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件外磨加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4869发布日期:2022-04-09 10:5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件外磨加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件外磨加紧工装。


背景技术:

2.如图4所示为现有磨床设备中对轴件顶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即目前在磨床设备上主要通过两根顶尖以加紧待磨轴件,具体的,在磨床设备上设置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动力箱,其中一个动力箱可以相对于另一个动力箱滑动,两组动力箱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均设置顶尖,在使用时,两个顶尖分别顶紧轴件的两端,随后轴件会随着转盘转动而一起转动,进而打磨设备可以对转动下的轴件外壁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将可移动的动力箱移走取下轴件即可,而采用这种方式,虽然轴件会随着转盘转动而转动,但在对轴件打磨的过程中,转盘有时会与轴件之间产生速度差,从而因速度差造成轴件出现打滑现象,这样在打磨过程中易产生废品,将提高生产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轴件外磨加紧工装,解决目前磨床设备在对轴件外壁进行打磨时对轴件的顶紧方式,存在轴件打滑现象,易产生废品,将提高生产成本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5.一种轴件外磨加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杆与圆环状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朝固定环径向开设有竖直截面为劣弧形结构的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内设置有与固定环轴向平行的销轴,所述销轴上转动连接有包括头部与尾部的加紧支撑板,所述加紧支撑板头部为外周是优弧形结构的加紧盘,加紧支撑板尾部为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位于固定环外,操作手柄与加紧盘之间通过弧形连接板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加紧盘贯穿弧形通孔且通过在加紧盘上开设的偏心通孔与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外壁与固定环外壁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
6.进一步的,所述加紧盘外周的优弧形结构为锯齿状。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未开设弧形通孔的环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栓,两个调节螺栓的头部均位于固定环外,两个调节螺栓的螺杆均朝向固定环的圆心,且两个调节螺栓的螺杆均贯穿固定环并与固定环螺纹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9.进一步的,所述拉紧弹簧的其中一端与弧形连接板外壁之间为挂接,拉紧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环外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相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杆与拉紧弹簧挂接,且锁紧螺栓的螺杆与固定环螺纹连接,锁紧螺栓的头部位于固定环外。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环、销轴、加紧支撑板与拉紧弹簧可以组成一个用于加紧轴件的加紧装置,在对轴件打磨的过程中,加紧装置可以与挡杆配合对轴件进行装夹紧
固,能减少轴件打滑,具体的,固定环与加紧支撑板头部的加紧盘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加紧空间,由于加紧盘是通过在加紧盘上开设的偏心通孔与销轴转动连接,这样通过转动操作手柄可以调整加紧空间的大小,在使用时,首先顺时针转动加紧支撑板使拉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然后将轴件插入加紧空间内调整至合适位置,最后松开加紧支撑板,加紧支撑板会在拉紧弹簧回缩的作用下发生逆时针转动,直至加紧盘外周与轴件外壁抵接以加紧轴件,在此基础上,对轴件外壁进行打磨时,仍采用顶尖顶紧轴件的两端,并将挡杆一端固定在转盘上,挡杆与顶尖平行,且挡杆的长度要大于顶尖顶紧端到转盘的距离即挡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顶尖外,并将挡杆延伸端与弧形连接板的内壁抵接,转盘转动时为逆时针转动,当转盘开始转动加速的过程中,由于轴件转动要晚于转盘转动即转盘初始转动的速度会大于轴件转动的速度,这样挡杆可以对弧形连接板施加一个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从而使加紧盘与固定环可以进一步加紧固定轴件,此时,在转盘加速的过程中,转盘越转动,加紧盘与固定环对轴件装夹的越紧,从而在对轴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以使顶尖与轴件的顶紧位置更稳定,减少因速度差而造成轴件打滑的现象,降低废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现有磨床设备中对轴件顶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挡杆;2、固定环;21、弧形通孔;3、销轴;4、加紧支撑板;41、加紧盘;42、操作手柄;43、弧形连接板;5、拉紧弹簧;6、调节螺栓;7、锁紧螺母;8、锁紧螺栓;9、转盘;10