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6493发布日期:2021-12-04 10:3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具体是一种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2.固定密封件为工程机械动力总成中的一个重要密封零部件,材质为ie0018,铸件重量为4.2kg;该产品作为动力总成中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受到一定的变载负荷作用。固定密封件采用潮模砂造型,一型两件;但部分成品出现内浇口处形成缩松的现象,外废率高达13.4%;通过模拟凝固分析,如图一所示,是由于导液管长度过短,蓄液管距离成型腔过近,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导液管和成型腔交界的内浇口位置附近温度高,凝固缓慢,最后在内浇口处易形成缩松;需要打破过高的温度场分布,建立均衡的凝固温度场才能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包括浇注总管、蓄液管、第一导液管、第二导液管和浇注组件;所述浇注总管固定连接在蓄液管的顶端;一组浇注组件对称设置在蓄液管的两侧;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蓄液管的上部和下部;第一导液管两端分别连接两侧浇注组件的顶部;第二导液管两端分别连接两侧浇注组件的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浇注总管正面设有浇注口;浇注总管和蓄液管垂直设置且内部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液管为u型,且u型的两个端口对称向外侧弯折成九十度;第一导液管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蓄液管的顶端、浇注总管的正下方;第一导液管和蓄液管内部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液管横向固定连接在蓄液管的底部且第二导液管和蓄液管内部连通;蓄液管远离浇注总管的一端超出第二导液管的末端为冷料井。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浇注组件包括成型腔、浇口、浇注管、蓄液腔和连接管;所述成型腔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浇注管;浇注管为锥形,浇注管的小口端与成型腔连接处设有浇口,浇注管的大口端与蓄液腔的出口固定连接;蓄液腔的入口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成型腔上方的连接管远离蓄液腔的一端与第一导液管的两端口固定连接,成型腔下方的连接管远离蓄液腔的一端与第二导液管的两端口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第一导液管设置成弯曲的形状增长了路径,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导液管和第二导液管内的金属液同时进入浇注组件内同步进行浇注;冷料井的设置用来储存浇注间隔期间产生的冷料头,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产品质量;蓄液腔对金属液浇注入成型腔前起到一
定的缓冲的作用;浇口的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进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进料流动性良好;粘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进料回流以及避免成型腔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且成型后方便剪除以分离浇注系统及型件。
附图说明
12.图1为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中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中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中浇注组件的侧视图。
15.图中:1、浇注总管;2、蓄液管;3、第一导液管;4、第二导液管;5、浇注组件;11、浇注口;21、冷料井;51、成型腔;52、浇口;53、浇注管;54、蓄液腔;5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改进后的固定密封件的浇注模具,包括浇注总管1、蓄液管2、第一导液管3、第二导液管4和浇注组件5;所述浇注总管1固定连接在蓄液管2的顶端;一组浇注组件5对称设置在蓄液管2的两侧;第一导液管3和第二导液管4分别固定连接在蓄液管2的上部和下部;第一导液管3两端分别连接两侧浇注组件5的顶部;第二导液管4两端分别连接两侧浇注组件5的底部。
18.所述浇注总管1正面设有浇注口11,金属液由浇注口11进入浇注系统;浇注总管1和蓄液管2垂直设置且内部连通。
19.所述第一导液管3为u型,且u型的两个端口对称向外侧弯折成九十度;第一导液管3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蓄液管2的顶端、浇注总管1的正下方;第一导液管3和蓄液管2内部连通。
20.所述第二导液管4横向固定连接在蓄液管2的底部且第二导液管4和蓄液管2内部连通;蓄液管2远离浇注总管1的一端超出第二导液管4的末端为冷料井21,冷料井21用来储存浇注间隔期间产生的冷料头,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影响产品质量。
21.所述浇注组件5包括成型腔51、浇口52、浇注管53、蓄液腔54和连接管55;所述成型腔51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浇注管53;浇注管53为锥形,浇注管53的大口端与蓄液腔54的出口固定连接,浇注管53的小口端与成型腔51连接处设有浇口52,浇口52的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进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进料流动性良好;粘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52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进料回流以及避免成型腔51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且成型后方便剪除以分离浇注系统及型件;蓄液腔54的入口与连接管55的一端固定连接,成型腔51上方的连接管55远离蓄液腔54的一端与第一导液管3的两端口固定连接,成型腔51下方的连接管55远离蓄液腔54的一端与第二导液管4的两端口固定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3.金属液由浇注口11经过浇注总管1进入蓄液管2,蓄液管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液管3和第二导液管4向两侧的浇注组件5进行浇注;因为第二导液管4距离浇注总管1较远,金属液会优先进入第一导液管3,故第一导液管3设置成弯曲的形状增长了路径,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导液管3和第二导液管4内的金属液同时进入浇注组件5内同步进行浇注;金属液通过连接管55进入蓄液腔54,蓄液腔54对金属液浇注入成型腔51前起到一定的缓冲的作用,金属液进入浇注管53通过浇口52最终进入成型腔51进行塑形。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