶瓷插芯9(即正面朝上的陶瓷插芯9)输送到夹具1组件的容置通道2。物料框,用于存放待研磨的陶瓷插芯9。将不合格的陶瓷插芯9(即非正面朝上的陶瓷插芯9)输送到物料框等待下次研磨。本技术实现陶瓷插芯9的整体研磨工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本技术还包括动力机构。
60.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供另一种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一左一右设置的两个研磨机构12,所述的研磨机构12包括与动力机构连接的研磨头13,动力机构带动研磨头13上下移动、研磨。
61.研磨头13的长度与容置通道2的长度相适应。即使得研磨头13下压能够同时作用在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插芯9表面,实现同步研磨。优选的,研磨头13的长度大于位于容置通道2的长度。从而使得研磨头13在做往复运动时,所有的陶瓷插芯9的待研磨部分的整个面始终有研磨头13在研磨。
62.一则,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插芯9始终在受力,研磨工序时的稳定性更好。二则,陶瓷插芯9的待研磨部分的整个面始终与研磨头13接触研磨,这就使得陶瓷插芯9的v形槽的加工进度是一致的,不会出现v槽的一端较深,一端较浅,有效提高陶瓷插芯9的加工精度。
63.所述的研磨机构12包括刀架14,所述的研磨头13安装在刀架14上,研磨头13与刀架14可拆卸。在长期使用后,研磨头13不可避免的同样会出现磨损,那么更换整个研磨机构12显然成本过高,因此设置研磨头13与刀架14之间是可拆卸的,在研磨头13磨损后,可以只更换研磨头13,降低本技术的使用成本。
64.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提供另一种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研磨液供应组件15,研磨液供应组件15内置有研磨液,用于向陶瓷插芯9提供研磨液。所述的研磨液供应组件15位于两个研磨机构12之间。
65.所述的夹具1组件包括两个存在间距的夹具1,动力机构驱动夹具1组件在两个研磨机构12之间来回移动。两个夹具1之间的距离等于研磨头13与研磨液供应组件15之间的距离。
66.具体的,当动力机构带动其中一个夹具1移动到研磨机构12的研磨头13下方,则另一个夹具1位于研磨液供应组件15的下方。
67.更具体的说,当其中一个夹具1移动到研磨头13下方,则该研磨头13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开始研磨;而另一个夹具1位于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研磨液供应组件15对另一个夹具1内的陶瓷插芯9提供研磨液。
68.本技术将提供研磨液、研磨两道工序同时进行,能够大幅度加快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效率。
69.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提供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座24,所述的包括两个固定输送块25与两个活动输送块,所述的输送座24上设置有连通物料框的导出孔23,所述的导出孔23位于两个固定输送块25之间。
70.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料道21与振动盘22,所述的振动盘22与料道21连接,所述的料道21通过输送座24与夹具1组件连接。具体的,大量陶瓷插芯9在振动盘22内,振动盘22工作将陶瓷插芯9排列并输送到料道21。所述的检测机构10包括检测头11,检测头11设置在料道21的一端。
71.两个活动输送块分别为第一输送块26与第二输送块27,所述的第一输送块26位于两个固定输送块25之间,动力机构带动第一输送块26移动。具体的,第一输送块26移动或将导出孔23裸露、或将导出孔23遮挡并连接两个固定输送块25。
72.更具体的,若导出孔23裸露,两个固定输送块25未连通,陶瓷插芯9无法通过输送座24,而是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导出孔23内导入物料框。更具体的,所述的检测机构10
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将根据检测机构10的检测结果驱动第二输送块27移动。
73.所述的固定输送块25与位于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的夹具1对接。若第一输送块26将导出孔23遮挡并连接两个固定块,则陶瓷插芯9能够顺利通过输送座24,并到达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的夹具1的容置通道2内。
74.所述的动力机构带动第二输送块27移动,移动的第二输送块27连接了料道21与固定输送块25。
75.所述的输送座24一侧设置有推送组件28,所述的推送组件28将推动第二输送块27上的陶瓷插芯9移动到固定输送块25。而原本位于固定输送块25上的陶瓷插芯9又会被推送到夹具1的容置通道2内。以此类推,将合格的陶瓷插芯9逐步的导入到夹具1的容置通道2内。而不合格的陶瓷插芯9则从输送座24上的导出孔23导出。
76.在本技术中,合格的陶瓷插芯9被逐个导入到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的夹具1内。陶瓷插芯9逐步向前推进,此时的研磨液供应组件15只需要在预定位置,向下方的夹具1导出研磨液即可。
7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输送块26、第二输送块27、固定输送块25表面均开设有容纳陶瓷内芯的容置槽。具体的,容置槽内仅能容纳一个陶瓷内芯。
