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及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2209发布日期:2023-09-09 09:2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及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打磨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及打磨机。


背景技术:

1、建筑领域中常需要用到打磨设备,例如使用打磨设备打磨混凝土墙面、地面、天花板的表面,打磨设备通过电机驱动打磨盘来实现打磨,打磨过程中存在过载工况,电机承受的扭矩过大时容易报警停机,需要解除故障问题后才能重新启动,影响打磨效率;并且,过载还容易导致电机、打磨盘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及打磨机,以解决过载的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包括:

4、第一转轴;

5、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且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周面设有沿其自身径向凹陷的环形槽和卡槽,所述环形槽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周向延伸并经过所述卡槽;

6、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径向伸缩并具有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配合于所述卡槽以传递扭矩,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配合于所述环形槽,所述传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扭矩达到设定值时被所述第二转轴由所述第一位置推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传动组件配合于卡槽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传递扭矩,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通过设置连接卡槽的环形槽,当过载时,扭矩达到设定值,卡槽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卡槽的内壁挤压传动组件的一端,并将传动组件的一端从卡槽推出,使得传动组件的一端从卡槽进入环形槽,此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打滑,传动组件的一端沿环形槽移动而不传递扭矩,避免过载损坏,同时在负载消失或减小后,传动组件的一端能够从环形槽回到卡槽,再次传递扭矩,实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无需因过载而停机。另一方面,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打滑时,在传动组件和环形槽的配合下,限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沿轴向分离,避免过载导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离,以免导致更大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不仅能够避免过载损坏,还无需过载停机,工作效率较高,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容易沿轴向分离,安全性较高。

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径向,所述环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载时,传动组件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由较深的卡槽回退至较浅的环形槽,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打滑,有效避免过载损坏。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与所述卡槽的内壁平滑过渡。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环形槽的内壁和卡槽的内壁平滑过渡,使得传动组件的一端在过载时能够顺利从卡槽进入环形槽,在负载减小时能够从环形槽回到卡槽,便于顺利切换传动组件和第二转轴的配合状态,提高可靠性。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内壁为球面。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卡槽的内壁设置为球面,便于实现卡槽的内壁和环形槽的内壁平滑过渡,且球面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以便于引导传动组件的一端在卡槽和环形槽之间切换。

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所述第一转轴包括本体部和套筒部,所述套筒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套筒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并围绕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套筒部。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转轴的套筒部套设在第二转轴,环形槽和卡槽设置在第二转轴的外周面,传动组件设置于套筒部并朝向第一转轴沿径向伸出,使得第二转轴的一端选择性地与环形槽和卡槽中的一者配合,实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或打滑,且避免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离。

1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形成有沿所述径向贯穿的所述套筒部的侧壁的通孔,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通孔,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部的侧壁设置通孔,并将传动组件设置在通孔内,方便从外部更换传动组件。

1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可沿所述径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能够在通孔内移动,从而调节传动组件和第二转轴之间的压紧力,使传动组件和第二转轴稳定配合。

2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部、弹性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孔螺纹配合,所述支撑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以驱使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伸出。

21、当连接部沿通孔朝向第二转轴拧入较多时,弹性部被压缩较多,压紧力较大,弹性部不易进一步压缩,扭矩的设定值(即使得传动组件在环形槽和卡槽之间切换的临界值)较大;当连接部沿通孔朝向第二转轴拧入较少时,弹性部被压缩较少,压紧力较小,弹性部易于被进一步压缩,扭矩的设定值较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部与通孔螺纹配合,传动组件安装稳定,且通过将连接部朝向第二转轴拧入或拧出,即可实现调节传动组件和第二转轴之间的压紧力,便于调节扭矩的设定值。

2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位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的支撑部与第二转轴通过滚珠间接配合,避免连接部、支撑部等结构受损。

2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载保护机构还包括:转动轴承,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以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转轴。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转轴的本体部和第二转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进一步防止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脱离,保证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

2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磨机,其包括:

27、电机,具有输出轴;

28、打磨盘;

29、如前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中的一者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打磨盘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中的另一者。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通过前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连接打磨盘,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传递扭矩,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转动,使得电机能够带动打磨盘转动,打磨盘受到阻力较大导致扭矩较大时,传动组件的一端从卡槽进入环形槽,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打滑,避免过载损坏,且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打滑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不容易沿轴向分离,不会导致更大的安全性问题。另外,在负载消失或减小后,传动组件的一端能够从环形槽回到卡槽,再次传递扭矩,使得打磨机无需因过载而停机,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径向,所述环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与所述卡槽的内壁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内壁为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和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形成有沿所述径向贯穿的所述套筒部的侧壁的通孔,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通孔,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可沿所述径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部、弹性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孔螺纹配合,所述支撑部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以驱使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位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传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轴承,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以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转轴。

11.一种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及打磨机。过载保护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同轴且可相对转动地设置,第二转轴的周面设有沿其自身径向凹陷的环形槽和卡槽,环形槽沿第二转轴的周向延伸并经过卡槽;传动组件,设置于第一转轴,传动组件的一端能够相对于第一转轴沿径向伸缩并具有与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传动组件的一端在第一位置时配合于卡槽以传递扭矩,传动组件的一端在第二位置时配合于环形槽,传动组件被配置为在扭矩达到设定值时被第二转轴由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本申请提供的过载保护传动机构不仅能够避免过载损坏,还无需过载停机,工作效率较高,且安全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柳德平,姜盛坤,吕军军,刘士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