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热处理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2.热处理是金属制造的重要工艺之一,热处理炉是对物料进行加热的设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手段,使物料的组织和性能改变,改变工件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零部件锻造常使用热处理炉,零部件在加热后方便进行后续作业,市场上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多种多样,但仍存在一些缺点;
3.如不方便对工件进行传输,且工件的方向固定,工件容易出现加热死角,热处理效果不够均匀,且不方便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加热,喷火距离固定,灵活性不足,并且控温效果不够好,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不方便对工件进行传输,且工件的方向固定,工件容易出现加热死角,热处理效果不够均匀,且不方便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加热,喷火距离固定,灵活性不足,并且控温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包括:
6.热处理炉本体,所述热处理炉本体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电动炉门,且热处理炉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7.喷火口,所述喷火口左右对称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的内壁上;
8.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阵列式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的内壁中,且感温探头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线缆;
9.还包括:
10.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调节机构,其中包括调节盘、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连接柱;
11.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焊接在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且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
12.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机构,其中包括螺纹杆、连接轮、第二连接柱和推导杆。
13.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调节杆,且第一调节杆的左侧啮合连接有调节盘,并且调节盘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左右对称设置。
14.优选的,所述调节盘的上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的外侧卡槽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外端纵截面呈燕尾状结构的限位块,且限位块的
外侧卡槽连接有固定在热处理炉本体内的固定框;
15.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
16.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三调节杆、调节柱、连接块、连接杆和限位杆,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前后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节杆,且第三调节杆的外端啮合连接有调节柱。
17.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上侧焊接有与支撑板卡槽连接的连接杆,并且连接块的右侧内部卡槽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板内的限位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定位板。
18.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前后两侧均啮合连接有连接轮,所述连接轮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外端固定有推导杆,所述推导杆的外端固定有连接框。
19.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卡槽连接有连接辊,且连接辊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柱,其中连接辊在支撑柱内转动,所述支撑柱和热处理炉本体卡槽连接。
2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有顶部安装板,且顶部安装板的下侧等间距安装有独立喷枪。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方便对工件进行传输,且能够调节工件的方向,避免工件出现加热死角,保证热处理效果均匀,且能够有效夹持不同大小的工件,且方便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加热,方便调节喷火距离,灵活性高,并且能够进行多点传感,控温效果好;
22.1、设置有第一调节杆、调节盘和第二调节杆,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第一调节杆的转动,第二驱动电机控制第二调节杆的转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与调节盘啮合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同时转动,即可使调节盘滑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使调节盘转动,调节盘上方设置有连接板、限位块和固定框起到限位作用,第一连接柱上固定有支撑板,可对工件进行支撑,方便对工件进行传输,且能够调节工件的方向,避免工件出现加热死角,保证热处理效果均匀;
23.2、设置有定位板、第三调节杆和连接块,定位板下侧固定有与支撑板卡槽连接的连接杆和连接块,连接块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调节杆,卡槽连接有限位杆,当转动第三调节杆时,即可带动定位板移动,前后对称设置的定位板能够有效夹持不同大小的工件;
24.3、设置有螺纹杆、连接轮、连接框和连接辊,通过螺纹杆和前后对称设置的连接轮啮合连接,连接轮外侧固定的第二连接柱带动推导杆移动,推导杆外端固定的连接框和连接辊卡槽连接,连接辊在支撑柱内转动,螺纹杆转动,即可带动支撑柱上下滑动,调节顶部安装板和下侧安装的独立喷枪的高度,方便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加热,方便调节喷火距离,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第一调节杆和调节盘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第一连接柱和连接板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支撑板和定位板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第三调节杆和连接块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第三调节杆和连接块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连接框和连接辊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连接轮和第二连接柱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螺纹杆和连接轮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感温探头和连接线缆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感温探头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热处理炉本体;2、电动炉门;3、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调节杆;5、调节盘;6、第二调节杆;7、第二驱动电机;8、第一连接柱;9、支撑板;10、连接板;11、限位块;12、固定框;13、第三调节杆;14、调节柱;15、连接块;16、连接杆;17、限位杆;18、定位板;19、喷火口;20、第三驱动电机;21、螺纹杆;22、连接轮;23、第二连接柱;24、推导杆;25、连接框;26、连接辊;27、支撑柱;28、顶部安装板;29、独立喷枪;30、感温探头;31、连接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包括:
39.热处理炉本体1,热处理炉本体1的前侧滑动连接有电动炉门2,且热处理炉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