、顶尖;11、轴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件外磨加紧工装,包括挡杆1与圆环状的固定环2,固定环2的内壁上朝固定环2径向开设有竖直截面为劣弧形结构的弧形通孔21,弧形通孔21内设置有与固定环2轴向平行的销轴3,销轴3上转动连接有包括头部与尾部的加紧支撑板4,加紧支撑板4头部为外周是优弧形结构的加紧盘41,加紧支撑板4尾部为操作手柄42,操作手柄42位于固定环2外,操作手柄42与加紧盘41之间通过弧形连接板43连接为一体结构,加紧盘41贯穿弧形通孔21且通过在加紧盘41上开设的偏心通孔与销轴3转动连接,弧形连接板43外壁与固定环2外壁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5,在不使用时,拉紧弹簧5的长度为正常状态下的初始长度,通过设置固定环2、销轴3、加紧支撑板4与拉紧弹簧5可以组成一个用于加紧轴件11的加紧装置,在对轴件11打磨的过程中,加紧装置可以与挡杆1配合对轴件11进行装夹紧固,能减少轴件11打滑,具体的,固定环2与加紧支撑板4头部的加紧盘41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加紧空间,由于加紧盘41是通过在加紧盘41上开设的偏心通孔与销轴3转动连接,这样通过转动操作手柄42可以调整加紧空间的大小,在使用时,首先顺时针转动加紧支撑板4使拉紧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然后将轴件11插入加紧空间内调整至合适位置,
最后松开加紧支撑板4,加紧支撑板4会在拉紧弹簧5回缩的作用下发生逆时针转动,直至加紧盘41外周与轴件11外壁抵接以加紧轴件11,在此基础上,对轴件11外壁进行打磨时,仍采用顶尖10顶紧轴件11的两端,并将挡杆1一端固定在转盘9上,挡杆1与顶尖10平行,且挡杆1的长度要大于顶尖10顶紧端到转盘9的距离即挡杆1的另一端延伸至顶尖10外,并将挡杆1延伸端与弧形连接板43的内壁抵接,转盘9转动时为逆时针转动,当转盘9开始转动加速的过程中,由于轴件11转动要晚于转盘9转动即转盘9初始转动的速度会大于轴件11转动的速度,这样挡杆1可以对弧形连接板43施加一个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从而使加紧盘41与固定环2可以进一步加紧固定轴件11,此时,在转盘9加速的过程中,转盘9越转动,加紧盘41与固定环2对轴件11装夹的越紧,从而在对轴件11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以使顶尖10与轴件11的顶紧位置更稳定,减少因速度差而造成轴件11打滑的现象,降低废品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19.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加紧盘41外周的优弧形结构为锯齿状,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大加紧盘41外周与轴件11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加紧盘41与固定环2对轴件11装夹的更紧。
20.由于轴件11直径大小不同,因此,如图1与图2所示,固定环2未开设弧形通孔21的环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螺栓6,两个调节螺栓6的头部均位于固定环2外,两个调节螺栓6的螺杆均朝向固定环2的圆心,且两个调节螺栓6的螺杆均贯穿固定环2并与固定环2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两个调节螺栓6可以进一步调整加紧盘41与固定环2所形成加紧空间的大小以适应对不同直径的轴件11进行装夹;当批量加工同一直径的轴件11时不用再每次调整调节螺栓6的位置,只需转动加紧支撑板4即可。
21.进一步的,如图1与图2所示,调节螺栓6的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7,具体的,锁紧螺母7位于固定环2外的调节螺栓6的螺杆上,以用于固定锁紧调节螺栓6位置,提高稳定性。
22.进一步的,如图1与图2所示,拉紧弹簧5的其中一端与弧形连接板43外壁之间为挂接,拉紧弹簧5的另一端与固定环2外壁之间通过锁紧螺栓8相连接,锁紧螺栓8的螺杆与拉紧弹簧5挂接,且锁紧螺栓8的螺杆与固定环2螺纹连接,锁紧螺栓8的头部位于固定环2外,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便于在弧形连接板43与固定环2之间拆装拉紧弹簧5;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锁紧螺栓8的螺杆旋入固定环2内的距离小范围调整拉紧弹簧5的初始长度。
23.进一步的,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环2在使用状态下为竖直分布与转盘9平行,图3中所示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更多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在使用时,第一步:首先根据轴件11直径的大小,调整调节螺栓6的位置,轴件11为直轴可以是光轴或者齿轮轴,然后顺时针转动加紧支撑板4,将轴件11放入固定环2与加紧盘41所形成的加紧空间内并调整至合适位置,随之松开加紧支撑板4,加紧支撑板4在拉紧弹簧5回缩的作用下会使加紧盘41外周与轴件11外壁抵接以加紧轴件11,然后通过锁紧螺母7锁紧固定调节螺栓6的位置完成加紧装置对轴件11的装夹固定,此时,挡杆1已经安装到位;第二步:将轴件11一端与其中一个顶尖10即不可移动位置的顶尖抵接并将弧形连接板43内壁与挡杆1抵接,然后将另一个顶尖10移动至轴件11另一端顶紧轴件11,然后启动动力箱使转盘9转动,当转盘9开始转动加速的过程中,挡杆1可以使
加紧盘41与固定环2进一步加紧固定轴件11,从而在对轴件11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以使顶尖10与轴件11的顶紧位置更稳定,减少因速度差而造成轴件11打滑的现象;第三步:当对轴件11打磨完成后,也是将可移动的动力箱移走,随之将轴件11拿出即可。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