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筒及压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0555发布日期:2023-03-22 14: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料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从一端开口处沿筒体轴心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第二凸起部(3)、第一凹槽部(4)、第三凸起部(5)、第二凹槽部(6)、第四凸起部(7)、第三凹槽部(8)、第五凸起部(9)、第四凹槽部(10)、第六凸起部(11)和第五凹槽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成圆柱状,筒体(1)设置有配合缸套芯使用的光滑内壁孔,筒体(1)的外径为135mm,筒体(1)的内径为140
±
0.025mm,筒体(1)的长度为310
±
0.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远离第一凸起部(2)的开口内壁处设有圆角,且圆角的半径为5mm,其圆角边缘向筒体(1)内部延伸,且延伸的内壁与筒体(1)外壁呈3
°
的夹角,使得筒体(1)的开口处截面呈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与筒体(1)一体成型,第一凸起部(2)呈表面光滑的圆环状,第一凸起部(2)的宽度为35
±
0.05mm,第一凸起部(2)的外径为198
±
0.05mm,第一凸起部(2)的内径为140
±
0.01mm,第一凸起部(2)连接第二凸起部(3),且第一凸起部(2)与第二凸起部(3)的连接处呈倒圆角设计,倒圆角的半径为1.5mm,第一凸起部(2)外侧端与倒圆角远离第一凸起部(2)的一端距离为4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与筒体(1)一体成型,第二凸起部(3)呈表面光滑的圆环状,第二凸起部(3)的宽度为25mm
±
0.25mm,第二凸起部(3)的外径为150
±
0.04mm,第二凸起部(3)的外边缘设置成圆角,且圆角的半径为0.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部(5)与筒体(1)一体成型,第三凸起部(5)呈表面光滑的圆环状,第三凸起部(5)的宽度为12.5
±
0.5mm,第三凸起部(5)的外径与第二凸起部(3)的外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起部(7)与筒体(1)一体成型,第四凸起部(7)的宽度为45mm,第四凸起部(7)的外径与第二凸起部(3)的外径一直,第四凸起部(7)的两侧边缘处呈圆角设置,且圆角的直径为3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凸起部(9)与筒体(1)一体成型,第五凸起部(9)的宽度为第三凸起部(5)宽度相同,第五凸起部(9)的外径与第三凸起部(5)的外径相同,第五凸起部(9)的两侧边缘处呈圆角设置,且圆角的半径为0.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凸起部(11)的结构设计与第五凸起部(9)相同。10.一种压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机中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料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料筒及压铸机,属于压铸机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从一端开口处沿筒体轴心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一凹槽部、第三凸起部、第二凹槽部、第四凸起部、第三凹槽部、第五凸起部、第四凹槽部、第六凸起部和第五凹槽部,本发明中,料筒用于压铸机,料筒结构的设计,使其内表面硬度高于螺杆,并且料筒表面进行氮化处理,增加了耐磨性,料筒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四凸起部、第五凸起部和第六凸起部的设计,增加料筒表面强度,避免为了增加料筒使用寿命而增加料筒的厚度,降低原材料的成本。降低原材料的成本。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苏铭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创斯特精密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3/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