78.基于前述实施例,如图6至图8所示,提供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容置通道2为直通道,所述的容置通道2的纵截面与陶瓷插芯9的纵截面结构相适应;多个陶瓷插芯9可沿容置通道2的长度方向在容置通道2内排列。区别于传统采用夹持组件来对陶瓷插芯9进行安装固定,本技术采用容置通道2。因容置通道2的结构与陶瓷插芯9相适应,所以陶瓷插芯9进入容置通道2后其移动方向即限位,具体的说陶瓷插芯9只能沿着容置通道2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能发生其他方向上的位移,而后对容置通道2的两端进行限位即实现了陶瓷插芯9在容置通道2内固定。
79.而且容置通道2能够容纳多个陶瓷插芯9,即能够同时对多个陶瓷插芯9进行限位。相比较于市面上的陶瓷插芯9研磨装置,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80.夹具1表面开设有槽口3,所述的槽口3沿容置通道2的长度方向设置,槽口3与容置通道2连通。在本技术中,槽口3的宽度小于陶瓷插芯9的宽度,即槽口3的设置并不影响陶瓷插芯9在夹具1内的限位,陶瓷插芯9始终位于容置通道2内。
81.在本技术中,研磨液导入容置通道2需要通过槽口3。研磨头13作用于陶瓷插芯9也需要通过槽口3。
82.在本技术中,对于放置多个陶瓷插芯9并进行研磨,又会存在如下问题:尚未研磨的陶瓷插芯9本身在成型过程中会有尺寸上的成型误差。那么在多个陶瓷插芯9位于容置通道2内时,多个陶瓷插芯9之间会有一定的高度差,而陶瓷插芯9需要加工的面即为其顶面。那么在研磨头13移动下压后,不可避免的,会与高度较高的陶瓷插芯9接触,而与高度较低的陶瓷插芯9之间存在间隙。那么在研磨头13统一研磨后,不同的陶瓷插芯9上的v形槽深度会存在差异,加工精度不高。
83.对于上述内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夹具1内安装有多个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与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插芯9一一对应,所述的弹性件提供给陶瓷插芯9向上的力。
84.具体的,所述的容置通道2包括限位面4,所述的限位面4为容置通道2的顶面,位于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内芯与限位面4接触。当然,陶瓷内芯保持与限位面4接触的力来自于弹
性件。至此,容置通道2内的限位面4即为陶瓷插芯9安装的基准面,只需要确保限位面4与研磨头13的底面平行既可确保整个陶瓷插芯9的加工精度。
85.夹具1侧壁开设有入口51,入口51连通容置通道2。也可以说是,容置通道2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夹夹具1侧壁。那么在本技术中,陶瓷插芯9进入容置通道2,是从夹具1的入口51处推入容置通道2内的。
86.夹具1侧壁开设有出口52,出口52连通容置通道2,入口51、出口52分别位于容置通道2的两端。位于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插芯9从出口52导出。
87.所述的研磨机构12的下方设置有设置有两块隔挡块,当夹具1运动到研磨机构12的下方,则夹具1的入口51、出口52被两块隔挡块隔挡。本技术设置研磨通道的长度恰好能够容纳整数个陶瓷内芯,因此当入口51、出口52被隔挡后,陶瓷内芯在容置通道2内固定。
88.而当第一夹具1内的陶瓷插芯9在第一研磨机构12处研磨完成,第二夹具1内的陶瓷插芯9导入完成后,动力机构驱动夹具1组件移动,将第二夹具1移动到第二研磨机构12处进行研磨。而与此同时第一研磨机构12移动到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也就是与输送座24对接的位置。此时的输送座24会继续向第一夹具1的容置通道2内输送待加工的陶瓷插芯9,而待加工的陶瓷插芯9就会将原本位于第一夹具1的容置通道2内的、已经完成研磨的陶瓷插芯9从出口52出顶出。
89.因此,本技术在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设置成品框,成品框与研磨液供应组件15下方的容置通道2的出口52对应。
90.本技术仅设置上料的推送组件28,而并不需要设置下料的动力结构以及推动结构。本技术通过推送组件28去推动陶瓷内芯进入容置通道2,也由推送组件28将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内芯顶出。本技术的结构非常精简,设备成本更低。
91.此时又存在如下问题:在容置通道2未放置陶瓷插芯9时,位于夹具1内的弹性件未受到陶瓷插芯9的阻挡,弹性件会向上顶出。那么此时的弹性件与容置通道2限位面4之间的距离并不足以容纳弹性件。
92.对于上述内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包括顶柱6与弹簧7,所述的弹簧7安装在顶柱6下方,所述的顶柱6作用于位于容置通道2内的陶瓷插芯9。优选的,顶柱6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
93.所述的顶柱6上设置有导向面8。具体的,陶瓷插芯9对顶柱6的导向面8施加推力,会带动陶瓷插芯9向下移动,留出供陶瓷插芯9进入的空间。
94.具体的,所述的顶柱6的顶面边缘设置有倒角,倒角构成了所述的导向面8。上述结构,一则设置有倒角的柱状结构件是容易加工的结构。二则顶柱6在夹具1内是可活动的,因此顶柱6并未做运动行程的限制,顶柱6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免会发生圆周方向上的位移。那么,在申请中在顶柱6上设置倒角,将倒角作为导向面8使用,能够确保受力导向的可靠性高。
95.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研磨头13的纵截面为v形结构。
96.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