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35002发布日期:2022-10-26 01:3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qbe2含铍量1.8-2.0%属高铍铜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以及较好的导电、导热、耐蚀、耐疲劳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机械、模具、电子电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由于铍是一种有毒、有害且稀有的元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qbe2铜合金中含铍1.8-2%,将对环境带来污染,也不利环保,其次铍资源极其短缺,价格昂贵,从而使高被铜合金成本加大,限制了广泛应用,在食品、机械和注塑模具等行业中要求高强度铜合金,即在不失高铍铜的性能同时,降低铍在铜合金中的含量不能大于1%。所以开发一种含铍量小于1%,且性能与现有的高铍铜合金qbe2性能相当的铜合金已经迫在眉睫地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be含量高不利环保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包括be 0.2-1.0%、ti 0.5-2.0%、cr 0.2-1.7%、fe 0.05-0.2%、v 0.05-0.1%、余量cu、杂质总量<0.5%。
5.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质量百分比配料、易氧化金属预处理,投料、熔炼及浇铸;b车铣铸锭表面;c热加工(锻造、挤压、轧制);d固溶处理;e冷加工变形;f时效处理;所述步骤a中,准备以下质量比原料:be 0.2-1.0%、ti 0.5-2.0%、cr 0.2-1.7%、fe 0.05-0.2%、v 0.05-0.1%、余量cu、杂质总量<0.5%;将钛、铬破碎成5-8mm颗粒,150℃预热,通过非真空中频炉将cu进行熔炼并用木炭覆盖,熔炼温度为1280-1380℃,加入fe-v中间合金;利用铜合金气体保护填加比重轻易氧化元素装置,分别加入cr、ti颗粒投放至非真空中频炉内,最后将cu-be中间合金投放至非真空中频炉内,进行浇铸,浇铸温度为1250-1300℃。
6.优选地,所述热加工(锻造、挤压、轧制)温度为700-850℃,保温2小时。
7.优选地,所述固溶温度为850-880℃,保温2小时;水淬,水淬后的水温不大于60℃。
8.优选地,所述冷加工变形加工率10-35%。
9.优选地,所述时效处理温度为470℃,保温3小时,空冷。
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ti:主要与be结合形成tibe相,固溶于cu基体中,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弹性;cr:cr能和be及ti分别形成crbe、ticr化合物,提高合金材料的导电、导热性,减轻be、ti对合金导电、导热性的不利影响;cr能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能细化晶粒,同时提高合金的强度;be:be除上述与ti形成tibe强化相和与cr形成crbe相外,还可以起到良好的脱氧作用;fe:fe与ti结合形成tife相及crtife三元相,同时固溶于cu,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的硬度、强度;v:v在该合金中具有细化作用;钛铍铬铜合金与qbe2性能对照表: 强度mpa硬度hrc伸长率%导电率iacs时效温度qbe21100-135034-43》1%22-28315-330℃钛铍铬铜1120-135034-43》2%22-29470℃综上所述,发现并利用ti和be在铜中均有固溶时效强化的特征,选择ti、be化合物,作为在铜合金中主要强化相;同时加入cr与形成ti、be相后剩余的ti和be分别形成crbe、ticr相使合金晶粒细化改善合金导电性,具有增加叠加强化作用;实现其抗拉强度1000-1350mpa,硬度hrc34-43,伸长率2-8%,导电率iacs22-29%,软化温度550℃;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强化机理是:发现并利用ti和be在铜中均有固溶时效强化的特征,选择ti、be化合物,作为在铜合金中主要强化相。同时加入cr与形成ti、be相后剩余的ti和be分别形成crbe、ticr相使合金晶粒细化改善合金导电性,具有增加叠加强化作用;本申请发明专利合金和高铍铜qbe2相比,降低70%以上的铍,同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qbe2,sy/t334-1995的国家标准范围;且导电性和软化温度高于qbe2,由于be含量的降低,具有重大的环保意义,同时节省了稀有铍的资源,降低了材料成本,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替代高铍铜qbe2,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2.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包括be0.2-1.0%、ti0.5-2.0%、cr0.2-1.7%、fe0.05-0.2%、v0.05-0.1%、余量cu、杂质总量<0.5%。
