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

文档序号:26765465发布日期:2021-09-25 09:5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渣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高炉炉渣是高炉炼铁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硅酸盐材料,经加工处理,主要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和化肥的原料。同时,高炉生产过程中,入炉的各种原、燃料经冶炼后,除获得铁水(炼钢生铁或铸造生铁)和副产品高炉煤气以外,铁矿石中的脉石,燃料中的灰分与熔剂融合就形成液态炉渣,其一般温度为1450~1650℃,定时从渣口、铁口排出,1t高炉渣约含1800mj的热量,折合64kg标准煤。2011年我国的高炉生铁产量为6.3亿t,高炉渣的产生量约为2.14亿t,所含热量折合1370万t标准煤。高温渣粒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将成为整个熔融炉渣余热回收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
3.常规式高温渣粒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直接将高温渣粒作为热源介质通入余热锅炉设备,通过受热面进行换热回收,在进行回收热气时,高炉渣内附带的杂质气体跟随进行吸收换热,导致在回利用时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现有的换热装置一般换热效率较低,热量流失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规式高温渣粒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直接将高温渣粒作为热源介质通入余热锅炉设备,通过受热面进行换热回收,在进行回收热气时,高炉渣内附带的杂质气体跟随进行吸收换热,导致在回利用时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现有的换热装置一般换热效率较低,热量流失严重。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流化筒,所述流化筒中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箱,所述流化筒中部的一侧开设有延伸至流化筒内部的卡槽,所述卡槽与限位框架卡合连接,且所述限位框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隔网,所述限位框架的一侧铰接有盖板,所述流化筒的底部穿插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流化筒的连接处套设有轴承,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流化筒的顶部与过滤筒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过滤筒的顶部与导热筒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主风机,且所述主风机的输出端与流化筒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副风机,所述副风机的输出端与流化筒底部的一侧固定连通,所述底座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设有电机开关、主风机开关和副风机开关,且所述电机、主风机和副风机分别通过电机开关、主风机开关和副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化筒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开
关,所述流化筒底部的下料口固定安装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通过温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箱的一侧铰接有检修盖,所述保温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棉,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流化筒的内部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过滤筒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过滤筒内壁的中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筒的一侧铰接有筒盖。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化筒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入料斗,所述导热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垫。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过滤筒、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导热筒,高炉渣在进入换热装置之后,通过底部的主风机和副风机将热量以热气的形式排出,经过过滤筒内部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筛选,同时内部的活性炭吸附气味,净化后排出热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较为环保;
13.2、设置限位框架、隔网、主风机、副风机、电机和保温箱,正常加入高炉渣之后,通过上方的限位框架,限位框架内部设置若干隔网,将高炉渣分散,限制下落的速度,使得底部吹风与高炉渣接触面更广,换热效率更高,通过掉落的高炉渣在电机的作用下翻转,副风机将内部余热吹出加以利用,保温箱减少疏导过程热量的散失,提高了整体的换热效率,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框架的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箱的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筒的放大图。
18.图中:1、底座;2、开关面板;3、保温箱;4、流化筒;5、限位框架;6、入料斗;7、过滤筒;8、导热筒;9、电机;10、转杆;11、螺旋叶片;12、主风机;13、副风机;14、温控开关;15、电磁阀;16、保温垫;17、盖板;18、隔网;19、检修盖;20、保温棉;21、导气管;22、第一滤网;23、第二滤网;24、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流化筒4,流化筒4中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箱3,流化筒4中部的一侧开设有延伸至流化筒4内部的卡槽,卡槽与限位框架5卡合连接,且限位框架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若干隔网18,限位框架5的一侧铰接有盖板17,流化筒4的底部穿插连接有转杆10,转
杆10与流化筒4的连接处套设有轴承,转杆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11,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与转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流化筒4的顶部与过滤筒7的底部固定连通,过滤筒7的顶部与导热筒8的一端固定连通,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主风机12,且主风机12的输出端与流化筒4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通,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副风机13,副风机13的输出端与流化筒4底部的一侧固定连通,底座1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2,温控开关14的型号为ksd9700。
21.优选的,开关面板2的表面设有电机开关、主风机开关和副风机开关,且电机9、主风机12和副风机13分别通过电机开关、主风机开关和副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设置开关面板2便于分别对电机9、主风机12和副风机13进行控制。
22.优选的,流化筒4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14,流化筒4底部的下料口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5,且电磁阀15通过温控开关14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设置温控开关14和电磁阀15用于检测底部高炉渣的热量较低时,排出碎渣。
23.优选的,保温箱3的一侧铰接有检修盖19,保温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棉20,保温箱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导气管21,导气管21的一端与流化筒4的内部连通,设置导气管21用于将保温箱3内部的热量疏导至流化筒4的内部。
24.优选的,过滤筒7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22,过滤筒7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23,过滤筒7内壁的中部填充有活性炭,过滤筒7的一侧铰接有筒盖24,设置第一滤网22第二滤网23和活性炭用于净化高炉渣中的气体,减少热量回收换热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25.优选的,流化筒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入料斗6,导热筒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垫16,设置保温垫16减少热量疏导的散失,设置入料斗6用于加入高炉渣。
26.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高炉渣流化换热装置,通过入料斗6加入高炉渣,高炉渣在进入换热装置之后,首先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上方的限位框架5,限位框架5内部设置若干隔网18,将高炉渣分散,限制下落的速度,使得底部吹风与高炉渣接触面更广,换热效率更高,通过底部的主风机12和副风机13工作向上吹风将热量以热气的形式排出,之后经过过滤筒7内部的第一滤网22和第二滤网23筛选,同时内部的活性炭吸附气味,净化后排出热气通过导热筒8传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较为环保,通过隔网18掉落在流化筒4底部的高炉渣在电机9的作用下,转杆10以及螺旋叶片11转动翻转,副风机13将内部余热吹出加以利用,保温箱3减少了疏导过程热量的散失,提高了整体的换热效率,使用方便。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