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1427发布日期:2023-05-07 00: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属于高炉除湿。


背景技术:

1、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2、空气作为高炉炼铁的一种原料,对空气含水量进行控制,是提高喷煤比、实现高炉炼铁节能的有效措施,控制空气中含水量比较理想地点在热风炉吸入口端,通过除湿装置对进入热风炉中的空气进行含水量(湿度)处理。

3、现有的高炉除湿系统通常采用换热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降低空气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体水,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湿度,实现空气除湿,而经过冷凝后的空气温度降低,进入炉体内后,会影响高炉内部温度,因此,需要有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实现对除湿后空气的加热,避免影响高炉内部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炉除湿系统。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包括降温装置和升温装置;

3、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换热器、保温水箱和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降温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降温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水管与保温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水管与蒸发器的进水端连接;

4、所述升温装置包括升温换热器、循环水箱和冷却组件,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通过第四水管与升温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升温换热器的出水管通过冷却组件与循环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第五水管与冷凝器的进水端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第一止回阀和两个第一手动闸阀。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一止回阀位于两个第一手动闸阀之间。

7、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水箱的进水端高于保温水箱的出水端。

8、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水箱的温度为8℃~10℃。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五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第二止回阀和第二手动闸阀。

1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组件为冷却塔,所述升温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第六水管与冷却塔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通过第七水管与循环水箱的进水端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塔为闭式冷却塔。

12、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箱的温度为32℃。

13、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水端高于循环水箱的出水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实现了对除湿后空气的加热,防止除湿过后空气温度降低而影响高炉内部温度,而且,通过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加热至冷凝器中的水,实现了热量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温装置和升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管(6)上安装有第一水泵(11)、第一止回阀(12)和两个第一手动闸阀(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11)和第一止回阀(12)位于两个第一手动闸阀(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2)的进水端高于保温水箱(2)的出水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2)的温度为8℃~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水管(10)上安装有第二水泵(14)、第二止回阀(15)和第二手动闸阀(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为冷却塔(17),所述升温换热器(7)的出水端通过第六水管(18)与冷却塔(17)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却塔(17)的出水端通过第七水管(19)与循环水箱(8)的进水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7)为闭式冷却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8)的温度为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8)的进水端高于循环水箱(8)的出水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炉除湿系统,包括降温装置和升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换热器、保温水箱和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降温换热器的进水端连接,所述降温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水管与保温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水管与蒸发器的进水端连接;该高炉除湿系统,实现了对除湿后空气的加热,防止除湿过后空气温度降低而影响高炉内部温度,而且,通过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加热至冷凝器中的水,实现了热量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鑫,陆希凯,薛文兴,孙叶飞,许向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云融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