13.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质量百分比配料、易氧化金属预处理,投料、熔炼及浇铸;b车铣铸锭表面;c热加工(锻造、挤压、轧制),热加工(锻造、挤压、轧制)温度为700-850℃,保温2小
时;d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850-880℃,保温2小时;水淬,水淬后的水温不大于60℃;e冷加工变形,冷加工率10-35%;f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470℃,保温3小时,空冷;步骤a中,准备以下质量比原料:be 0.2-1.0%、ti 0.5-2.0%、cr 0.2-1.7%、fe 0.05-0.2%、v 0.05-0.1%、余量cu,原料的杂质含量不高于0.5%;将钛、铬破碎成5-8mm颗粒,150℃预热,通过非真空中频炉将cu进行熔炼并用木炭覆盖,熔炼温度为1280-1380℃,加入fe-v中间合金,利用铜合金气体保护填加比重轻易氧化元素装置,分别加入cr、ti颗粒投放至非真空中频炉内,铜合金气体保护填加比重轻易氧化元素装置是申请号为cn201822199286.7所公开的一种铜合金气体保护填加比重轻易氧化元素装置,为现有的公开技术,其作用能有效延缓材料氧化,最后将cu-be中间合金投放至非真空中频炉内,进行浇铸,浇铸温度为1250-1300℃。
14.基于be、ti、cr、fe、v成分比的设置,现可调节be、ti、cr、fe、v的成分比,进而可实现材料强度、硬度、伸长率和导电率的效果,其调节be、ti、cr、fe、v的成分比的实施例如下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成分质量百分比be 0.2-1.0%、ti 0.5-2.0%、cr 0.2-1.7%、fe 0.05-0.2%、v 0.05-0.1%、余量cu、杂质总量<0.5%。2.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质量百分比配料、易氧化金属预处理,投料、熔炼及浇铸;b车铣铸锭表面;c热加工(锻造、挤压、轧制);d固溶处理;e冷加工变形;f时效处理;所述步骤a中,准备以下质量比原料:be 0.2-1.0%、ti 0.5-2.0%、cr 0.2-1.7%、fe 0.05-0.2%、v 0.05-0.1%、余量cu、杂质总量<0.5%;将钛、铬破碎成5-8mm颗粒,150℃预热,通过非真空中频炉将cu进行熔炼并用木炭覆盖,熔炼温度为1280-1380℃,加入fe-v中间合金,利用铜合金气体保护填加比重轻易氧化元素装置,分别加入cr、ti颗粒投放至非真空中频炉内,最后将cu-be中间合金投放至非真空中频炉内,进行浇铸,浇铸温度为1250-13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加工(锻造、挤压、轧制)温度为700-850℃,保温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温度为850-880℃,保温2小时;水淬,水淬后的水温不大于6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加工变形加工率10-3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效处理温度为470℃,保温3小时,空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硬度钛铍铬铜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Be 0.2-1.0%、Ti 0.5-2.0%、Cr 0.2-1.7%、Fe 0.05-0.2%、V 0.05-0.1%、余量Cu、杂质总量<0.5%。本申请发明专利合金和高铍铜QBe2相比,降低70%以上的铍,同时性能指标达到QBe2,SY/T334-1995的国家标准范围;且导电性和软化温度高于QBe2,由于Be含量的降低,具有重大的环保意义,同时节省了稀有铍的资源,降低了材料成本,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替代高铍铜QBe2,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申请科学合理的选择了技术路线,获得预期技术效果。获得预期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 李绍江 石路 刘永涛 孙陆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金科有色产品研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5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