40.喷火口19,喷火口19左右对称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1的内壁上;
41.感温探头30,感温探头30阵列式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1的内壁中,且感温探头30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线缆31;
42.还包括:
43.第二驱动电机7,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调节机构,其中包括调节盘5、第二调节杆6和第一连接柱8;
44.支撑板9,支撑板9焊接在第一连接柱8的顶端,且支撑板9的上方设置有夹持机构;
45.第三驱动电机20,第三驱动电机20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1的上方,第三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机构,其中包括螺纹杆21、连接轮22、第二连接柱23和推导杆24。
46.优选的,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调节杆4,且第一调节杆4的左侧啮合连接有调节盘5,并且调节盘5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杆6,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左右对称设置。
4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调节杆4、第二调节杆6和调节盘5啮合连接,同时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能够控制调节盘5的移动和转动。
48.优选的,调节盘5的上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柱8,且第一连接柱8的外侧卡槽连接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外端纵截面呈燕尾状结构的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的外侧卡槽连接有固定在热处理炉本体1内的固定框12;
49.第一连接柱8的顶端固定有支撑板9。
5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10外侧安装的限位块11和固定框12卡槽连接,可对连接板10起到限位作用,第一连接柱8在连接板10内转动,可有效带动支撑板9转动。
51.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三调节杆13、调节柱14、连接块15、连接杆16和限位杆17,支撑板9的内部前后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三调节杆13,且第三调节杆13的外端啮合连接有调节柱14。
5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调节杆13、调节柱14、连接块15、连接杆16和限位杆17组合构成的夹持机构,能够有效限位不同尺寸的工件。
53.优选的,第三调节杆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5,且连接块15的上侧焊接有与支撑板9卡槽连接的连接杆16,并且连接块15的右侧内部卡槽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板9内的限位杆17,连接杆16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定位板18。
5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调节杆13和连接块15螺纹连接,连接块15和限位杆17卡槽连接,可有限位连接块15,方便调节连接块15的位置。
55.优选的,第三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安装有螺纹杆21,且螺纹杆21的前后两侧均啮合连接有连接轮22,连接轮22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柱23,且第二连接柱23的外端固定有推导杆24,推导杆24的外端固定有连接框25。
5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21、连接轮22、第二连接柱23和推导杆24组合构成的支撑机构,能够有效调节喷火口19的高度,适用于不同的加热需求。
57.优选的,连接框25的内部卡槽连接有连接辊26,且连接辊26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柱27,其中连接辊26在支撑柱27内转动,支撑柱27和热处理炉本体1卡槽连接。
5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框25和连接辊26卡槽连接,连接辊26在支撑柱27内转动,可有效推动支撑柱27移动,保证稳定性。
59.优选的,支撑柱27的底端焊接有顶部安装板28,且顶部安装板28的下侧等间距安装有独立喷枪29。
6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27底端等间距安装的独立喷枪29,能够对工件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保证加热效果均匀。
61.如附图1、附图4、附图5和附图6中所示,首先将工件放置在支撑板9上,然后通过扭矩扳手转动调节柱14,调节柱14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第三调节杆13在支撑板9内转动,第三调节杆13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连接块15移动,连接块15的右侧内部卡槽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板9内的限位杆17,对连接块15起到限位作用,连接块15带动上侧固定的连接杆16移动,连接块15和连接杆16均与支撑板9卡槽连接,可保证定位板18移动的稳定性,连接杆16带动上端固定的定位板18移动,使支撑板9上前后对称设置的定位板18对工件进行夹持;
62.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7中所示,打开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7分别带动其输出端安装的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同时转动,此时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带动内侧啮合连接的调节盘5移动,调节盘5上方焊接有第一连接柱8,第一连接柱8带动上端固定的支撑板9滑动,支撑板9带动上方夹持的工件移动,使工件进入热处理炉本体1内,当支撑板9移动时,连接板10跟随内部卡槽连接的第一连接柱8滑动,连接板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固定框12卡槽连接的限位块11,由于限位块11的纵截面呈燕尾状结构,能够有效限位连接板10,电动炉门2在热处理炉本体1的前侧滑动,电动炉门2闭合,打开喷火口19和顶
部安装板28,喷火口19左右安装在热处理炉本体1的内壁,独立喷枪29等间距安装在顶部安装板28下方,能够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均匀的加热;
63.如附图2和附图3中所示,打开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其输出端安装的第一调节杆4转动,第一调节杆4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调节盘5转动,第二驱动电机7输出端安装的第二调节杆6反转,调节盘5在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之间转动,调节盘5带动上方固定的第一连接柱8转动,第一连接柱8在与之卡槽连接的连接板10内转动,第一连接柱8带动其顶端固定的支撑板9转动,支撑板9带动工件转动,避免出现加热死角,保证工件加热均匀,当需要调节盘5反转时,第一调节杆4和第二调节杆6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调节工件的方向;
64.如附图7、附图8和附图9中所示,打开第三驱动电机20,第三驱动电机20带动其输出端安装的螺纹杆21转动,螺纹杆21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连接轮22转动,连接轮22带动与之固定的第二连接柱23转动,第二连接柱23带动其外侧固定的推导杆24抬升或下降,推导杆24带动外端一体化设置的连接框25移动,连接框25推动内部固定的连接辊26移动,连接辊26在支撑柱27的内侧转动,并带动支撑柱27在与之卡槽连接的热处理炉本体1内升降,可调节支撑柱27底端固定的顶部安装板28的高度,调节顶部安装板28下侧等间距安装的独立喷枪29与工件上表面的距离,连接轮22关于螺纹杆21的中心前后对称设置,第二连接柱23和推导杆24均关于连接轮22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保证连接框25和支撑柱27的稳定性;如附图10和附图11中所示,热处理炉本体1的内壁阵列式安装有多个感温探头30,感温探头30通过连接线缆31相互连接,并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控制,方便监视并管理热处理炉本体1内的温度,总控制器可总体调控全部的感温探头30。
6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